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歷史源遠流長,誕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也產出了無數的計謀,廣爲流傳。今天說到的這個計謀,並不在著名的“三十六計”之列,此計堪稱“千古第一毒計”,兩隻桃子殺掉三員大將,施計者是誰?

春秋時期,齊景公的帳下有三員大將,他們分別是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四處爲齊國征戰,戰功彪炳,頗有點功高震主的意思。這時候,晏子發話了,他建議齊景公狠下殺手,可齊景公不捨得殺掉這三個功臣。

但是他耐不住晏子的攛掇,歷史上君王殺功臣的斧鑿還少嗎?說到底還是爲了權力啊。於是,齊景公咬咬牙同意殺掉這三人。具體怎麼做,還是看晏子的辦法。作爲出使過楚國的能人,晏子自然是有辦法對付他們的。

晏子準備了一番,讓齊景公把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誆來,說是有賞。這三人歡天喜地地就來了。三人定睛一看,殿前桌案上擺着一個華麗的金盤,盤裏則是兩隻香氣馥郁的桃子,十分誘人。得,賞賜的就是這桃子。

那麼問題來了,桃子就兩個,怎麼合理地分給三個功臣呢?難道要切好稱重嗎?這是不現實的,看來註定有一個人喫不到桃子了。有沒有聞到陰謀的味道?晏子說,三位將軍,君王想請你們品嚐這桃子,可惜只有兩隻。

按照晏子的說法,這桃子是宮廷後院新引進的那棵優良桃樹上結的,可是熟透的就這兩隻,所以三人需要自報功勞,按功勞大小來決定誰能分到桃子。(接下來他們的講述,故事性很濃,有虛構的成分,不可當作史實。)

這三人都是急性子,都非常驕傲,自然是爭執不下。公孫接搶先發言,說自己曾經在密林處獵殺野豬,也曾在深山中搏殺猛虎,樹木和風都記着我的勇猛呢,我還不配一隻桃子嗎?說完就毫不客氣地伸手取了一隻桃子。

田開疆是第二個發言的,說你這都是小場面,想我兩次領兵作戰,於紛飛戰火中重創敵軍,守衛齊國的疆土和子民,這還配不上一隻桃?說完他伸手拿了剩下的那隻桃。這麼看來,古冶子還挺沉得住氣,沒桃子了怎麼辦?

其實是古冶子不好意思爭,但是他也不是省油的燈,眼看桃子沒了,他怒從心頭起,直接噴兩位同事,說你們不就是殺虎殺人嗎,有什麼了不起?想我當年保護國君渡黃河,途中河裏竄出一隻鱉精,是誰力挽狂瀾的呢?

原來那隻鱉精把國君的馬車直接拖進了河裏,其他人當場嚇懵了,唯古冶子爲使國君安心,勇敢地躍進水中與鱉精搏鬥,遊了九里遠,砍掉了鱉頭,又一手拉着國君的坐騎上了岸,威風凜凜,據傳就像河神顯聖一樣。

古冶子說,我是勇敢不如你們?還是功勞不如你們?前兩人一聽這話,頓時無比羞愧。無論是勇敢還是功勞,兩人均不及古冶子,卻把桃子搶完了,這二人都是看中榮譽之人,都覺得自己很無恥,當即拔出寶劍自刎了。

古冶子驚訝地看着地上的兩具屍體,無限悔恨,爲了區區一隻桃,居然要去了朋友的命,而且還是他羞辱對方,使其羞而自盡,他自己也覺得無顏苟活,遂也自刎而死。齊景公派人將三人好生安葬了,他與晏子均感悲切。

這就是“二桃殺三士”的典故由來。其實此事雖達到了目的,但是過程卻超出了晏子的預料,晏子本來想的是讓這三人爭執而內鬥,結果三人最後卻是捨生取義,因君子氣節而死,這樣一比下來,倒顯得晏子陰險小人了。

難怪據說爲諸葛亮所作的《梁甫吟》中有此感嘆:“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齊景公聽信晏子的進言,玩弄帝王權術,反而錯殺三位義士,怎能不讓人感嘆呢?而那個出毒計除掉三位大將的晏子,估計也會心生慚愧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