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路(艺术大道至新源道)道路平整干净,绿化带内绿植郁郁葱葱,随处可见创城标语彰显着文明新风尚。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六稳六保”“三创四建”等重点工作要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持续打造品质之城、文明之城、宜居之城,全力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健康发展,为全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双过半”任务,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打好“组合拳” 打造品质之城

坚持打造品质之城理念,致力于提升城市“内核”,以发展效率、建设效果为导向,以城市整体内外兼修为目标,大力打造品质之城,全力激发城市活力。聚焦市区道路改善提升、重点工程全速推进、城区防涝备汛全力攻坚三个方面,积极作为,多点发力,打出系列“组合拳”。

道路改善提升方面,艺术大道东西贯通工程、古县路西延工程等全线贯通,建设路、永丰道、金光道等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有序稳步推进,疏通了城市道路梗阻,完善了城市交通网,实现城市品质和形象双提升。

重点工程方面,机场北线高速绿化工程、光明道铁路上跨桥、静脉产业基地建设等住建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全面展开,在保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凝心聚力按下“快进键”,质效兼顾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按期完工。

城区防涝备汛方面,打好精准部署、完善机制、科学调度三张牌,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工作目标,在城区范围内开展了多轮、高频次的防汛检查,做到拉网式、定位准、全覆盖。

干出“加速度” 聚力文明之城

持续贯彻落实创建文明城市总体要求,明确“蹄疾而步稳”的工作原则,紧扣“创建文明城市全局齐心上”的工作理念,以“创”为核心,以“建”为重点,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压实责任意识,为创建文明城市添加助燃剂。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廊坊市2020年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全市确定开展垃圾分类的公共机构共578个,各县(市、区)在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工作的同时,分类垃圾桶或第三方服务的招标采购工作已全面展开。

加大宣传力度,编制印刷垃圾分类宣传手册5万本,环保袋1万个,分发给广阳区、安次区、廊坊开发区和临空经济区垃圾分类主管部门进行宣传。在廊坊广播电视台、《廊坊日报》等媒体开设垃圾分类宣传专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营造垃圾分类社会氛围。此外,为学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组织市环卫局、市辖三区垃圾分类工作主管部门,赴北京市朝阳区学习考察,与朝阳区城管委、环卫中心、社区工作人员等就垃圾分类管理模式、部门联动、资金筹措和终端设施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

精心打造“花园城市”,依托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路径,加快月季花增植步伐,在公园、广场、街巷、游园“见缝插绿”种植月季,在市区主要迎宾线、新建道路、路口节点等绿化工程规模化种植,今年以来增植各类月季50万株,全市月季种植总量达到1000余万株,把廊坊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月季之城”。

大力实施艺术大道绿化提升工程,使全长15公里的艺术大道呈现出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成为我市一条秀美景观路、绿色生态路。此外,匠心打磨公园游园精致景观,对市区6个公园,87个节点,120个游园,增植各类花卉40余个品种,形成四季花海景观、精品节点景观和花卉长廊景观。

市住建局针对承担的6大类101项考核任务,逐项建立台账、细化分工,逐一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标准、完成时限、责任单位,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深入开展“深入一线查问题,补齐短板提品质”活动,使创城活动长效化、常态化。

架设“民心桥” 营建宜居之城

以构建“宜居之城”战略为引领,把民心工程作为检验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凝心聚力织牢民生网,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住房保障工作全速展开,棚户区改造工程已开工任务完成4050套,完成率100%,基本建成1945套,完成率107.2%,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41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完成立项,其中36个小区已开工,开工率达到88%。

城中村改造工程11个项目已全部启动,启动率100%,其中10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90.9%。

管网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全市已完成51.6%,供热管网改造完成79.72%,燃气管网改造完成88.71%。供水管网已全面有序展开,正在加速推进。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力攻坚,三河市、固安县、香河县和大城县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并全力推进,各县(市)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密切协同配合,全力抢抓工期,确保年底土建完工,设备具备联调联试条件。同时,其他县也在积极推进建设,为加速实现我市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打牢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