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微信“拍一拍”功能上線後,很多人覺得這個功能可愛童趣,但是微信難道只是爲了好玩纔開發的嗎?本文作者試着從用戶視角進行剖析“拍一拍”,希望對你有幫助。

抖音看多了,當看到微信“拍一拍”這個名稱,還以爲微信視頻號終於出了殺手鐧。然而事實證明,除了功能名字有些歧義以外,“拍一拍”好像和視頻號扯不上半邊關係。

如此國民級別的ToC移動端產品,上線“拍一拍”功能難道只是爲了給枯燥的生活增添點小情趣嗎?

作爲一名普通的產品人,我嘗試以微信資深普通用戶身份,對微信“拍一拍”進行一次純體驗、純感受的解讀。

用戶對產品的想法沒有產品設計者想的那麼複雜,所有產品功能迴歸用戶體驗本質,無非是好用、實用、常用。

一、用戶評價產品功能是否好用的通用標準

微信拍一拍好用嗎?好用,不是一般的好用。

評價產品功能是否好用的方式簡單粗暴:上手簡單,不必付出額外學習成本的同時,實現用戶使用功能的目的。

微信“拍一拍”與視頻號無關聯,且無任何相關引導,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就像個有趣的小功能,好玩就對了。所以我們能夠看到網上各種被玩壞了的“拍一拍”,那是微信炫耀自家生態圈用戶生命力旺盛的資本。

“暴力”測試當然少不了。我嘗試過對某人頭像進行“暴力”連擊,單擊會直接進到該人的微信詳情裏,所以保持節奏雙擊可以實現無限連拍,配合手機線性馬達清脆有力的觸動震感,最佳體感小遊戲當之無愧。

而對於“拍一拍”接收方來說,一打開聊天框就能感受到來自對方滿滿的“愛意”,即便不知道這個小功能,但隨着其他羣衆笑嘻嘻帶節奏,以及跟着節奏微微酥動的手機和滿屏的各種騷文案,稍微好奇一點的人也會加入“拍一拍”的無限月讀,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極簡操作+自然引導+多人運動 = 極大參與感,微信作爲一個悶騷的產品,突然玩一玩新鮮體驗,人間還是很值得的。

二、用戶評價產品功能是否實用的思考指標

微信拍一拍實用嗎?實用,一般的實用。

玩過頭了,這時候用戶會好奇這個“拍一拍”到底有什麼用?在滿足了生理級別的快感以外,用戶也會開始尋找事物存在的意義。

在這一層面,作爲用戶的我,也開始探索“拍一拍”的用途。

首先最明顯地發現,就是微信“拍一拍”僅支持手機移動設備端全體驗(信息 + 震動感)。我暫時還沒有Apple watch,不清楚在手錶上表現如何,但在筆記本和平板上,微信“拍一拍”就和普通的聊天信息一樣,並沒有像QQ聊天窗抖動那樣的強提示,這應該也和微信面向的羣體有關,玩歸玩,但誰也不想在工作和生活中因此而分心。

同時,好奇心的驅動使我動用了一個羣的力量幫忙測試一下“拍一拍”,省略短暫無聊的測試過程,直接附上結果:

“拍一拍”測試記錄:

  • 拍一拍聊天框會置頂
  • 拍一拍會刷屏
  • 拍一拍會被新的拍一拍覆蓋
  • 拍一拍會被聊天記錄覆蓋
  • 拍一拍被刷屏後無提示無震動
  • 只有移動到拍一拍聊天位置纔會觸發震動

綜上所述可得,“拍一拍”信息表達程度的位置應該是這樣:普通聊天信息 < 表情包 < 拍一拍 < @。

也就是說,微信作爲一款通過溝通連接人與人情感的產品,現在又多出了一種新的信息互動形式。

要說“拍一拍”是輕提示嗎?也不算是,畢竟聊天框置頂了,但卻沒有@那麼咄咄逼人。它就像是一聲朋友的問候,愛人的親暱,家人的關懷,不喧賓奪主的同時,含情脈脈等待你去發現。

而自己是無法單獨對自己拍一拍的,所以兩個人的互拍,一羣人的羣拍,“拍一拍”讓情感的交流變得更加多樣、更加有趣,更加自然。

但即使沒有“拍一拍”,也不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積累了幾年的表情包以及@高能警告,難道不香嗎?

三、用戶評價產品功能是否常用的探索過程

微信拍一拍常用嗎?常用,非一般的常用。

判斷產品功能是否常用,需要結合對象和場景分析,典型的人、景、需求三位一體。所以與其說“拍一拍”,不如說“拍一拍+”。

作爲用戶,我們會在哪些情況使用拍一拍?

論對象,除了某些對象會觸發“作死拍”結局之外,幾乎都可以拍一拍。

表達的情感可以隨聊天內容上下文進一步強化,比如愛你拍一拍,罵你拍一拍,想你拍一拍,逗你拍一拍,玩你拍一拍,鼓勵拍一拍,加油拍一拍,告別拍一拍……

人類的情感如此豐富,玩累了表情包,簡單的拍一拍可能更能夠直抒胸襟,微小的動作,也有豐富的感情。

論場景,除了某些嚴肅場景會觸發“作死拍”結局之外,幾乎都可以拍一拍。

兩個人的小天地,幾人的小圈子,多人的公共區域,拍一拍可以是曖昧的親暱,可以是深情的問候,也可以是試探的寒暄。

舞臺有多大,拍一拍就有多強大。

論需求,凡是社交需求,幾乎都可以拍一拍。

只要是人,就會有溝通的慾望,只不過溝通的方式不同而已。發了個朋友圈,拍一拍快來看;發了個短視頻,拍一拍點個贊;發了個好文章,拍一拍求關注……

無論是文字、語音、文章、視頻,這些都可以作爲我們表達自我情感的媒介,都可以觸發想要拍一拍的衝動。同時,對方拍一拍同樣也可以作爲一種情感反饋,現代社會,商業互捧,羣聊互拍,很重要。

所以產品功能達成常用有三個必要條件:知道有,懂得用,需要用。根據每個人的社交需求,“拍一拍+”衍生更多有趣的玩法。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作爲一名普通的產品人,我以微信資深普通用戶身份,對微信“拍一拍”進行了一次純體驗、純感受的解讀。如果有人再問“你覺得微信拍一拍有用嗎?”這類問題,不必過分解讀,喜歡就好。

作者:濤痕,公衆號:一兩語

本文由 @一兩語 原創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