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近代经常被很多人拿来对比。的确,这两个帝国在近代都曾是辉煌一时的大帝国,大清自诩天朝上国,是个大一统的王朝,周边数十个藩属国。而奥斯曼更是横跨了亚欧非三大洲,昌盛一时。

但是在近代,这两个国家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落伍了,也都被西方列强盯上了。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即各国列强纷纷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大清沦为了半殖民地。

离欧洲更近的奥斯曼帝国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反而被一点点蚕食,最后竟然被肢解了。

如果说大清在面对洋枪洋炮时有些被动还情有可原,毕竟满清马上得天下,始终坚信自己的那一套,对火器更是嗤之以鼻。

奥斯曼却不是这样。要知道奥斯曼帝国在扩张时,可是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实战军队,也是是第一个使用火枪和加农炮的军队。

在被西方不断入侵的同时,奥斯曼也在不断改革,尤其是军队,废除土耳其新军,建立现代化的军队,命名为新秩序。奥斯曼帝国军是第一个聘用外国专家及派遣军官到西欧学习的组织。

那么这就令人费解了,如果说大清打不过侵略者,是因为技不如人的话,那么奥斯曼的军队装备不亚于西方列强,怎么也被列强吊着打?

大清赖以维系自己统治的就是八旗和绿营。但是时间久了,他们也腐化了,变得不堪一击。其实大清是有火器的,毕竟以前吃过亏,再不重视也并没有全部放弃,康熙在抗击沙俄以及三征噶尔丹的时候,就使用过红衣大炮。

只不过大清并没有什么技术革新,只是偶尔对原有火器修修补补,将就着用,打打叛乱也足够了。

鸦片战争以来,大清也是频繁建立新军,甚至还建立了数支近代海军,投入不可谓不大,但几乎没有什么成效。

从牌面上,奥斯曼的军队装备要好的多,除了新式陆军外,也有近代的海军,令人意外的是奥斯曼竟然还有空军,这支部队也参加了一战。

可是看似奥斯曼强大,但也没有逃脱被肢解的命运。其实这里面原因很简单。

大清从建立初,就是大一统的王朝。这样的地盘、这样的人口,如果想一口吃掉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奥斯曼巅峰过后,也遇到了封建王朝一样的问题。统治者日益腐朽,官员变得腐败,能力不再是考察一个人的标准,懂得拍马屁,更容易出人头地。这样的话,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频繁。如果只是王朝的衰亡,正常情况下,可能会有一轮新的更替。但倒霉的是遇到了西方的威胁。

看似奥斯曼地盘广大,但却是在疯狂扩张的基础上建立的,很多地方也只是名义上归属于奥斯曼,这一点和俄国的扩张并不同。俄国也是从一个小公国崛起后扩张成了大国,但俄国的扩张是把所有土地吞噬,甚至把原住民迁移。

从奥斯曼之后的独立运动看,民族意识的加强,以及西方的国家主义思想引入奥斯曼帝国,使帝国长期应付国内的民族主义。

奥斯曼帝国曾进行过三次重大改革,但遇到的阻力太大,改革并不成功。观念的束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故步自封,传统成了守旧者的盔甲,新路却不知又在何方。奥斯曼帝国走得异常艰难,几乎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可见,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军队的装备是固然重要的,但如果就像大清和奥斯曼那样,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井底之蛙,就算有亚洲第一海军,也不敢真刀真枪的干,迟早会成为他国眼中待宰的肥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