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修行过程当中,有些人顺缘具足的时候,修行特别精进;恶缘具足的时候,修行就有借口了,就不去修了。按理来讲,真正修菩提心的人,无论身体好不好、心情好不好、环境好不好,各种各样的外缘对他的修行都不会造成任何障碍,不管身处于任何外境中,他都能持之以恒、夜以继日地修行,根本不会受丝毫的影响。为什么会这样?菩提心真的那么不可思议吗?喝的都是茶,来的都是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

我们经常说的“发菩提心”,是指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总的来说就是为了利益无边无际的众生誓愿成佛的誓言。菩提心是指“觉悟的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发心为利他”,即修学佛法的动机并非出于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这是慈悲之心的开展;第二,是“求正等菩提”,即为使一切众生都成佛而自己修法以求佛果,这是根本智慧的开展。

对修行者来说,世间一切名闻利养等现实利益和流转中三善趣的幸福境遇都具有易变的暂时性,且没有脱离痛苦的本质,因此唯有使众生从流转中解脱并成为完全的觉悟者——佛,才是对他们最真实、最彻底的益助。同时,使众生都成佛则必须有极大的智慧和能力,这愿望唯有通过修行而使自己成佛方可达成,因此修行者自身也必须以成佛为修行的目的地。众生数量无边无际,令众生皆成佛的目标更是宏大无比,所以菩提心包容极广,被称为“意愿广大”。“意愿广大的菩提心之发心”,也就是要在修行者众多的心念中,引发出“菩提心”这种特殊的心念,将其作为自己闻思修等行为的动机。

发心,贯穿了整个修行过程

发心非常重要,唯有正确的发心才能引导修行者趣入正法,而如果仅仅在表面上闻法修法,只能成为徒具形式的修法之影像而已。因此修行者“不管是在听闻正法、传讲正法、行持正法还是观修正法的时候,首先都要向内反观自心,观察自相续。若观察到自己闻法修法的发心是出于追名逐利等自私狭隘的动机,就应将其舍弃;如果并无特定的目标,只是出于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等中性的动机,则要对其进行修正。总之修行者应引发出广大而利他的正确发心,哪怕只是念诵一句佛号,都一定要以发菩提心为动机。

造作的菩提心

事实上,“发菩提心”是为了使修行者的修行不脱离大乘道而设立的一个标准,对修行者而言实际上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此发心标准直指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要求修行者时时向内观察自心、衡量自己是否真正地具有这种动机,若不具有,便需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修法的真实动机。因而,虽然“发心”本身是引发行为的一种心理动机,但在修行中,动机本身却被当作一种技巧而被引发、调整和运用。

像这样,于闻法之初,修行者的真实心态或许往往是:虽然我实际上并不太愿意发菩提心,我只想利益自我,但若不发菩提心,就不能修成大乘佛法,因此我要发菩提心。这种心态被称为“造作的菩提心”。对于绝大部分修行者而言,在一开始、甚至相当长的时期内,修法的动机基本上都属于这种“造作的菩提心”。

“ 造作”的过程,也就是修行者按照标准来调整和修正不良动机,以使动机的心理功能在修行之时发挥正面作用,引导和保证修行者的实修方向不脱离大乘佛教的范围。在此进程中,虽然修行者的真实动机或许依然是怀有私心而不纯正的,但为了修法,修行者必须不断地突破自私自利的本能和由种种局限而形成的狭窄视野和心理意向,扩大自己内心的容纳范围而以求开展出“广大的意愿”。因此,最初向内反观自心,调整自己的发心至关重要。

那么,以“广大意愿之菩提心”的动机为方便,对于初修者而言,除了为其设立大乘法道的标准界限之外,还有什么心理作用呢?一位大德曾说:“如果我们不是以这种发心来做事,就会有所期待,期待回馈或至少一个看得见的结果。有期待就有恐惧、怨恨、骄慢和失落。”这样的发心有助于修行者在修行的进程中避免因怀有对某种现实利益的期待而招致失望的体验,因为解脱法从来不是为自我的执著而服务的教法,相反它的目的恰恰是要消除自我的执著和错觉,因此修行者若以不纯正的、狭隘的发心而修法,则很容易在修行的过程中期望落空,感到失望、怀疑,甚至于退失对佛法的热情和信心。

“广大意愿之菩提心”超越了贪、嗔、痴、慢、疑等欲望和情绪的污染,极为纯净,又因其意愿广大而避免了个人主义的狭隘,因此,修行者若以这样的动机为标准来随时调整自己的修法心态,就能在修行的过程中避免很多负面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能怀着信心和热情坚持修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