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二战以瓜分德国领土作为结束,而仅只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丘吉尔就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演说的内容当然就是遏制苏俄的崛起以及狼子野心;丘吉尔的这番演说成为了当时极具关注的世界焦点,而苏联痛斥丘吉尔演说是胡说八道,英苏关系陷入了一个紧张的姿态。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大力和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磋商,并且开始经济制裁苏联;而苏联为了应对欧洲和美国的挑战,成立起华沙条约,也就是华约,华约的成立标志着北约和华约的两极对立的现状。

二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冷战

二战后的美国利用本国潜力帮助欧洲老牌国家重建;而英国、法国、西班牙等老牌资本势力也彻底地沦为了美国的一种变相跟班,当然了这种联合其实是对苏联的一种惧怕,所以才促使英法等国牢牢的抓紧美国这棵大树。

二战时期,苏联的种种恶行被爆料了出来,比如和德国签订和平协议,苏联为此把芬兰给占领了,芬兰的遭遇让许多的西欧国家实在不敢相信苏联;而后来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根据世界目前形势进行了一次磋商,雅尔塔确定下来的体系,就是以苏联和美国作为世界的双核心,也变相的美国和苏联真正地开始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

说得简单点,这次会议意思就是地区冲突,谁强听谁的;而冷战的爆发也表明了一种情况,那就是资本主义不允许社会主义同化势力范围的国家政治本色,同样的社会主义不允许资本主义势力去同化他们的势力,虽然双方实力都是强硬而坚定,但是私底下的政治特色斗争是十分的明显。

南斯拉夫在冷战中崛起

当时的世界格局很显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几乎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国家其实并不多,都是苏联一手栽培起来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开始对苏联进行孤立政策,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孤立并未让苏联妥协,反而苏联加大力度开始军备竞赛。

不过在斯大林时期,苏联还是保留着理智,斯大林知道如果一味地进行军事工程开发而忽略了政治经济发展,那么苏联是扛不住美国为首西方势力的围追堵截,所以苏联的军事力量一直保持着能够严重威胁美国和欧洲的地步,但并未把国家的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斯大林时期精力主要放在政治上。

美国看这个方法不怎么奏效,于是就开始强行武力介入,比如欧洲某个国家要是有共产主义的苗头,美国为首的北约势力一定会介入,并且直截了当地说:你这是社会主义势力必须铲除。在北约的强力压制下,许多欧洲和亚洲地区的社会主义势力一直发展不起来,同样的苏联看到美国这么做,他们也下达这种命令,你压制我扶持,这就有了南斯拉夫这个独立于欧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产生。

南斯拉夫算是冷战中奇葩的一个国家,首先,国家虽然是社会主义领导班子,但它既不和美国好,也不和苏联好,总觉得自己独立谁都不会招惹自己,这就导致了后来的轰炸南斯拉夫的事件,而事件爆发后,苏联提出异议,但却并未伸出援手,一个方面是帮不到,另一个方面是南联盟自己作茧自缚。

冷战初期,苏联处于防守姿态

南联盟就在北约势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了,这也是苏联能够想到的结果;在冷战的第一阶段基本上苏联处于一种防守的姿态,虽然防守,但是苏联却表现得牢不可破,乃至于让北约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好不容易策反了一个华约国家,人家苏联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派兵去镇压国内反叛势力,然后继续扶持社会主义政党上台,这就是苏联的虎气,这股虎气让北约十分郁闷。

而当时瓜分德国的时候,苏联占据了东部领土,俗称东德,而北约占据了西边的大片领土,俗称西德,东西德之间的较量就是最明显的美苏较量,他们之间从政治领域延伸到经济发展,北约不余遗力地扶持西德,西德一番欣欣向荣的模样。

而反观东德,在苏联的严厉管控下,东德的人民十分的小心翼翼,国民经济水平也是不怎么高,东西德的差距一出来,美国就以西德胜利而嘲讽苏联;同样也因为东西德的差距,华约的一些国家开始有了偏向西方的一些心思。

美国玩弄人权和自由的把戏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冷战期间算是把人权和自由玩到了一种完美的高度,苏联认为要遏制德国的发展,不能让他们卷土重来;而美国却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我们将扶持德国,让他们的民众获得民主和自由。

你看看,美国的言论多么情深意切,如果不了解美国的人,一定会认为美国人就是救世主,特别是一些被美国抢去的德国科学家,他们通过资金的影响力给德国人散播美国人的各种好,导致了许多德国人十分憧憬美国生活。而东德许多年轻人都想着翻过柏林墙到西德生活,美苏的争霸在第一阶段并未兵戎相见,双方还是极力地克制。

等到美国的军方鹰派大佬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对苏政策完全可以用是极为强硬来形容,艾森豪威尔认为,可以用除了战争之外所有的手段把东欧的控制权夺回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频繁地拉拢东欧华约加盟国,并且各种承诺,让许多东欧国家听得是十分向往。

但是东欧国家害怕苏联的军事报复,就一直很犹豫,于是美国就开展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美国军队就各种插手其他国家内政;而当斯大林去世后,新上任的赫鲁晓夫是一个狠角色,智商挺高,但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却较差,特别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赫鲁晓夫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最初美国在北约和华约边境设立了各种的导弹发射场,苏联知道了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够国际上强力谴责,后来赫鲁晓夫觉得这样被美国玩了一道,就算苏联再怎么和美国玩,也伤害不到美国本土,对美国而言依旧优势极大。

苏联就把目光盯向了古巴这个国家,古巴是一个励志的国家,身处美国后花园,面对多次美国的围堵和剿灭,古巴的共产主义却依然坚挺,甚至让美国十分棘手,苏联就多方的扶持古巴,甚至想把导弹基地设置到古巴。不过这种事能够骗过美国眼睛?美国侦察机很快就发现了,于是美苏又开始撕逼,最终的结果就是苏联撤回导弹,苏联输了一头。

美苏军备竞赛,将冷战推向高潮

而冷战真正的高潮还得是美国人的阴谋军备竞赛,军备竞赛看表面都觉得这就是美苏两国炫耀自己的武力,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美国家大业大,人家只用整体收入的几个百分点搞国防就十分恐怖,苏联人一看不行,不能输给美国,苏联就用了十几个百分点的收入搞国防,就算是国内经济一片死水,赫鲁晓夫都觉得军事才是苏联最信任的伙伴。

美国人一看这姿态都忍不住笑了,这就是美国策划的军备竞赛的阴谋,他们就是要利用美苏之间的经济差距,让苏联最信任的军事拖垮苏联的经济,这是冷战中美方制定的最高深的制裁手段。

等到苏联把国家军事力量搞得十分的强大,美国又和苏联提出一同销毁一些核弹,不然引爆了,世界就毁灭了;美国自己首先销毁了近万枚核弹,苏联无奈也销毁了,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让你花钱造,然后再让你花钱拆,苏联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核弹成本,并且他们发现国内的军事装备太庞大了,每年的保养和维修费用都是一笔天大的开销,并且还需要更新换代,苏联的经济就这样被美国成功拖垮,最终苏联经济上的失败让国家也彻底解体。

结尾

其实,美国人从一开始就看清了苏联优劣势和短板,但他们知道苏联和自己都不敢大规模作战,可是苏联人又都十分的崇敬武力,这就给了美国一个绝好的铲除苏联的机会,可以说冷战其实就是美国的一个大阴谋,只不过苏联人不是没发现,而是等发现后,一切都晚了,这样是苏联不韬光养晦,却用举国之力搞军备竞赛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