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修容镇》的海报,以为修容是让大家带上不同的面具生活,逃避现实,使整个社会都处在伪装的一种状态。但看了《修容镇》的影片,发现人们虽然最终没有带着面具生活,但却是带着一张张被修整过的假脸,可谓连面具都不要了,整个社会更是洋溢出一种赤裸裸的伪善。

所谓修容,就是把大众的脸都修成同一个模式,磨灭个性化。

当年阿达有部片子叫《超级肥皂》,大体也是讽刺单一化、模式化的社会思潮。但那还只是一家肥皂公司的影响,只不过引起了人们趋之若鹜的风潮而已,最终是一种幽默。但《修容镇》中,这种模式化已经遍布大街小巷,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从工厂到学校无不围绕修容进行,整个镇子都以修容为荣,那就不再让人感到一丝一毫的幽默了,反而有点恐怖。因为这已经不只是修容了,应该说是洗脑了。

可想而知,影片当然会是个悲剧结局。小琴,一个出色的面具雕刻师,雕刻并收藏了一个非是工厂设计的标准化面具,那是她妈妈慈祥笑容的面具。这样的主人公自然成了工厂领导眼中的“危险分子”。更何况她妈妈犯过错,她早已不是一个“根正苗红”的社会人,因此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获得一般人所应该享有的修容机会。

但是,和个人的悲剧结局相比,整个社会的结局或许才更加悲剧。在这样一个镇子中,人们已经丧失了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甘于被修容(洗脑),乐于被修容(洗脑),丝毫不觉奇怪和不妥。整个社会不仅病态,而且麻痹,对任何异见都呈现出巨大的敌意与歧视。这种敌意会化作精神上的折磨,领导的指责,同僚的议论,路人的眼色,时不时来顶巨大的“帽子”一扣,硬生生把一个淳朴善良的人说成是很坏的人。是非缺失,公平沦陷。

小琴的弟弟更是一个异见者,他很叛逆,因此为社会所不容。代表的思想就是,我为什么一定要被修容,为什么不能活出我自己的样子。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导演的化身,导演对人性良知与社会思辨的呼唤可以说都体现在这个男生身上。

最讽刺的是工厂的领导,一方面是道貌岸然的修容护道者,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海外去读书,不让他在修容镇受教育。

如果影片只是架空在一个另类的世界里,人物也都是指代性的符号的话,我会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有内涵的动画。但是影片处处把上述这样的世界现实化,具象在一个非常清晰的中国乡镇的观感下,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敏感。

诸如“为修容奋斗终身”“端正修容态度”这样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标语海报,既陌生又熟悉的第二代简化字,学生干部骄傲地佩戴着的“五道杠”袖标,镇民们所穿着的毫无亮丽色彩的千篇一律的服装……影片试图用修容一镇,唤醒国人曾经历过的全民“修容”的社会群体记忆。

在这种记忆中,小琴是被称为“右派”的一类人,他们的悲剧结局想必不会令人感到陌生。而她的弟弟作为一个“极右派”的代表,走出镇子,是一种生,但也是一种逃亡。

在那一代简化字里,“修”字写作“㣊”,缺少单立人,影片中随处可见的“㣊容”或许是在用一种巧合的方式述说着社会的人性缺失。

诚然,影片在制作上有不少亮点,比如开头的一段长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其间让面具在熊熊大火中燃烧的镜头也颇具冲击力等等。但影片能在国际影节上获奖,或许更主要的是因为那极富戏剧张力和隐喻属性的“修容”,所意图指代的中国某个特殊时代的社会特征,契合了海外评委们对中国的认知。

在影片中,修容的文化终究只能在这个小镇中繁衍生息,它出不去,别的东西也进不来,只能不停地自我生产与自我消费。但我想说,在现实中,修容的文化即使曾经存在过,但那也早已是过去时了。修容文化中磨灭个性这点确实值得批判,但也有集体意识是值得提倡的。只是聚焦于修容镇曾经的样子或者不好的样子难免有失偏颇,唤醒全民对修容的社会群体记忆的当下意义是什么呢?描写描写未来的修容镇吧,或许那场景不会契合海外评委们的认知和口味,但却更能激励人向前。

个人评分:7.8

作者:inside(动画影评俱乐部会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