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句話出自國學經典,但在現代使用時,根據場景的不同,「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含義會有所差別。

在中國古代哲學,即先秦諸子百家中認爲:世間萬物的本源、規律等無形的事物是「形而上」的「道」,是不可知曉且不可言喻的;精神、物質等有形的事物是「形而下」的「器」,是實際存在且能感受到的。這裏的「形」是指「形式」、「形態」。

在西方古典哲學中,將哲學分爲兩大類:研究世界起源、事物本質等的「第一哲學」,英文爲「metaphysics」,翻譯作「形而上學」;研究人與自然相關的「第二哲學」,叫作「自然哲學」。爲了與「形而上學」相對應,「自然哲學」也可叫作「形而下學」。

本文所述內容傾向於「形而下」的「器」,而非「形而上」的「道」。

形式要義

客觀存在

可被人們感知的世間萬物是有所形態的,是「形而下」的「器」,等同於「存在」。

「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就在那裏的,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它大概包含兩大部分:代表其特點、特性的「性質」;代表其自身運作和與外界建立聯繫的「規律」,也可稱之爲「邏輯」。

「存在」是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實體」是與之相關聯且更爲具體的——能夠相互區別且獨立存在的事物。它的概念比較寬泛,其代表的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可以是實際存在的,也可以是虛擬出來的……

「人」是「實體」,「狗」是「實體」,「風」是「實體」,「語言」是「實體」,「物質」是「實體」,「精神」也是「實體」。即便如此,我們在說「實體」時,大多是指那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另外,「實體」是一系列能夠描述其特性的屬性的集合。

在「實體」的背後,有着永遠也無法知道其真面目的永恆不變的什麼東西在默默地起着作用,它就是「形而上」的「道」——這個世界的「本質」。

世界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不在本文所探討的範圍內,但可以說說我認爲它所具備的一些特性。它包含兩部分:能夠自描述的「描述」,用於理解「實體」的「性質」和「邏輯」;依據「描述」運作的「基本邏輯」,是去解釋「實體」的「性質」和「邏輯」。

「基本邏輯」以「描述」作爲輸入並輸出新的「描述」,可以用表達式 R = f(S) 來表示。其中,「S」和「R」是「描述」,「f」是「基本邏輯」。運作過程大致分爲起始、活動中及結束這三個階段,體現了「實體」從誕生到消亡的生命週期。「實體」在尚未消亡時會據其「邏輯」階段性地發生「事件」用以與其他「實體」進行交互,消亡後會產生新的「實體」。

「描述」決定了「實體」是什麼以及該怎麼樣,「基本邏輯」使「實體」是動態的而非靜止的。

主觀意識

將人對某個客觀事物,即上文所說的「實體」的認知過程粗略地劃分爲四個階段,各階段的產物分別爲「數據」、「信息」、「知識」和「智慧」。

人們在觀察、感知了「實體」之後的結果,叫作「數據」。比如你遇到一個人,具有黃色皮膚、黑色瞳孔,披着金色長髮,渾身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氣。這段描述中的「黃」、「黑」、「金」、「長」、「香」等就是「數據」。

「數據」是用來表示「實體」的未經加工的原始素材,它是離散的。單純的「數據」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但當人們將一系列「數據」與被觀察、被感知的「實體」進行關聯之後,「實體」的屬性給「數據」賦予了含義,就成了一個有價值的「數據」集合,就像上面那段對遇到的人的描述——這就是「信息」。

通過「數據」和「信息」只能瞭解到「實體」的表面呈現,這些是不可靠的,對人的活動基本沒有指導意義,人們需要的是能夠儘可能正確地反映「實體」的「性質」與「邏輯」的「知識」。

「知識」可以通過建模的方式獲取,即將「信息」分門別類後抽取相同特徵並簡化爲「模型」。「知識」不一定是真的,人永遠也無法確切地知道其到底是不是真的,只能通過不斷的驗證使其無限接近於真。

當一個人沉澱積累了足夠多且足夠真的「知識」之後,在遇到事情需要做決策時,他就能夠做出方向相對正確且風險相對較低的選擇;又因爲掌握了很多「實體」的「邏輯」,有可能在某些領域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一定程度上的預測——這就是「智慧」的力量。

與「數據」、「信息」、「知識」、「智慧」相對應的英文分別是「data」、「information」、「knowledge」和「wisdom」,取首字母合併爲「DIKW」。它們之間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層次關係構成了「 DIKW 金字塔 」。

圖片來自 Wikipedia

實體關係

「關係」是「實體」間通過某種方式建立的聯繫,有「分」和「合」兩種狀態:未連接時是「分」,連接起來了是「合」。只有當兩個「實體」互相感知並且有所需要時纔會「合」,否則「分」。

世間萬物都是「實體」,但在討論它們之間的「關係」時,由於人具備在腦中進行復雜思維活動的能力,以此爲分界線將「實體」劃分爲「人」和「世界」。「世界」就是除了人之外的任何「實體」,可以看成是單一的「實體」,也可以看成是「實體」的集合。

人與世界

「人」與「世界」的「關係」是天然的,在還未出生時就與「世界」建立了聯繫。不光是「人」,其他「實體」也是,這是「本質」所決定的。

「人」爲了融入「世界」,就需要了解並理解「世界」——通過眼、耳、鼻、舌、身這「五識」瞭解「世界」,它們分別掌管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再將瞭解到的東西通過「意識」進行處理進而理解。「五識」幫助從「世界」本身或他人的「知識」中獲取「信息」,經過「意識」的處理形成自己的「知識」。

自己的「知識」是「概念」,是將外部「信息」內化後的結果;他人的「知識」是「符號」,是將腦中「概念」外化後的結果。

圖片來自 Wikipedia

「概念」是相對離散的,也就是說不同的「概念」之間沒什麼聯繫,可以藉助「模型」去將它們關聯。「模型」是會不斷完善的,已建立、已關聯的越多,在遇到新事物時就越能快速地理解並掌握它,在決策時越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圖片來自 Wikipedia

「符號」是承載了「信息」的圖形圖像、文字組合、聲音信號等。

人與人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係」,只需兩個「人」就行。從動機上來說,促成這種「關係」建立的根本原因無非是天然或利益。

天然的「人際關係」是自然而然建立的,不受個人的意志控制,如:作爲自己的「創造者」的父母;跟他人建立「關係」後所帶來的與之相關的「人際關係」,像兄弟姐妹、親屬、同學、同事等等。血緣越近的「關係」越難以解除。

利益驅動的「人際關係」是爲了滿足自己的慾望、需求而去主動建立的,如:朋友、情侶、夫妻、性夥伴、師生、僱傭等等。利益包括金錢、權勢、色慾、情感、榮譽、名氣等。

世界與世界

一般在說到「世界」時,指的是人們所生存在的「現實世界」。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還存在其他形態的「世界」,主要是指通過人的思維活動產生的「精神世界」,根據形成方式可分爲「自我世界」、「藝術世界」、「神話世界」、「宗教世界」和「數字世界」:

多樣世界

看完圖會發現,「融合世界」我沒提到,關於它的事情等稍後再講。

人們是「精神世界」的「造物主」,主宰着它所呈現出來的樣貌,然而卻有所侷限——無法超脫出人們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即創造的素材來源於「現實世界」,就算造出了「現實世界」中不存在的東西,它的「性質」和「邏輯」也是借鑑於「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去重新組合拼湊出來的。

那幾種「精神世界」的形式,只有「自我世界」是完全個體化的,他人所無法完全理解甚至一點都不理解的,是每個人獨有的,是個人全部「知識」的呈現,不需要被他人認同。

相反,「藝術世界」、「神話世界」和「宗教世界」的構築基本不是靠一個人,而是結合了多個人的「知識」通力完成,相較而言呈現出來的樣貌更加完整且合理。這幾種「世界」是爲了傳播某種思想而刻意創造的,需要被儘可能多的人理解並認同。

上面說的幾種「精神世界」,主要影響的是人的「意識」,對「現實世界」沒什麼直接的影響。而接下來要說的「數字世界」則截然不同,人們創造它的目的就是要去影響「現實世界」,解決人們在「現實世界」中遇到的問題。

前幾種「精神世界」多多少少有些「超越」了「現實世界」,就是說會出現一些尚未在「現實世界」中發現的事物;而「數字世界」則忠於「現實世界」,儘可能去複製「現實世界」的一切,做「現實世界」的翻版。

既然「數字世界」會直接影響「現實世界」,並且它的終極目標是做「現實世界」的翻版,那麼「現實世界」就有遭遇到毀滅性破壞的風險,就好比彗星撞地球。真到那時,如果「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之間能找到和諧共存的平衡點,那麼就誕生了「融合世界」——這是一個「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互相深度滲透,難以分離的「世界」。

系統理論

233

一般系統

「系統」是由若干個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組成的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有機整體,而且這個有機整體又是它從屬的更大「系統」的「要素」。「系統」和「要素」都是「實體」。

「系統」具備以下一些基本特性:

  • 整體性——「系統」的整體功能大於其各「要素」功能的總和;
  • 相關性——「系統」各「元素」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
  • 層次性——每個「系統」都是一個具有複雜層次的有機體;
  • 目的性——任何「系統」都有特定的目的;
  • 動態性——「系統」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系統」的運動、發展與變化是動態性的具體反映。

每個「系統」都有其「邊界」及「周邊」,並且依賴於其所處的「環境」。「邊界」將「系統」與「周邊」隔離,在其內部的屬於「系統」,外部的不屬於「系統」。也就是說,「周邊」裏的東西超出了「系統」的能力範圍,「周邊」裏都有什麼「系統」內部無從感知也無需感知。「環境」提供了「系統」運行所需要的一切,也限制了「系統」的最大能力。

圖片來自 Wikipedia

根據是否與外界進行「能量」、「物質」交換,將「系統」分爲三類:與外界完全隔離的「孤立系統」;僅進行「能量」交換的「封閉系統」;既進行「能量」交換又進行「物質」交換的「開放系統」。人們生活中的「系統」很多都是「開放系統」。

圖片來自 Wikipedia

若要「系統」能夠正常運作,需要保證其穩定,也就是保持在動態平衡的狀態。影響平衡的兩個最大因素,就是內部的不確定性和外部施加的壓力。正由於「系統」內部的「元素」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每個「元素」都在影響着其他「元素」,進而影響整個「系統」;只要有一個「元素」發生異常,就可能會通過連鎖反應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

系統思維

「系統」相關理論的着眼點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實體」間的協作問題,並以某一個「實體」爲切入點去研究它的內部和外部。「系統」相關理論的側重點是「實體」,若將其用在人的「意識」上,就成了「系統思維」。

具備「系統思維」的人,看待事物是從整體出發,向下分解出多個不同的、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分析它們各自的功能作用以及相互間的影響,並瞭解整體目標方向及與外部有什麼樣的聯繫;在遇到問題時,會思考並採用對整體影響最小且最有利的解決方案。

思想總結

本文羅列並根據我的理解按照從小到大、由抽象到具體的順序講解了一些概念:「道」、「器」、「存在」、「實體」、「數據」、「信息」、「知識」、「智慧」、「關係」、「世界」、「系統」。

這些是我認爲比較根本的,搞清了它們,世間的很多事情就很容易理解了,達到「一通百通」。文中後來所講述的東西實際上都離不開一開始對我所理解的「道」的特點的描述。

文中有提到各種形式的「世界」,本文只是簡單地說了下它們都是什麼,以後會另寫文章分別講述——本文是這個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也是它們的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