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为世界大国之一,其情报组织和英美情报机构一样,内部设置了多个情报组织。在印度众多情报组织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印度调查分析局。它拥有万余雇员,匹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预算,表现一直很抢眼。

活跃的印度调查分析局,很难不引起注意。但是印度国内却缺乏对它的公开谈论,它的好像是一种禁忌般的存在。

自从印巴分治以来,两国就因克什米尔不断发生冲突。印度的情报部门在50年代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阻止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获得利益。等到1962年和中国打了一仗,印度人意识到国外情报的重要性。

当时的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同意设立一个新的情报机构,由富有情报经验的R.N卡奥负责。

英迪拉·甘地

卡奥曾在英国军情五处和六处任要职,是一位出色的情报机构领导者。卡奥在1967获甘地批准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模式建立调查分析局,隶属内阁秘书处,对总理负责。

印度为什么按照美国人的中情局建立调查分析局呢?

其实,中情局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和印度的情报组织有深入的合作。不过当时中国还不是印度主要威胁,直到印度发现打不过中国后,才开始认真对待。加上长久处于不利,和内部情报组织的涣散,到1967年印度终于成立了专门针对外国和由外到内威胁的调查分析局。

卡奥

中情局对调查分析局的帮助极大,两家交情好。既然要成立调查分析局,自然要找位好老师。所以中情局,成了最好的选择。后来的印度人有时会埋怨中情局不能提供更多的情报,可见调查分析局对中情局的依赖性。

调查分析局刚成立时只有2000万卢比经费,到1972时有3亿卢比,是中情局的14倍。调查分析局的经费连年递增,人员数量增加到万人。随便一个南亚国家,都能发现调查分析局的踪影。

宿敌巴基斯坦是调查分析局的重点对象,它不遗余力的颠覆巴基斯坦,终于将孟加拉分离出来。刚建立的调查分析局就在孟加拉建立情报网,许多孟加拉要害部门都有调查分析局的人,很多孟加拉亲印度的政治人物都有调查分析局帮助。

如此情形下,还是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反巴基斯坦情绪高涨。在1971年的印巴战争中,印军用时12天就到孟加拉首府达卡,如同当年德军的闪电战。

几个月后,印度吞并锡金。主要的贡献者还是调查分析局。

锡金被中国、不丹、印度和尼泊尔包围,是一个很小的国家。这么小的国家很难独立应对印度的威胁,尤其是当印度选择强行吞并时。

1950年11月5日,签订《印锡和平条约》,印度控制了锡金外交和国防。锡金想独立后,调查分析局利用设在锡金的四个情报活动指挥中心,扶持亲印势力,控制公投选票。1975年,锡金被印度吞并。

另外印度还对斯里兰卡很有兴趣,调查分析局自然深入到斯里兰卡各个角落,尤其是帮斯里兰卡恐怖组织猛虎。在印度北部和斯里兰卡泰米尔地区,曾有调查分析局帮助训练的踪影。这些事实在1984年被揭密,同时调查分析局还为其提供大量军火。

除了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锡金、缅甸、等进行颠覆政权,插手中国内政外,调查分析局还曾将中情局玩弄于股掌,这成为调查分析局的得意之作。

当时美国严控印度的核武进程,防止印度拥有核武。美国那时已经能在太空中,侦察地面情况。为了保障核武引爆,调查分析局掌握了美国卫星过顶时间,成功欺骗美国人。

不过因为美国和印度的共同利益太大,尤其拥有同样的敌人。所以二者即使在核武上出现分歧,仍然能够想办法弥合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两国情报组织为何能合作的首要因素。

调查分析局并非一帆风顺,曾遭遇两次重大失败,改变了印度情报界。

第一次是1999年5月,巴基斯坦部队突袭克什米尔。因为调查分析局的大意,致使印度军队遭受重大损失。情报能力受到质疑的政府,在2002年成立国防情报局整合情报。

第二次是2008年孟买泰姬陵酒店的恐怖袭击。这次战斗,显示了调查分析局是多么的迟钝。纵使有几十份情报显示即将发生恐怖袭击,仍然高高挂起。这次失败,让印度成立情报委员会,统一领导各个情报机构。

调查分析局多次惨痛的遭遇,也让调查分析局不断转型,紧跟世界变化。时至今日仍然在印度情报界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它能获得中情局的大量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