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有关于印度的两则新闻很“博人眼球”,也很“耐人寻味”。一则是印度国防采购委员会当天批准了总价格为3890亿卢比(52亿美元)的三项“军购案”。另一则新闻是印度总理莫迪突访边境地区拉达克,并视察了部队和发表了演讲。

根据环球网援引《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临时起意”的莫迪“突飞”边境地区拉达克。专机降落在列城军事基地后,莫迪并没有在机场逗留,而是“马不停蹄”的又换乘直升飞机到了最前沿的尼姆视察。此后,在印度国防部参谋长比平·拉瓦特,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尼的陪同下视察了部队,看望了在6月15日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中受伤的印度士兵。并向驻防拉达克地区的第14集团军发表了一通“怒与火”的演讲。

对于莫迪“突然”奔赴前线地区的用意,媒体也是多有猜测,专家也进行了见仁见智的解读。尽管说法不一,尽管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莫迪并非是去“消火”与“降温”的。因为,从莫迪讲话中不难听出“添油加柴”的意味。

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在看望伤员时莫迪说:“你们的勇敢和流血,将激励我们年轻人和同胞一代又一代。”在列城面对14军的演讲时,莫迪“煽情”的说到:“无论是拉达克,木吉尔,锡亚琴冰川,无论是高耸的山脉,还是流淌在河流中的冰水,这些都是勇敢的见证,印度的敌人已经看到了我们军队的炮火和怒火。”显而易见,莫迪的讲话充满了“火药味”。

6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边境地区“肢体冲突”后,莫迪在6月19日的印度政党视频会议上亲口承认:(邻国)没有进入印度领土,也没有印度哨所设施被拆除。再者,从6月22日起,双方连续进行了三轮军长级会晤,并且在第三次会晤中达成了分步骤“脱离接触”的“共识”。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边境地区可能要降温了。因此,当得知莫迪突然飞抵“前线”的消息时,“善良”的人们还在猜测莫迪是否是为了安抚军队的“激动”情绪,以便为接下来的“撤军”做铺垫。然而,在解读莫迪的讲话后,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莫迪似乎是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莫迪在演讲中说了一段威胁味十足的话。他说:“扩张主义时代已经结束,世界已经走上发展的道路。扩张主义势力在上个世纪毁了世界,但他们要么被打败,要么被历史遗忘。”莫迪还威胁邻国要“放弃在争议地区实施的‘切蛋糕’政策。”对莫迪的这段话,有网友戏评:“莫迪是在说印度自己吧?!”

莫迪在讲话中还有一段话似乎说出了印度的真实想法。莫迪说:“和平永远不是弱者带来的,力量是带来和平的条件,印度正在扩大陆地,空中和水上的力量。”显然,莫迪的言外之意似乎是在承认“丛林规则”。可是,这显然又与莫迪口中的“和平”自相矛盾。

促成莫迪突然“飞赴前线”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三个方面,或者说是“三个推手”。一是迎合印度国内民族情绪的需要。二是国际社会上一些“不怀好意”国家对印度直接或间接的支持。三,莫迪个人野心膨胀的必然结果。

印度人本来就有一种“宇宙第一”的奇葩思维。印度人心中往往有一种盲目的自信,不管任何事,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天空飘下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同时,伴生着“盲目自信”的还有“自卑”心理。这就形成了印度人的奇葩性格。正因为“自卑”和“自信”的“交织”,导致印度人特别“爱面子”。所以,他们始终无法释然历史上曾吃过的“亏”。而当现实中稍微再“吃点亏”时,他们就会很自然的与历史联系在一起。并总想“挣回”面子。

印度挣回面子的方式同样也很“奇葩”。比如说,一旦与某个国家闹点别扭了,通常会有两个反应。一是打砸某国的产品“出气”,尽管这些产品都是自己花钱买的。二是抵制对方的文化,产品,甚至是技术。所以,在加勒万河谷“肢体冲突”发生后,印度人就是这么干的。而除了这样的方式“发泄”外,他们还要求政府和军方“找回”面子。而军方也确实需要这个“借口”来达到加快“军购”,装备军队的目的。于是,在军方及国内民族情绪的加持下,也就有了印度在边境地区迅速部署军力及“军购案”的快速促成。

根据《今日印度》7月3日的报道,由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亲自领导的国防采购委员会(DAC),当天批准了一项总价格达到3890亿卢比(约合52亿美元)的三项军购案。包括购买战斗机,空对空导弹,巡航导弹,火箭弹头及无线电设备等。具体的有:射程超过100公里的“阿斯特拉”超视距空空导弹;射程达到1000公里的“无畏”式巡航导弹(此为印度自主设计与开发);从俄罗斯购买33架苏-30MKI战斗机和21架米格-29战机,升级印度现有的59架米格-29。这项军购约24亿美元;早在2016年就与法国签署的36架阵风战机也将在7月底前“付款交付”;该“军购案”中还批准了1500辆BMP-2步兵战车的升级项目等。总之,印度军方不仅达到了增强军力的目的,同时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从国际层面来说,有的是出于经济利益(赚一把)的目的,趁机向印度提供武器。显然,他们认为此时赚印度人的钱最容易;有的是借机“怂恿”。比如印度与日本在印度洋的军演。比如印度与澳大利亚签署的“后勤保障协议”,比如美国同时有三艘航母战斗群游弋在印太地区。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壮”了印度的“肥胆”。

莫迪在6月19日的印度党派视频会议的一段关于边境冲突的“实话实说”,曾遭到过印度国大党为首的反对派及印度民族主义者的“炮轰”。因此有观点认为莫迪此后的一系列行为是受此“裹挟”。当然,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显然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莫迪自己的“表演”成分更多一些。一来不排除莫迪的故意试探。二来莫迪有故意“借势”之嫌。三来莫迪给了扩大自己的“进退”空间。而在实质上,则是莫迪“野心膨胀”的必然结果。

在印度国内,早已经有了“将莫迪与尼赫鲁相提并论”的说法。而莫迪自然也会有意无意的与尼赫鲁比较或者是“看齐”。从尼赫鲁开始,印度一直都有一个在世界上争夺话语权的“梦”。但那时的印度实在是“弱”,所以,尼赫鲁只好通过创建“世界不结盟运动”组织的方式,使印度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而莫迪的野心就更大了!他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增强印度的“话语权”了,他的终极目标是要将印度打造成“世界超级大国”。

如果要想使印度成为“超级大国”的话,除了经济及整体实力外,自然还需要在国际关系上“另辟蹊径”。也就是说,由于目前的世界治理体系带有明显的“二战痕迹”,所以,如果印度想拥有更大“话语权”的话,只有世界格局出现“颠覆性”变化才成。由此可见,印度也是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殷切“期望者”。而时下,又正值世界格局变化的“关口”,印度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而如何做才会对印度更有利呢?莫迪的判断是:全力配合美国及西方,使美国在这轮“变局”过程中占据主动才对印度最为有利。所以,个人观点上更愿意相信:莫迪并非单纯的为了领土才在边境地区制裁摩擦,而是为了配合此次“世界格局变化”而“故意为之”。

综上所述,个人观点认为,是印度的国内民族主义“需求”,国际社会的有意无意“怂恿”,莫迪个人膨胀的“野心”这“三个推手”的“合力作用”,共同将莫迪推上了海拔11000英尺的边境“前线”的。而莫迪此举释放的信号显然并非“善意”。不过,莫迪很可能会步尼赫鲁的“后尘”。因为,当年的尼赫鲁就是因为犯了“三个错误”才导致了近60年来印度人的“心理郁结”。一是对印度自身实力的“盲目自信”。二是“过高”估计了所谓国际社会的支持力度及方式。三是低估了对手的真正实力和在领土问题及政治问题上的决心。但愿莫迪别再犯类似的错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