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赛后三场比赛,分别用了不同的球员,穆里尼奥在难得稳定的阵型与打法当中反复调试不同特点的球员,希望通过内部挖潜的方式完成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但与争四竞争对手的“内斗”只以一平一负的方式落幕,输给谢菲联的比赛更是突出了防守上的业余,昔日以防守起家的穆里尼奥延续了停赛期前举步维艰的困局。稳定的后防组合,但真的是最佳?

本·戴维斯、戴尔、桑切斯、奥利耶、西索科、洛里斯是穆里尼奥上任后常规的后场人选,元老级的维尔通亨被毅然放弃,阿尔德韦雷尔德更是莫名奇妙地完全失去出场的时间。如果说前者的运动能力已经无法适应高强度的比赛,忍痛放弃无可厚非,那么阿尔德韦雷尔德遭到弃用的决定显然难以理解。

诚然,阿尔德韦雷尔德随着年纪的增长,在横向移防和覆盖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防守对抗的成功率上也有所下滑,身体状态的问题让他身高的先天缺陷(1米86)进一步放大。但取代其位置的戴尔在身高方面同样存在问题(1米88),加上在判断落点方面的不足,同样无法解决阿尔德韦雷尔德出场时的防守问题。而且阿尔德韦雷尔德后场的出球能力是阵中无可取代的,防守的经验也是阵中最好的一人,这些都是戴尔这种半途出家的中卫无法补上的漏洞。对曼联时无法应对对手的换人调整、对谢菲联时心理崩溃,戴尔在防守上出现的问题,也是热刺这三场中的缩影。

穆里尼奥上任后坚持左中卫内收的控球模式,本·戴维斯虽然在阅读比赛的能力上勉强能够胜任,但实际上这个“半中卫、半左后卫”的人物还需要兼备“半个中场”的责任,在协助控球以外需要有持球出击的能力,在延缓进攻的同时需要上抢保护第二落点,本·戴维斯在本职以外无法贡献更多,也使得穆里尼奥所构想的打法无法成型。(以谢菲联的第一个进球为例,本·戴维斯本应更积极上抢在中路接球的桑德尔·博格,填补洛塞尔索被拉开后的空档,而非由孙兴慜冲刺回收到中路,造成边路的空虚)。这种强迫球员超额付出的行为,假如能令球员快速成长固然是好事,但如果球员无法胜任,不仅对球员造成体能上的负担,也会对体系造成损耗。可以说穆里尼奥目前的体系,从后场开始就已经出现了问题,这与其他过去立足于后场的建队思路,形成强烈的反差。

三叉戟变化不大,个人状态成胜负关键!

孙兴慜是无可替代的主力,冬窗新援贝尔温无缝融入,表现出色,卢卡斯是穆里尼奥多次表达钟爱的球员,三位球员在两个边锋位置上的轮换无可争议。孙兴慜在左路通过优秀的单打能力以及后点的争抢直插对手的心脏、贝尔温出色的背身能力以及控球技巧确保了在密集区域的拿球、卢卡斯的突进为提速保证了基础条件,后两者(右翼)更在体系下兼备了进攻中场的职责,一方面为凯恩提供弹药,另一方面为奥利耶带来插上的空间。穆里尼奥对前场几人的分工清晰,各人的特点也契合战术的要求。近三场比赛看到热刺久违了的快速反击,穆里尼奥对于反击路线的指示和分工的风采犹在,但阵地进攻套路单调的问题成为了死穴,这种情况下,穆里尼奥需要依靠球员个人状态来创造进攻空档和机会。

关于凯恩的使用,穆里尼奥在复赛期后显得格外谨慎,大幅削去了他在外围拿球的责任,更加减少了他回撤中场策应的工作,凯恩现在几乎只专注于禁区内的抢点,以及接应后场长传的第一点争抢。对阵曼联的比赛,状态糟糕、步履沉重的凯恩无法展现出任何射手的特质,成为球迷指责的目标之一,对阵西汉姆联的比赛,几次抢点射门以及反击中完成最后一脚都更加显示出他被赋予更多门前射门的任务。对阵谢菲联的比赛,凯恩同样很少在禁区外围接应拿球,反而更专注于接应两侧的传球,但无论是孙兴慜还是奥利耶本场比赛的传球质量都极低,凯恩变成空等的无奈局面。

犹豫不决的中场用人,各有特色同时各有缺陷!

除了西索科以外,穆里尼奥在另外两个中场用人中几乎都用了不同的组合,温克斯、洛塞尔索、拉梅拉、阿里 、贝尔温都在这两个位置首发出场过,进攻中场的位置更加是三场三换的局面,穆里尼奥反复试错的意图极为明显,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目前人员的不满意。

波切蒂诺执教时期,因为疯抢流的打法上下限过大的问题,夏天刻意引入多名持球推进的好手,恩东贝莱与洛塞尔索的加盟大大增强了后场推进的能力,加上西索科和阿里,波切蒂诺希望利用中场球员快速连接前后场和换取争取突击的机会。拉梅拉在进攻中场位置上支援双前锋(孙兴慜与凯恩)表现可圈可点,热刺的反击一度成为多支球队的噩梦。但不仅后防线的个人失误过多,波切蒂诺始终无法解决中场控球效率偏弱、跑位混乱的问题,阿里与西索科逐渐迷失、恩东贝莱与洛塞尔索还没有融入,夏天无法引进迪巴拉、布鲁诺·费尔南德斯带来的中场问题破坏了波切蒂诺的蓝图。在被拜仁慕尼黑横扫、联赛杯遗憾出局、战平谢菲联的情况下,波切蒂诺敌不过教练的命运,中场的问题也遗留到了穆里尼奥手上。

停赛期前,穆里尼奥一度成功建构“阿里─温克斯─洛塞尔索”的中场组合,球队在技术化与体能化当中找到了发展的契机,但前场球员连番的倒下,令这些元素无法有效发挥。复赛后的穆里尼奥希望以西索科提升中场乱战的能力,确保了身体对抗的优势,温克斯和洛塞尔索就成为了选项,前者的防守覆盖以及缠斗能力较为出色、但后者的持球出击与组织能力是中场不可或缺的,穆里尼奥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相应的取舍,谢菲联的第一个进球显示了洛塞尔索防守位置感的不足,对阵曼联时被压制也突显了温克斯在进攻帮助上的缺陷,两者之间的取舍成了穆里尼奥的难题之一。

拉梅拉的对抗与缠斗、阿里的无球跑动、贝尔温的背身策应,穆里尼奥在进攻中场的位置上进一步显示出他的挣扎,阿根廷人喜欢缠斗、热衷对抗的打法很容易吸引对手的防守火力,对阵曼联时A奥利耶频频拿到机会,甚至贝尔温进球时,拉梅拉的插上扰乱都发挥了他的特点,但过份对抗造成传射稳定性大幅削弱,这使得他无论在反击还是阵地进攻中都浪费了球队大量的球权。

穆里尼奥本场比赛利用贝尔温的背身能力为凯恩吸引火力,再加上他与孙兴慜频频的互动牵扯了谢菲联的右路防守,但这位小将显然不习惯在中路进攻创造性的传球,他与凯恩缺乏互动的画面屡屡出现,两人除了在反击中有所连线外,几乎没有联系,这肯定不是凯恩乐见的。

个人认为阿里是三场比赛当中最为合理的一位,他的技术能力不足,在处理球时显得“手脑不协调”,一些后脚跟传球或是“No Look”都意识十足,但往往传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不过他无球跑动的意识,正好能够弥补穆里尼奥在进攻调教上的粗疏,复赛期前作为“半中场、半中锋”视情况而行,对阵西汉姆联的比赛则固定在进攻中场位置协助传球,他没有像拉梅拉那样盲目缠斗、也没有贝尔温的频繁拉边,反而是更机灵地选取西汉姆联防线的空档完成接球、分球的任务,这对于破密集有着明显的功劳。(可以留意孙兴慜越位进球的进攻,阿里的跑位,从选择对手闸位与中卫之间的空档插上,再后移到禁区前沿,把西汉姆联的防线注意力完全吸引到中路)

但就像之前说的,这个关键位置需要的是更加全面的特质,穆里尼奥目前显然找不到完全符合要求的人物,洛塞尔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机会在这个位置进行尝试。总结:资源整合重要,但短期成绩不容忽视!

从上任开始,小编就反复强调穆里尼奥不能只顾试错而忽略成绩,在曼联的“失意”、波切蒂诺的光环,让他在新东家承受着非比寻常的压力,球迷们没有耐心等待他完成试错和资源重组,短期的成绩才是解决困局的最佳良方。

穆里尼奥没有放弃左后卫内收的想法,也没有通过更加平实的方式套用战术,继续要求每个球员完全多重任务,现阶段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怎么样选取最佳的人选继续征战,怎么样利用实际成绩取悦球迷和球员,都是作为主教练的任务。波切蒂诺在赛季初的挣扎、穆里尼奥接手以后快速的下坠,热刺自身拥有的问题不容忽视,外界需要的也不是完全的治愈,而是短期内得到好转,穆里尼奥需要从球员的状态着手,逐步调整,练好前十五掌,再学最后三掌,那么整套武功才能运转起来,从一开始就练十八掌,这估计很难行得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