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三国志战略版》着实让很多玩家很上头,看着别人满红又全的武将,自己也想拥有。看着别人的队伍一穿好几队,自己也在心里暗暗羡慕。

可是有些平民玩家却凭借着白板队也能一穿好几队,成为战功收割机,这让很多人羡慕又好奇,为什么人家的阵容看起来也平平无奇,却老是能胜利呢?今天我来教给大家一些干货。

1.关于环境、队伍T级、胜率:这是个概率游戏,即使T0也不能100%胜率,白板搭配合理一样可以打赢满红大佬(平民看到满红不需要绝望)。同时,这也是个克制游戏(不单是兵种克制,还有队伍机理克制),戏胜率还要看大环境和对面队伍,要挑克制去打。赛季初大家普遍只有1-2队,肯定是自己最强的队伍(三势、蜀枪等等)。而赛季中,赛季末,战场上队伍会越来越百花齐放,所以不同时期主打的队伍也会有所不同,对策也不同,注意留意同盟战报,记住几个高红名字。毕竟打仗也不是无脑莽对吧。

当然我们在配将的时候,会考虑这队可以尽可能的打赢更多的队伍。因为在很多时候,团战时候很混乱,能打赢更多队伍的配置会更稳定收割战功。所以先不要纠结T几,能在当前环境下面向很多队伍稳定收割战功或者有针对性的克制队伍就是好队伍。概率游戏嘛输一两次也正常,最好实验个6-10次再决定队伍要不要留。

2.减伤和坦度很重要:要保证队伍的输出,这游戏首先靠的是兵力,兵力多打架才疼,其次才是属性和加成。大多数队伍都需要打多个回合,所以保护住兵力很重要(吕布、爆头骑速攻流是另一个故事)。对于大多数队伍,减伤、统帅智力的加点很重要,而不是加武力就能输出高。另外一个好的队伍,为了实现一串多,最好是队伍掉血相对平均(坦度),不然一场战斗下来一个满血,一个残血,一串多就不可能了,而在外营帐里征兵也很不便,只能回家。所以要想办法保障队伍的坦度,通过战法、属性、兵书等等调整队伍的折损和坦度。

3.速度和先手很重要:

(1)武将与武将之间,谁一速,谁二速,是有兵法联动的(比如黄月英一速三势有概率给太史慈加攻击,二速太史慈折冲,这样吕布三速天下无双就有折冲保护了),不要无脑加武力,我看到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2)和对面PVP谁先谁后也决定谁占据优势,举个例子:比如两队爆头骑,速度快的先手把慢的打残,慢的那队兵力不够,输出就跟不上了就少了;又比如快的桃园先把慢的技穷,那后面的就很劣势,此时速度比你多加几点武力重要多了。这就是铁骑驱驰为什么是核心,为什么黄月英PK赛季那么受欢迎。

4.不同队伍技能合理分配:

在保证一队强度的前提下,我会尽可能把技能优化给更多的队伍,让更多的队伍有上战场的可能。把一堆T0级别的技能无脑堆在一个队伍上,可能造成技能浪费同时剩下队伍都弱鸡。同时,也不是S技能就好,A技能就不好。一切都要看队伍运行的逻辑。

比如:给桃园的张飞带个A落凤可能比带S破阵催坚效果好,这是跟桃园连环控的机理是相符合的。

单个武将组合技能之间,不同武将之间,兵书和技能之间都是有联动的,技能顺序也是不能错的。

5.重新构建队伍逻辑:如果武将全、技能全,照抄几个T0阵容的模板很容易,但是对于大多数平民伙伴可能模板阵容和技能是很难凑全的,尤其技能不全的看似还是这三个人,实则由于技能缺失整体队伍的攻击逻辑就变了有些会变得很弱。此时与其找个下位技能替代,不如把另辟蹊径重新构建一套队伍逻辑。

这个时候,对于游戏的理解的功力就非常重要了。看到一些队伍,明明缺技能,还要三个武将硬凑,其实很尴尬。还是上面说的,队伍是个整体的搭配。

今天的干货就讲到这里了,怎么样,对在看的你有帮助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