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会山》报道,一名美国政府官员证实,白宫已通知国会及联合国秘书长,正式将美国从世卫组织中“撤出”。“退出”在7月6日开始生效。此消息已得到美国国会及联合国方面的证实。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罗伯特·梅嫩德斯证实:“国会收到通知,美国总统在全球大流行期间,正式将美国从世卫组织中撤出。”

当地时间7月7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也证实了美国政府的这个决定,并表示:“2020年7月6日,美国通知秘书长,作为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的保存人,美国从2021年7月6日起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为什么从2021年7月6日“算起”呢?因为,根据世卫组织的相关规定,成员国退出将给于一年的通知,并全额支付分摊的财政义务。也就是说,在缴清分摊费用后,美国将在2021年7月6日起与世界卫生组织“毫无瓜葛”。

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已成定局。所以,人们开始分析美国的下一步“动作”。有专家认为,在这一年时间里,美国很可能会做起“拆台”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直白的说就是:美国极有可能“拉一帮盟友”组建新的卫生体系。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蓬佩奥早已对此有表态。

美国是5月29日正式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的。理由是“世卫组织信息不透明,误导了美国及其他国家,导致疫情在美国和世界蔓延”。其实,早在美国宣布暂停对世卫组织的资金支持时,蓬佩奥已经流露出了美国将组建“新的卫生体系”的意思。

今年4月初,当美国开始将新冠疫情问题“甩锅”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时,蓬佩奥曾表示:“将重建一个服务于美国及美国盟友的‘新的卫生体系’。”显然,美国早有重组“新组织”之意。所以,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并非“无的放矢”。再者,重组“卫生体系”也不是美国的唯一目的。美国的真正意图是:“组建新体系的同时,拆解世界卫生组织。”那么,美国的“企图”能够得逞吗?

对于美国来说,如果重组新的卫生体系的话,资金和技术肯定不是问题。因为,美国的医疗技术及资源仍然引领着世界“潮流”。而从资金来说,仅美国的分摊比例及捐赠就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全部费用的20%。如果再加上美国的一些盟友的话,如果新组机构,资金显然不是问题。而如果美国的一些“有钱”盟友也跟着美国走的话,原来的世界卫生组织将面临极大的资金“空缺”。当然也会有助于美国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拆解”。

既然资金和技术不是问题,那么,美国重组“新的卫生体系”的难点在哪里呢?那就是“拉人”。也就是说,是否有国家愿意跟着美国“走”。目前为止,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美国盟友并没有流露出要和美国“共进退”的意图。不仅如此,德国等国还表示出了继续支持世卫组织的“意思”。因此,有观点认为,美国的意图将很难实现,美国将会为其“短视”行为付出逐渐被孤立的代价。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如果美国决心这样做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一些盟友则完全存在着“改变主意”的可能。那样的话,很有可能会引发“破窗效应”。

6月5日,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在接受CNN采访时曾指责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成为一个政治组织”。并表示巴西将考虑退出世界卫生组织。而据海外网援引CNN巴西频道7日的最新消息,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的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也就是说,博索纳罗已经成为新冠确诊病例。这样的话,肯定会使博索纳罗更添“恨意”。

截止7月7日,巴西的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达到1674655例,可以说是“直追美国”。可以想象,已经确诊的博索纳罗肯定会更加“恼怒”。而“恼羞成怒”的博索纳罗则极有可能会“追随”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因为,无论是从个性或行为方式上,博索纳罗都和川普极为相似,或者说都是一样的“疯狂”。而假如巴西也退出了世卫组织,那么,以巴西这个南美第一大国在南美洲地区的影响力,自然不乏“追随者”。所以说,这个“破窗效应”的突破口很可能就在巴西身上。

再来说说英国。尽管目前为止英国还没有追随美国“离开世卫”之意。但以英国和美国的关系,以及历史经验来分析,如果美国“决意”重组“新的卫生体系”的话,英国的“跟进”将是个大概率事件。姑且不论英国与美国的渊源关系,仅以二战后的“大事件”来说,冷战时期,英国是美国的第一助手,也是冷战的主要的推手之一。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以及撒切尔夫人与里根的“合作”足以对此“佐证”。而从近些年来美国发动的战争来看,英国更是美国的“第一追随者”。比如说,即便是被诟病最多的伊拉克战争,英国仍然直接参战了。由此可见,如果美国将“重组新的卫生体系”上升到战略博弈高度的话,可以想象,英国将依然会毫不犹豫的“跟随”。况且,从现实情况来分析,英国的国内情势同样有此诉求。

英国同样受到了疫情的冲击,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已经基本上控制疫情的情况下,英国的疫情状况仍然不乐观。截止7月8日,英国的确诊病例已经达到286349例,死亡44391例。因此,英国政府也受到了国内的诟病。反对派指责其抗疫不力,尤其是约翰逊曾试图搞过所谓的“群体免疫”,更是屡屡被提及和指责。所以,如果英国也“跟随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甩锅”之计。而以约翰逊在“脱欧”问题上的“釜底抽薪”式做法来看,亦不排除这个行事风格与特朗普有几分相似之处的“奇葩者”铤而走险的可能。所以,从对内对外两个角度来考量,如果美国决心“拆解”世界卫生组织,组建新的卫生体系的话,当不能排除英国会“跟进”的可能。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这五个国家又称“五眼联盟”,它们都是盎格鲁撒克逊系,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其次,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都还是英联邦成员,而英国则是英联邦的“象征”。再者,在这次疫情中,从澳大利亚“上蹿下跳”的表现来看,从加拿大在一些具体事件的立场来看,假如英国带头紧跟美国的话,毫无疑问,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然也会“跟进”。

日本和德国都还有美国驻军,尽管这两个国家都是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但是,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日本和德国都还没有与美国“分道扬镳”的实力。所以,如果美国真的要求它们离开世界卫生组织的话,这两个国家亦有不得不“紧跟”美国的可能。二战后,法国时常会“阶段性”的表现出“特立独行”的一面,但是,历史可以佐证,每当遇到重大战略博弈问题时,法国最终仍然会选择西方阵营。而一旦德国,日本和法国也“跟进”的话,肯定会有不少国家“效仿”。那样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大多数西方国家跟着美国“走”的现象。果真如此的话,世卫组织会陷入尴尬境地。

也有观点认为,如果11月份大选过后美国总统“易人”的话,美国仍然有重新加入世卫组织的可能。当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但是,如果川普继续连任的话,美国就很可能会采取极端措施。从川普连续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及世卫组织来看,显然,川普可能会带领美国“走”得更远。

大家都能感受到,世界正处于世界格局大变化的关键时期,而如果美国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失败的话,那也就意味着美国将失去目前的国际地位,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美国将自此衰落,而且是不可逆转的衰落。而以美国的“心气”,自然不会甘心就此“沉沦”。所以,当美国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处于劣势的话,美国极有可能会采取“釜底抽薪”的方式。那就是,美国不仅仅会继续退群,而且极有可能会“拆解”所有国际组织。而拆解国际组织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组建新机构”,彻底放弃二战后形成的目前这个世界治理体系。而美国如果决心这样做的话,最“合适”的突破口当属重组“新的卫生体系”。

为什么会将“重组卫生体系”视为突破口呢?因为,美国虽然也退出了人权理事会和教科文组织,但显然,如果美国重组这些组织的话,没有合适的借口,不仅理由不充分,而且没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而重组“卫生体系”则不然。一来这次疫情对整个世界都造成了巨大伤害,如果美国以世卫组织“未能尽到责任”为甩锅理由的话,很可能会得到一些同样需要“甩锅”的国家政府的支持。因为,疫情在它们各自国家的“泛滥”,多多少少都与其政府有关。所以,为了它们各自的支持率及政权,它们极有可能就跟着美国走了!

其次,从这次疫情中,也看出了另一个端倪,那就是有些国家民众所表现出的自私倾向。即便是欧洲,也都有着“各扫门前雪”的事例。这样的现象,就会使一些相对富裕国家的民众产生不愿再和发展中国家掺和在一起的想法。那样的话,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也就有了退出世卫组织的所谓“民意”。这些国家的政府也就有了“筹码”来紧跟美国了。

再者,世界卫生及医疗事业毕竟与民生问题“相联”,“做好”这件事毕竟有利于美国价值观的推行。所以,假如美国决心“铤而走险”的话,极有可能会首先在世界卫生组织这个问题上“动手”。而美国一旦在世界卫生组织这个问题上“侥幸”成功的话,无疑会使美国增加信心,也会使美国下定“拆解”其他国际组织的决心,进而达到美国重建世界新体系,维持其继续“称霸世界”的野心和目的。至于美国是否会这样做,只能是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