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揭祕“病毒獵手”:24小時檢測不停歇,只想“再快一點”

凌晨兩點,千家萬戶沉沉入睡,80後姑娘焦洋卻剛剛接過同事的接力棒,開始她的戰鬥——在數不清的核酸檢測樣本中捕獵新冠病毒。

辦公室裏燈火通明,這裏是朝陽區疾控中心的核酸檢測負壓實驗室。疫情發生以來,這裏的燈幾乎從未熄滅,24名檢測員“三班倒”,24小時不停歇加快檢測,與新冠病毒賽跑。

“樣本到了!”門外傳來響亮的喊聲,焦洋也正式進入了戰鬥狀態。一隻銀色標本箱裹得嚴嚴實實,從傳遞窗遞了過來。箱子裏層層放着密封罐、採樣管、咽拭子樣本,它們來自朝陽轄區的醫院和隔離點。最多時,一天就有超2000件樣本送來檢測。

配好試劑後,焦洋走進標本處理區域,這裏是核酸提取的關鍵環節,也是最危險的時刻。“從疑似患者鼻咽部採集到的上皮細胞,有可能含有新冠病毒。打開樣本蓋子的一瞬間,也可能產生氣溶膠。”焦洋說,氣溶膠是比飛沫更微小的粒子,藉助空氣傳播。雖然佩戴着N95口罩、身穿專業防護服、戴了兩層手套,防護到位、技術過硬的焦洋如今仍然萬分謹慎。

咽拭子樣本經過病毒滅活、核酸提取之後,再與擴增檢測試劑混合、用PCR儀擴增並檢測。疫情發生數月以來,這樣的步驟焦洋日復一日重複了上千次。

層層的防護、負壓的狀態、高度集中的精神、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汗水不斷流下來,模糊了視線。防護服下的檢測員沒有辦法擦汗,只能稍微停頓一下,集中精力讓眼睛變得清晰一點兒。

咽拭子樣本一般6小時可完成檢測。這意味着每一撥兒檢測人員,都要不間斷在負壓實驗室裏工作4至6個小時,雙臂常常因長時間懸空而麻木、痠痛。

天悄悄亮了,熬了一個大夜班的焦洋也終於從實驗室走出來,可以稍微歇一歇了。

“在實驗室裏不覺得累,滿腦子都是要快一點兒、再快一點兒,和病毒賽跑、搶時間。只有走出實驗室,脫掉身上的防護服,疲憊感才一下全湧上來。”焦洋說。在辦公室稍作休息後,新一批的樣本又到達了,她立刻趕往實驗室,開始新一輪的戰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