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时三年时间筹备、拍摄和制作,讲述凉山教育脱贫故事,展示凉山本土文化,致敬为凉山民族教育奉献青春的教育工作者的凉山本土故事片《生命底色》(原名《蝴蝶山下我的大凉山》),通过了四川省电影局电影审查委员会专家审查,即将送国家电影局领取影片龙标。

《生命底色》(原名《蝴蝶山下我的大凉山》)由西昌市紫蝴蝶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凉山鲲鹏教育培训学校投拍出品,该片讲述了刚刚大学毕业的彝族姑娘尚玉,放弃了城市里的优越条件,来到了大凉山蝴蝶山下的月亮湾中学当上了一名乡村教师,为了爱情,为了梦想,为了人生,主人翁尚玉在大凉山的青山绿水中,演绎了一场场充满磨难的爱情故事。

“故事情节设置合理,较好的阐释了‘扶贫先扶志’的鲜明主题,展现了支教乡村教师的伟大奉献精神,具有一定教育引导意义。同意送审国家电影局”,记者在四川省电影局电影审查决定书审查意见栏上看到这样一个评语。

《生命底色》(原名《蝴蝶山下我的大凉山》)根据凉山知名作家商小燕的长篇小说《紫蝴蝶》改变,编剧和导演也是商小燕本人,成本预算超过800万元,主要演员都是凉山本土演员担纲,片种为国产片,宽荧幕,时长一个多小时。

“生命的底色永远不是贫穷和苦难而是希望和梦想。请牢牢握住你手中的笔为自己描绘出七彩人生!”《生命底色》的片中台词,很好阐释了教育在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性和对全社会的引领作用。

“送审国家电影局后,如果通过,拿到龙标,这个电影就会很快与观众见面了。”7月7日下午,《生命底色》在西昌举行了小型的送审样片观影会,导演商小燕在观影结束后说,这个电影本身的原始故事发生地就在凉山,演绎的也是凉山的教育脱贫故事,希望得到全国观众的喜欢,也希望通过这个电影能够唤醒更多的人重视教育,重视知识文化的普及,更加热爱祖国,感党恩,跟党走,共同奔向小康路。(文 /图 记者 米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