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保障,教育又是输送人才的源泉。华为近年来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就因为芯片、系统等硬软件频频被“卡脖子”,任正非曾说过“教育是最廉价的安防”,那么我国又该如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呢?

2018年,华为的销售总收入为7212亿人民币,净利润为593亿人民币,而研发费用高达1015亿人民币,其研发费用比BAT三家加起来还要多得多。如此高的研发费用,也给华为带来了不小的成绩。比如其是全球唯一具备5G网络端到端设备制造的厂商;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万物互联的智能设备逐渐推向市场;自研的麒麟处理器芯片性能优越,逐渐缩短与苹果、高通处理器之间的差距。但光砸钱是不够的,砸钱是没办法制造出芯片的,得往数学家、物理家和化学家身上砸。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想要发展和创新就离不开年轻的血液。华为去年就签下了8名拥有顶尖学术背景的博士生,年薪在一两百万之间,这些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均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计算机领域。这得益于华为推出的人才计划,其计划今年在全球范围招募200-300名天才少年,推动华为的技术创新能力。

有数据显示,我国在全球科研经费排名位居第二,达到2.17万亿美元。如此高的科研经费带来的回报是我国国际科学论文的数量在去年超越美国,位列全球第一。但发表论文不是衡量科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上,我国仅为10%,而发达国家高达40%,因此,学术水平在往前发展的同时,也要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实我国并不缺乏天才,缺乏的是科研土壤。北京大学的天才数学教授许晨阳,在海归后选择再次出海,他觉得自己在一个地方待久了,科研思想已经被固化。之后许晨阳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队伍拿下阿里巴巴举办的全球数学竞赛金银牌,再次印证他出走的言论。

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教育也要跟上发展步伐才是。就像任正非所说的,中国如果想要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加强对基础教育的建设,把钱砸在化学家、物理家和数学家身上,才能进行科学创新,提高科研实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