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學人

在這個“以瘦爲美”的時代,減肥似乎成爲多數人逃不過的話題。爲了燃燒卡路里,不僅要和甜甜圈、奶茶、方便麪等各種美食說再見,瑜伽、動感單車、跑步游泳更是必備項目,從藥物到控制飲食到加強運動,人們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對於有減肥計劃的人來說,體重計可是必不可少的“夥伴”,體重計上數字的增減,牽動着無數減肥人的心。

圖片來源:veer圖庫

有趣的是,根據國際行爲營養學和運動學關於稱重與體重管理的一篇研究文章,定期稱重的人在體重管理方面確實更易獲得成功。衆所周知,稱重對於減肥的人來說並沒有快速溶脂減重的神奇魔力,那麼定期稱重,又是如何幫助人們更好地控制體重的呢? 

稱體重就能控制體重?

爲了研究定期稱重對人們體重管理的影響,研究者將參與研究的100名志願者隨機平均分爲A,B兩組,進行了8周的對照實驗。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PREVAIL計劃,列出了53條減肥行動小建議,比如零食用蔬菜代替,用小分量的餐具,減少飲酒,每天步行10000步等,指導人們通過自我管理來實現減重。

A組接受研究人員的自我管理指導,每天稱量體重並通過app記錄,並根據PREVAIL的53條減肥小建議逐步養成一些適合自己的減肥習慣。而B組人員只單純告訴他們要稱量體重,沒有具體的行爲指導。研究人員通過對志願者體重的周趨勢觀察,鼓勵A組志願者堅持對自身減重有效的行爲。結果表明,接受指導進行自我管理的A組人員8周內比B組人員平均多減去了3.2公斤。並且A組人員的反饋普遍十分積極,認爲PREVAIL項目使他們控制住了體重,並且很靈活,和繁忙的生活不衝突。

研究人員對於實驗的結果感到十分驚訝,因爲根據下表中截取的習慣改變建議可以看出,建議中沒有哪一項是十分創新且要求嚴格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熟知的,並且通過堅持就能有所收穫的習慣。

表格根據研究設計編譯整理

而這其中定期稱重帶來的影響引發了研究人員的關注,他們發現當人們開始定期測量體重後,能夠對自己的體重趨勢與生活習慣之間的關聯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他們就會更明白哪些行爲習慣對自己是更有效的,並主動地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減肥計劃,不斷堅持。

這或許與我們的認知並不相符,我們會覺得,當體重計上的數字並沒有按照預期發展時,持續地稱體重可能會給人帶來消極的影響。但參加實驗的A組成員表示,他們似乎更傾向於以積極地心態去看待,如果其中某項減肥方法不適合自己,沒有明顯地效果,他們則會尋找新地方法,而不是感到十分沮喪。

 事實是,通過將減重行爲與體重的數據相結合,減重人羣將會更強烈地感受到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包括哪一條減肥行爲的效果最佳,最易堅持,哪一項減肥行爲與自身的生活方式不兼容,從而適時調整,使減肥內容高度定製化。即使只是很小的改變,但日積月累所養成的自律行爲,將會對減肥產生極大助力,幫助減肥計劃取得成功。

因此,除了能讓減肥的人對減肥計劃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外,定期的體重測量最重要的是,能讓人們在稱重之後產生自我反思,以及由此觸發的自我管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律。體重計就像是一面鏡子,上面的數字能夠使人對自己的體重有直觀的認識,進而開始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運動頻率,甚至可以讓處於減重期的人抵抗誘惑。

圖片來源:veer圖庫

自律來源於對自己身體的正確認識 

總體而言,PREVAIL 實驗項目在最初的八週體現了定期測量體重對於體重管理的積極意義。但是通常來說,想要達到自己理想體重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並且後期如何保持體重是一個更難的挑戰。

因此,自律是一方面,如何正確自律、長期自律則更加重要。有些飲食習慣可能連你自己的基礎代謝都無法滿足,有些運動對你的身體來說是超負荷的,那麼這時無法堅持下去並不代表你不自律。很多人爲了減肥而採取較爲極端的手段,如過度節食,運動代償,並堅定地認爲這是“自律”的體現。雖然一開始卓有成效,但無法長期堅持不僅不能成功減肥,還會導致進食障礙,體內激素失調,容易暴飲暴食等身心問題。

正確地減肥,在自律之前需要對自己的身體有清晰地認識,樹立正確地審美和價值觀,不能過於偏激,急於求成。畢竟美是多種多樣的,減肥只是一種手段,健康自信纔是最終追求的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