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0月,旅长王近山率领一个团奉命前去陕北,保卫延安。在半途,他违上级“不准贪战”的禁令,在韩略村打了一场伏击战,击毙日军观战团120多名军官,名震天下。

此战被称为韩略村大捷。

这一战很有戏剧性。

此战是王近山临时起意打的。

这一次,王近山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率领一千多人完好无损地抵达延安,且临行前,陈赓一再叮嘱他:“此去路途漫长,不可贪战。遇敌绕着走,把人员完好带到延安,就是莫大胜利。”

可是,当王近山到达韩略村后,听说附近公路上每日有日军来回,他们早晨乘车去根据地“扫荡”,下午载着抢掠的物资返回,就一拳擂在桌子上:“狗日的,太嚣张,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他当即就决定在韩略村设伏,打鬼子一个埋伏。

他将干部家属和随行的辎重转移到安全地带,留下一个连看守,然后带着4个连去伏击。两个连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坡坎后面,打敌人的“腰”,一个连堵住敌人的屁股,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立即扎紧口袋,还一个连,派一个排看守敌炮楼,两个排打敌人的“头”。

第二天凌晨4点,部队全部进入设伏阵地,可是等了5个小时,到9时日军还没来。就在谁也等得没信心时,前哨跑过来报告:“鬼子的汽车来了。”

王近山下令:

“准备战斗!不管鬼子来了多少,都要狠狠打,全部消灭,不许漏网!”

很快,日军13辆汽车大摇大摆隆隆过来了,如入无人之境,车上的日军说笑着,进入了王近山的伏击圈。

王近山下令:“打!”,“叭叭”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霎时间,手榴弹和掷弹筒对着日军车队后尾猛烈开火了,最后两辆汽车燃起冲天火光,堵住了日军的退路,日军全部成了瓮中之鳖。

在激战中,前头几辆车上的日军一看势头不对,开足马力想溜,但前面也被堵住了,只得跳下车,端起刺刀还击,一场激烈的肉搏战展开。

与此同时,30多个日军躲进沟里,顺着公路向9连拼命扑过来,妄图夺路逃命,王近山一看,把衣服一脱,高喊:

“跟我来,冲啊!”

9连战士们看见旅长冲锋在前,哪里还肯慢半拍,立即跟了上去,在浓烟滚滚中,他们与顽敌扭打成一团,战斗英雄杨发抱着一个一身肥膘的大块头鬼子摔倒在地,鬼子也凶狠,咬住了杨发的左手背,杨发因个头小,气力不支,被鬼子压在下面,掐住了脖子。说时迟那时快。连长赵大兴带了一名战士飞奔过来,对准这个鬼子后背狠捅一刺刀,鬼子一命呜呼。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混战,枪声渐稀疏下来,鬼子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了一大片。6连连长杨怀年见战斗就要结束,心里着急了。

为什么,他的任务是带一个班守住小山包,防止日军向县城逃跑。所以,他只能眼巴巴看着战友们浴血奋战,而他这里却一枪未放,这滋味可真不好受。正在他着急时,突然距他七八米远的斜坡上冒出5个鬼子,其中一个军官模样的,挥舞着指挥战刀,张牙舞爪地向小山包扑上来。杨怀年喜出望外,大叫一声:

“鬼子来了,往死里打!”

铆足了劲的战士们一跃而出,一梭子弹射过去,几个鬼子来不及吭一声就报销了。一个战士喊道:“连长,这个家伙还是个将军!”

杨怀年翻过尸体,对着这个大鬼子开玩笑地说:“嗨,将军阁下,得罪了!”开怀大笑。

日军的将军被击毙,也标志着战斗胜利结束了。

这时王近山下了命令:“传我的命令,集合,马上出发!”

战士们立即捡起地上日军丢下的枪支,便与干部家属和辎重队会合,一起向西出发了。

这次伏击战,王近山率部作战约3个小时,120多个日军除3人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八路军缴获九二式重机枪1挺、歪把轻机枪2挺,掷弹筒3具和步枪80多支,击毁汽车13辆。但是,在急行军中,王近山沉思着说:“这群日军好像特别凶顽,而且大多都配有指挥战刀,身份好像不一般呐。”

参谋长高兴地说:“旅长,还真给你猜着了!这是缴获的文件,这伙挨打的日军,可不是普通的鬼子,带队的是一名少将旅团长,有6名大佐联队长,其余全是日本军事学校第五、六中队和其他一些军官。”

原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策划部署了所谓“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并向东京参谋总部夸下海口说:“通过这次‘铁滚扫荡’,迫使共军在黄河岸边背水作战,不降即亡。”东京参谋总部一听报告,大为兴奋,极为重视,冈村宁次受宠若惊,赶紧从各地抽调120多名军官,组成“战地观战团”赴太岳区前线观战。他却没想到观战不成就撞到王近山的枪口上,只剩下3人逃回来报讯。

冈村宁次闻讯暴跳如雷:

“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吃掉这股共军!”

他从“扫荡”大军中抽调3000余人,向王近山实行合围。可是,3000日军追过来,哪里还见得到王近山和八路军的影子?

王近山对此战也是很满意,到达延安后,专门召见杨怀年,询问他击毙敌少将旅团长的经历,然后乐滋滋地说:“想不到最精彩的时刻,是在最后时刻,杨连长你干得好!”

不久,杨怀年就被提升为营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