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继后,相信看过《还珠格格》、《延禧攻略》、《如懿传》的朋友们都非常熟悉,就是那位被乾隆帝因断发之举不废而废、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奇后。继后,顾名思义,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而非嫡后,而关于她的姓氏,在大众印象当中也多有误解,并非为乌拉那拉氏,而是辉发那拉氏。《清史稿》中关于其“乌拉那拉氏”的记载实属误笔,详情可参照对清代后妃制度研究最深最全面的《清皇室四谱》,在有清一代,有且仅有一位生前即被立后的乌拉那拉氏皇后,即雍正帝的嫡妻——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而关于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为何会断发,以及在乾隆第四次南巡途中所发生的一切,从古至今颇为神秘与费解。之所以说神秘,是因为关于她究竟为何会断发,官史当中皆未明确提及(实际也不敢提及)。之所以费解,则是因为出生名门自幼接受良好家教的辉发那拉氏,素以温婉淑德著称的她又为何会突然行“断发”此等明显有悖纲常之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朝服像

根据对清史多年的查阅和思考,即使在官史当中未及直接详言,但从一些细节处依然可以看出蛛丝马迹。辉发那拉氏之所以会断发,实则和乾隆本人平素性格以及南巡契机有关;而对于乾隆为何对其狠心如斯,则源于断发此等被当时称为“国俗大忌”之举彻底激怒了身为九五之尊的他。

出身官宦,大家闺秀

皇后,辉发那拉氏,佐领那尔布女。后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二年,封娴妃。十年,进贵妃。孝贤皇后崩,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五年,册为皇后。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兰,命丧仪视皇贵妃。自是遂不复立皇后。子二,永璂、永璟。女一,殇。

在讲具体始末之前,不妨先来回顾一下乾隆继后的基本简介。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辉发那拉氏出生于满洲镶黄旗下的官宦之家,虽然在出身上,远不及祖上世代功勋的富察皇后,但也算是生于书香世家,其父是时任佐领一职的辉发那拉.那尔布。自幼在良好家教熏陶下的她,不仅性格上温婉淑德,而且深谙宫中礼仪。

正是因此,在1734年(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八,她才会在众秀女中脱颖而出,被雍正帝钦定为皇四子弘历(即乾隆)的侧福晋,而嫡福晋正是出身名门的发妻富察氏,按照清代皇子妻妾的配置标准,另一位侧福晋为时任江南河道总督的高斌之女,即后来的贵妃高氏(慧贤皇贵妃)。1737年(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在乾隆继位的第三个年末,时年仅20岁的辉发那拉氏被正式册封为娴妃,八年后(1745年【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辉发那拉氏受封为娴贵妃,依旧仅次于六宫之主富察皇后和乾隆宠妃皇贵妃高氏。

慧贤皇贵妃高氏剧照

荣登后位,母仪天下

在高氏刚刚被册立为皇贵妃的第三天,她便香消玉殒,而紧接着富察皇后也于1748年(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由于连失两子所造成的郁郁寡欢,最终崩于德州青雀舫御舟之上。彼时,论地位,当属身为娴贵妃的辉发那拉氏为最,当然,这并不代表此时在乾隆心中,辉发那拉氏便是最恩宠的所在。

娴贵妃那拉氏,系皇考向日所赐侧室妃。人亦端庄惠下,应效法圣祖成规。即以娴贵妃那拉氏继体坤宁,予心乃慰,即皇帝心有不忍。

孝贤皇后去世后,中宫不可一日无主,由时为崇庆皇太后的钮祜禄氏(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牵头,以辉发那拉氏“端庄惠下”为由,劝乾隆立其为后。但在乾隆内心深处,心中挚爱依旧是那抹白月光——嫡妻富察氏,故即使素以孝心甚著而著称,他依旧认为“速行册立”实为不妥,故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效仿明太祖朱元璋的淑妃李氏和宁妃郭氏旧例,先于七月初一立辉发那拉氏为皇贵妃,且“摄六宫事”(等同副后),这也使其成为清代第一位掌六宫事的皇贵妃,最终经历一年多的时光,于自己四十寿诞之前、爱妻国丧届满之后(1750年【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正式册立辉发那拉氏为皇后。

乾隆帝画像

由此开始,那拉氏开启15年的荣宠生活,在此之前,一直未曾有身孕的她四年之内连续诞育两子一女(皇十二子永璂、皇五女、皇十三子永璟),凡乾隆“恭奉皇太后安舆”前往各处巡游封禅,皆携那拉氏前往,可谓是风光无限。只不过,她万万没想到,荣光无限的生活很快随着第次南巡,成为过眼云烟。

南巡遣返,恩宠不再

谕,朕恭奉皇太后銮舆,巡幸江浙,于十六日启銮。著𫍯亲王、和亲王、大学士刘统勋、尚书阿桂,留京办事。

1765年(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乾隆令𫍯亲王允秘(康熙帝二十四子)、和亲王弘昼(雍正帝五子)、刘统勋(时任东阁大学士,刘墉之父)以及章佳.阿桂(时任工部尚书、阿克敦之子)四人留京,恭奉母后钮祜禄氏一同启銮前往江浙进行第四次南巡,而当时风头正盛的辉发那拉氏自然一同前往,但没想到的是,这次竟成了她一生当中的重大转折点。

起初,一切皆如常,而且在南巡途中,乾隆还为那拉氏举办了其48岁的“千秋令节”(二月初十),可见此时那拉氏还是依然荣宠优渥。七天后,御舟行至杭州,当晚进晚膳时却没了那拉氏的踪影,陪同的只有令贵妃魏佳氏、庆妃陆氏、容嫔和卓氏,这很显然违反常理的所在。而在当天晨时,在十分著名的“蕉石鸣琴”帝后二人还一同进早膳,一天之内如此天差地别,此后南巡期间,那拉氏也再未露面。

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剧照

原来就在当天黄昏,那拉氏已由额驸富察.福隆安自水路护送回京,说是护送,实则遣返,从其后的种种迹象便可看出端倪。

1、南巡结束回京后,乾隆便于五月十四下令收回那拉氏的四份册宝(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2、同时裁减了其宫内用人数量,至七月初,那拉氏宫中仅有两名宫女,按规格竟等同后妃级别最低的答应;3、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那拉氏郁郁而终,年仅49岁,尚在避暑山庄的乾隆并未有任何悲戚之色,也未按规制火速回京举行国丧,仅仅让十二阿哥永璂回京办理其生母丧事,并且仅令按皇贵妃丧仪办之,当然这也仅是对外宣称而已,实际上那拉氏丧仪不仅取消了王公大臣公主命妇举哀行礼,也未按成宪设神牌无祭享,而且其也未按规制葬入裕陵地宫,更有甚者,那拉氏在被降级葬入裕陵妃园寝之后,竟然还不能单独建券(按制,后妃无论地位高低都可各自为券),最终被塞入纯惠皇贵妃苏氏的地宫之内,一代皇后身后事反倒还不如一位皇贵妃,令人既唏嘘又讶异。

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么,南巡途中究竟发生了何事,会让那拉氏不仅被悄然遣返回京,而且恩宠不再下场悲戚?此事实属宫中秘闻,只有个别皇室宗亲方知晓其内幕,在官史当中当时也并未直接言明(也不敢言明),直到那拉氏去世后的第二天,从尚在避暑山庄的乾隆帝七月十五中元节所发的一道谕旨当中,方发现些许端倪。

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

谕旨中,乾隆以那拉氏“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至杭州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为据,说明仍存那拉氏位号已属“格外优容”,而那拉氏为何出现如此现象,在该谕旨中却只字未提。

乾隆帝剧照

谕曰,御史李玉鸣奏,内务府办理皇后丧仪,其上坟满月,各衙门应有照例齐集之处,今并未闻有传知是否遗漏等语,实属丧心病狂。

虽然在乾隆一生当中,那拉氏并非嫡后,但也算是正式册封的六宫之主,故乾隆帝这种不明不白的解释并未使群臣理解皇后为何会遭受如此一系列不公平之待遇,也因此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七月二十四,御史李玉鸣上奏质疑关于皇后丧仪未有“各衙门照例齐集”一项是否遗漏,被乾隆怒斥“妄行渎扰,丧心病狂”,令即刻将其革职拿问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刑部侍郎阿永阿在母亲支持下于同月亦向圣上为皇后鸣不平,同样被革职远戍黑龙江,而为他求情的户部侍郎钱汝成同样被罢官赋闲家中。经历几次罢黜与重惩,朝中一时无人再敢论及此事,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拉氏一事从此销声匿迹。

乙未,谕本日有锦县生员金从善,于御道旁,进递呈词,条陈四事,狂诞悖逆,为从来所未有。

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在那拉氏去世12年后,乾隆自盛京展谒祖陵完毕回京途中,在九月初九行至锦县,本地生员金从善竟然拦截御道上述条陈四大事:建储、立后、纳谏、施德,桩桩件件如触龙鳞。不仅如此,金从善还为那拉皇后鸣不平,竟让乾隆为此下罪己诏,针对立储迟迟未决,金从善公开质疑清国祚来源不正,后果可想而知,乾隆龙颜大怒,将金从善立即下狱论斩。不过也正是这次忤逆犯上,使群臣百姓一直疑惑不解的难题得到突破性进展,乾隆在谕旨中言及,原来所谓的那拉氏迹类疯迷,是因为当时她做了“剪发”这一被视为国俗大忌的举动。

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断发场景剧照

按制,只有当皇太后或者皇帝去世后,皇后方可行剪发之举。而当时乾隆本人和生母崇庆太后依然健在,那拉氏行此举势必会被冠以诅咒皇帝太后之名,也难怪乾隆会勃然大怒差点做出废后之举。但反向思之,素来对宫中礼仪深谙熟稔的那拉氏,自幼受家教熏陶温婉淑德,事发前也无病无灾,如此国俗大忌她又怎会不知。究其根本,只能是她在南巡途中受到极大的刺激,而这件事又跟乾隆帝本人息息相关,但可惜的是,在这次的解释中,乾隆并未详细说明那拉皇后到底为何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举。

究其根本,三大成因造就

虽然官史当中以及乾隆诸谕旨当中未曾言明,但从过往一些细节我们依然可以发现诸多蛛丝马迹。

第一,关于帝后的感情问题。前文说到,在乾隆心中,最心心念念的永远都是孝贤皇后,所以即使那拉氏再怎么努力,从乾隆主观方面,是根本无法取代孝贤皇后的,至于皇后的名分,一方面是乾隆为了尊重母亲意愿,另一方面后宫确实不可一日无主,而那拉氏在当时的位分又最高,而言及那拉氏荣登后位之后的十五年荣宠生活,诞育两子一女,也并不能看出二人感情有多深厚,虽然为皇帝诞育子嗣是鉴定一个妃子是否受宠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是决定因素,例如慧贤皇贵妃高氏一生也无子女,但却深得乾隆喜爱。所以,在感情方面,那拉氏就呈现很大劣势。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朝服像

第二,关于皇家尊严的问题。假设乾隆帝所说属实,那拉皇后确实在南巡途中行了断发之举,那么按照规制确实属大逆不道,如此国俗大忌,在素来重纲常的乾隆面前,自然不允许出现,如同皇家尊严与体统被公然挑衅,故他龙颜大怒也属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第三,关于乾隆本人习性。古往今来,“十全老人”乾隆帝的风流成性仿佛早已成为他的标签,虽然或多或少有些夸张成分在其中,但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单论那拉皇后剪发这一事件,就存在其实在看不惯乾隆帝南巡途中花天酒地而最终冒死进谏的说法,先不论其真实性几何,单单乾隆本人习性这一点,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乾隆帝汉服像

史海君说:

总之,那拉氏为何行剪发之举,定然是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才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至于是什么原因而引起,值得我们后续再不断探索,最起码肯定是乾隆本人不愿提及也难以公开之事。而乾隆帝为何会对那拉氏如此狠心,在史海君看来,本身二人感情就不是那么深厚,其次作为九五之尊,被公开挑衅,定会勃然大怒,以致那拉氏最终落得一个不废而废,丧仪缩减的凄凉下场,无不令人唏嘘感叹。

参考资料:

《陵寝易知》

《清皇室四谱》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世宗宪皇帝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世宗本纪》、《清史稿.高宗本纪》、《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传一》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