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楼市而言,永远是没买房的比买了房的着急!尤其是这些年,看着自己手里的钱从全款变首付,首付变车位的过程,很多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懊悔不已。

当这一切来到2020年之后,似乎都在发生着变化。也许大家还在为高房价而苦恼,但买卖的通道已经发生转变,买方正在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其实从2017年开始,市场就已经被消费者占据主导。

2016年,楼市正式进入到调控周期当中,且是史上最严。房价在其中虽有起起伏伏,但整体都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买方在最近几年的市场中,开始逐渐展现实力,议价空间也在逐渐增大,尤其是在二手房市场。很多二手房业主表示,现在如果不采取降价的方式,已经不能把房子卖出去。甚至而言,不降价,会把成交周期拉长将近一年。

市场在变化,但很多人却还是感受到买房的困难,中间确实有很多原因,有市场的炒作的行为,也有消费者的焦虑行为错过了最佳时期。而2020年,尤其是非常的波折,上半年楼市冷热交替,房价涨涨跌跌,让消费者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甚至很多媒体苦劝还没房的消费者,下半年一定要抓住机会,认为2020年是最佳的购房的时期。

真相如何呢?没买房的消费者真要义无反顾往前冲吗?小编认为,只要守住这四条底线,你就不会在未来输掉。

第一条:“谣言四起”的市场,守住购房初心

每一个购房者,或多或少的会被市场赚钱的效应勾起炒房投资的心态。而一旦被这种心态影响,很多人会很盲目的听从“谣言”,不去判断市场,只认房不认区域和产品等房子以外的配套。并且,认为只有上车才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大家这么想就是千错万错了,这种想法放在十年前或者更早的时间,或许是对的。但在2020年,一定不是。现在的购房者,越来越看重房子的品质和所在的区域,配套是否够完整。同样的房子,相隔一条街,价格可能会相差甚远。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深圳两个楼盘相隔一条街,因为一个是学区房,一个不是,房子的价格相差将近8000元每平米,一套百平米的房子就是80万。

所以,其实大多数消费者一定不要盲目的去选择投资房产,而是想明白买房是来干什么的,相信大多数购房的第一选择是“住”。

第二条:抵住诱惑

8折、7.5折、2万抵十万;看着是实打实的购房优惠,但实际却是开发商在利用消费者占小便宜的心理,希望制造热点。而实际当你去现场买房的时候,发现打折的房子,要不就是位置不好的房子,要不就是楼层很低的房子。当然,对于缺钱的购房者确实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这些房子本来价格就应该低的呢?而且,当你因为折扣选择这类房产的时候,未来要换房的时候,也会遇到阻碍。或者那个时候,你也只能比别人便宜的价格才能出售房子。

第三条:政策也在向无房者倾斜,坚持就是胜利

也许大家会对现在的调控政策不看好,但至少已经对房价形成有效的控制,至少炒房者的心态已经发生改变。而且,政策逐渐的完善,能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健康、稳定的市场。

毫无疑问,政策的调整一定会是向无房者倾斜。利率优惠、首套政策、以及多样化的房源选择等等,都是利好无房者的。越是在这个时候,拥有多套房的炒房者就越着急手里的房产,希望尽快出手套现。所以,无房者未来在市场中可选择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第四条:守住市场规律

记住这个市场最着急卖房的人是谁,一定不是已经买房的,而是这个市场最大的持有者—开发商。即使是三四线城市的一个项目,也至少会套住开发商几个亿的资金。而回款的唯一路径就是卖房,一旦项目的销售遇阻,很大程度上就会限制企业的资金运转。

影响市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供需平衡,供掌握在开发商手里,而需就掌握在消费者手里了。现在炒房团已经被控制,剩下的就是我们最普通的购房者,他们对市场的需求有限。相比之前供不应求的局面,现在也转换成供大于求的局势,所以开发商更加着急卖房。而这正是市场规律在影响市场,随着人口增长趋势的下滑,老年化社会的进一步临近,楼市供不应求的局面正在到来。

总而言之,无房者要在这个波动的市场中不受控制,最重要的就是认清形势,知己知彼才能买上自己心仪的房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