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 Think = Rethink

读思之所 灵魂之乐

文/ Betsy

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个日子,后人现在看来是觉得微妙的。比如二月甲子日,周武王在这一天的牧野之战中平定天下,开创了大周八百年业;刘邦即位于汜水之阳,成为汉朝四百年基业的开拓者;公元581年,大定元年的同一天,杨坚头戴远游冠,正式接受册封,成为隋朝开国第一人,时年41岁。

杨坚最初依靠父亲随国公杨忠的功勋爵位起家,后来被封为随王。篡位后,新王

定名为随,同历史上患得患失、敏感多疑的天子如出一辙,皇帝感觉“随”中的“有”字与“走”同义,似乎不太吉利,便改字为“隋”。虽说如此,但大隋的气数最终还是在二世皇帝隋炀帝手里散尽,转而开启了另一个王朝的新纪元。

历史上,文帝有五子,皆为皇后独孤伽罗所生,为此他还一度自鸣得意。史料记载,隋文帝杨坚曾对群臣说:

前世皇后,溺于嬖幸,废立之所由生。朕旁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孽子忿诤,为亡国之道邪!

但历史冥冥之中似乎总喜欢捉弄人,后来五子之争的史实着实响亮地打了老父亲杨坚一个耳光。

建立皇储,是历朝历代的机要大事。五子之中,杨勇为长子,次子杨广,三子杨俊,四子杨秀,最后一个是杨谅。杨坚即位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

杨勇为人宽厚率性,待人接物笃实直率,在军国政事上也颇有一番见解和才能。有一次,隋文帝预备派遣使臣将山东流民带来北方以充实边塞,杨勇认为这一方法不妥,便上书劝谏皇帝,认为百姓遭受战乱之苦,颠沛流离实非所愿,导化风俗应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皇帝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对其大为称赞。由此可以看出皇帝对于太子还是比较满意的。

太子杨勇也有他的短处,这些短处,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出格的,但在当时却足以改变他的命运。

隋文帝在位期间,一贯秉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厌恶奢华,特别是对他儿子们的奢侈行为深恶痛绝。杨广曾派使者告知三子杨俊:

我戮力关塞,创兹大业,作训垂范,庶臣下守之而不帝失。汝为吾子,而欲败之,不知何以责汝!

可见老皇帝认为儿子的奢侈行为是想败坏他辛苦得来的大业,所以厌恶奢侈是在情理之中的。太子杨勇的性格不加矫饰,有次临近冬至佳节,百官要相继朝见东宫,杨勇设鼓乐接受百官的祝贺,皇帝知道后很是生气,认为太子如此,“甚有乖于礼制,宜悉停断”。

再者说来,太子杨勇沉溺女色,宫中昭训云氏,尤其深得他心。但这件事情和杨勇的妃子元氏患心脏病去世联系在一起,在独孤皇后看来就变成了别有用心。于是她便经常派下人在太子杨勇处伺察,寻求杨勇的罪过。皇后又在皇帝跟前吹吹枕边风。杨广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怕老婆,且易“听信妇言”,一来二去,夫妻二人便对太子愈发不满。

杨广得知父亲母亲对太子心生猜疑、心怀不满。便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一场自导自演的争储大戏由此拉开序幕。

杨广这个人心机比女人深多了,他专门看准了老皇帝的喜好去讨欢心。知道杨广喜好节俭,便将府邸一切布置从简,屏帷帐幕改用白素棉帛,故意弄断乐器上的弦,不让拂去上面的灰尘,自己和下人衣着朴素。一切布置妥当就等着皇帝皇后临幸自己的府邸。这就好比现在上面的检查来了,大家做做面子工程,一切便可大功告成。皇帝来了一看自己的儿子这么争气,又想起一国太子的作风,不免心生比较。这样一来,太子杨勇便在父亲心里失了权重。

这样还不行,杨广又使了很大功力在皇帝皇后面前表现自己,每逢杨坚派亲信去杨广府邸,来者不论贵贱,都会受到杨广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因此杨广又得了一个仁孝的好名声。与此同时,杨广还将美貌姬妾全部藏匿于其他房间,等皇帝皇后来府邸视察的时候,只有年老面貌丑陋的侍女侍奉左右,这样就给皇帝皇后营造了不好声色的完美印象。自此,隋文帝对次子杨广的喜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儿子。

这些都铺垫好以后,杨广又将目标重点放在了皇后身上。以一幅可怜无助的形象在母亲面前假装莲花小白,哭诉自己常信守兄弟之情,无奈不知哪里得罪了太子,太子总是积蓄着盛怒进而加害自己。母亲一听不得了,前有妃子元氏亡故一事,现在又将爪牙伸向手足,如今自己还活着,太子已经如此放肆,若死后,那其他兄弟不都是太子刀下鱼肉了吗?皇后异常气愤,也下定了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的决心。

得到上头的支持,杨广接下来就发展自己的同谋以求加大谋位的胜算。

张衡、宇文述是他平素最为亲近之人,三人也经常一起谋划构陷太子的策略,此时太子与杨广之间的争储之战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宇文述思虑过后,觉得还得发展下线,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于是这家伙效仿三国董卓送宝马赤兔于吕布,利用珠宝拉拢了朝中的杨约、杨素。一来二去,这些人在皇帝面前煽风点火,皇帝更加坚定了废太子的决心。

除此之外,杨广还打入了太子内部,贿赂了东宫宠臣姬威,令他暗中伺察太子的一切动静。这样一来,朝城内外,皆是异口同声诽谤太子之声。废太子之事,俨然已成定局。

开皇二十年,也就是公元600年,隋文帝回京,废太子。

同年,晋王杨广如愿以偿得以上位,被立为太子。

至于三子杨俊,在太子被废的5个月之前,便病死于秦王府;四子杨秀在杨广一伙人陷害谗言之下,被皇帝废为庶人;汉王杨谅在杨广称帝后起兵造反失败,后被幽禁而死。

杨坚可能到死都没有想到,一向厌恶奢侈的习惯会被儿子拿来利用,成为促进五子之争的一枚催化剂,而一个听老婆话的贤夫形象,也只不过是废太子,亡大隋的引子。

当他懊悔愤怒地喊出那句“独孤误我!”历史上另一个“成也萧何败萧何”的例子便再次诞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