6月11日,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打破了北京连续56天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的状态。该病例为家住西城区月坛街道西便门东大街52岁的唐某某,受北京新发地海鲜市场疫情爆发特殊性的强烈影响,唐某某在网络舆论呈现上备受网民关注,一度由最初的“你大爷还是你大爷”的群嘲质疑发展成为“西城大爷”立功说。6月22日,随着他病情好转的消息再登社交平台热搜,网络舆论不断地建构着唐某某的个体形象。

1、从舆情热度趋势看“西城大爷”如何为防疫立功

我们分别利用“西城大爷”以及“西城大爷or唐某某”通过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进行了相关分析,显示后者的舆情热度无论是在时间维度还是在内容传播数量级上,都高于前者。换言之,“西城大爷or唐某某”与“西城大爷”存在的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北京疫情席卷而来初期,网络舆论对于唐某某本身的认知明显占据上风,在后续的传播过程中,西城大爷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并为舆论所熟知进而具备了发酵成为热议话题的可能。

首先,时间层面而言,6月11日至14日,舆情热度的讨论基本是围绕“唐某某”所展开的,这一阶段,“西城大爷”暂未出现;6月15日之后,网络舆论针对“西城大爷”的讨论热度开始提升,并且出现了3次热度小高峰。其次,传播内容层面,“西城大爷or唐某某”舆情热度最高峰是在6月11日北京通报新增病例当天,此时多为基于唐某某为确诊病例事实的传播;“西城大爷”相关热度峰值则与网络大V、媒体以及热搜话题#北京西城大爷病情好转#密不可分。

2、从谣传到立功,哪些舆论力量助推“西城大爷”形象产生变化

与北京疫情一道席卷而来的,还有唐某某的相关谣传,“西城大爷”走红之前网络充斥着网民的猜测、质疑、嘲讽等舆论声音。一方面,作为打破北京无本土新增病例大好局面的唐某某,高度聚焦的舆论关注不可避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网民的焦虑心理。他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之一为西城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北京育民小学学生确诊”的谣言很快疯传,网民一味趋避身边的风险而丧失了辨别真假的能力。另一方面,唐某某自述没有出京史引发了网民对于他为何会感染新冠肺炎的追问,网民出于一种刻板印象甚至冠以各种恶意揣测,比如肯定说谎了、出差去吉林隐瞒行踪、经常出去瞎溜、完全对别人生命健康不负责任等等,“西城大爷”的舆论形象此时是处在风口浪尖的境地。

促使“西城大爷”舆论形象产生改变的首先是部分网络大V的传播,6月13日,@北京大土豆 发博“西城大叔靠爱跑新发地,发病快,立功了,不客气的说,西城大叔就是这次北京疫情的吹哨人!没有这位西城大叔,这次疫情的发现至少耽误1天,甚至更久。”6月15日,@孙宏涛医生 更是为唐某某的行为进行了定性,说“尤其是唐先生思路明白、记忆清楚,对5月30日以来在本市所去过的地方无一遗漏回忆出来,特别对6月3日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去新发地购买海鲜于市场逗留情况做了准确叙述,立刻引起流行病学专家高度重视并及时汇报中枢。”吹哨人、最强大脑、识大体顾大局,网络舆论形成由此开始想好转变。

而后,媒体不断强化“西城大爷”这一标签。其中既有主流媒体央视新闻报道“忍不住要赞一赞那位西城大爷,他是北京这波疫情的第一位确诊患者,正是他靠着‘最强大脑’,提供了准确、全面的流调信息”;也有自媒体清流视频“动画‘西城大爷’为北京防疫立功!130秒详解‘最强大脑’活动轨迹”刷屏。网络舆论齐齐为“西城大爷好记性”拍手称快。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北京西城大爷舆论形象的塑造与网络大V的推动、媒体的传播息息相关,网民前期虽然受到焦虑心理和刻板印象的影响而对唐某某产生误解,但随着信息的不断披露和真相的澄清而逐渐稀释,并主动迎合共同构建着西城大爷的主流网络舆论形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