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卡内基的洒脱

大部分人都在奋斗,但大部分人却越来越忘记了幸福。即使有人曾富贵如云,却依然只是被生活驱使,难得洒脱。

驰骋世界的商业巨子中,很少有人比卡内基更懂得生活的内涵。他前半生负重前行,机关算尽,后半生却岁月静好,诗和远方,拿得起放得下都是智慧。

1900年,美国最会赚钱的是JP·摩根费尽心机地策划,又不惜重金出手,竟然做成了惊天收购,以相当于今天4000以美元的巨资,吃下了卡内基的钢铁世界。

全世界都被这一条消息轰动,甚至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也被抢去了风头。

看上去,JP·摩根似乎赢得了胜利,但事实上,卡内基却成为了真正快乐者。这次高价出手,让他竟然完成心心念念的梦想,逆袭洛克菲勒成为了美国新首富。

而更重要的是,当后来洛克菲勒和JP·摩根还深陷商海难以自拔时,卡内基却得到解脱,开启了他周游世界的潇洒人生。

02.往事!

1898年,超速发展的美国终于开始了称霸,他们和西班牙发生的大战,为无数华尔街的商人创造了机会。

商业嗅觉异常敏锐的JP·摩根认为,很多行业必将因此利润大爆发,而钢铁则将是其中的王道。

然而,这个王道的机会却似乎属于他的老朋友卡内基,和他自己搭不上太多关系。

几十年来,摩根依靠无上的商业能力,抢占了无数先机。从铁路到电力,他几乎控制着美国最赚钱的行业。但仍然有洛克菲勒和卡内基控制的石油和钢铁,让他无能为力。

但事实上,早在卡内基几十年前建造第一座横跨密西西比河的钢架大桥时,JP·摩根就帮助他度过难关。

1867年,异想天开的卡内基发誓要造成圣路易斯大桥时,全美国都在嘲笑他,人们说,造这座桥要花700万美元,用时要700万年。

后来卡内基终于超出了预算花光了钱,不得不停工的他,开始游说全美国,而最终是眼光独到的JP·摩根出手相助,才避免了桥梁烂尾的尴尬。

1872年,在摩根的资金帮助下,卡内基又建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第一家钢铁公司。那一年,摩根35岁,卡内基37岁。

03.大佬联盟影响美国

牛人之间不是最好的对手,就是最佳的朋友,JP·摩根和卡内基的第二次深度合作,则是1896年的总统大选。

代表底层的候选人布莱恩宣称要改变美国的玩法,惩治大垄断者,给普通人更多机会,并且点名要把洛克菲勒、JP·摩根和卡内基都送去吃牢饭。

于是,为了不让理想主义的布莱恩当选,他们两个和洛克菲勒坐到一起,全力帮助布莱恩的竞争对手。

代表他们利益的麦金莱最终成为新总统,步入暮年的三大传奇商人,共同赢得了不吃牢饭的机会。这一年,卡内基61岁,JP·摩根59岁,洛克菲勒57岁。

三个人的联盟也随着大选结束瓦解。麦金莱时期,美国继续延续以前的玩法,洛克菲勒继续不要面子地垄断石油,JP·摩根继续不惜代价地投资,然而卡内基,却有了新的想法。

04.三观决定行为方式

世界观决定着人的境界,价值观决定着人的选择。

和心里只有钱的洛克菲勒不一样,卡内基对世界有着更加善良的理解。在暮年来临时,他开始逐渐厌倦了和钱打交道的生活。

他开始更加关注公益,成百上千座以卡内基命名的图书馆、音乐厅、学院从地上长了出来,与此同时,他逐渐开始更多地打高尔夫球,听交响乐,参加朋友聚会。

而摩根则继续大手笔地给各国放债,继续通过投资控制美国的各个行业,而看准钢铁行业趋势的他,也关注到了卡内基身上发生的变化。

事实上,和洛克菲勒和卡内基相比,JP·摩根一生做的事情就是投资,而让他投资百战百胜的能力之一,就是能看准人。

无论是之前投资爱迪生,还是资助卡内基,或者是后来冒险给法国放贷,他都是在综合衡量了合作者的三观后才出手,几十年来,他从来没有失手。

而这一次,他要再次押注卡内基!

05.施瓦布进入摩根视野

有大成就者必有大手笔,有大手笔者必有大手段,在准备和卡内基谈判之前,摩根已经开始整合一些产业。

一批中小型钢铁公司被收购,合并成了联邦钢铁公司,但这只能是前奏。

控制美国的钢材产业,摩根最终还是要对他的老朋友发起总攻。但精明过人的他还知道,在厌倦商业生活的同时,卡内基对自己半生的产业也一定有着精神依赖。

因此,情商高出常人的摩根,必须要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劝说卡内基放下执念才能实现收购。于是,年轻的强人查尔斯·施瓦布,进入了他的视野。

作为卡内基的得力助手,施瓦布在25岁时就成为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经理。精明强干的他,协助卡内基让钢铁公司的利润,在十年内每年都翻一倍。

而与此同时,施瓦布和摩根也有着不错的关系。

06.旁敲侧击更有效

JP·摩根一直相信,在复杂的问题面前,旁敲侧击往往比直来直去更加有效。所以,从卡内基身边的施瓦布入手,不会让事情尴尬和突兀。

而带着收购计划最终找到了施瓦布时,JP·摩根承诺,新的企业可以由他来担任总裁。摩根让施瓦布去试探卡内基态度,同时也告诉他,老朋友卡内基只要愿意出手,开出任何价钱他都接受。

于是,同样精明的施瓦布开始了运作事情,他则从和卡内基夫人交往开始,了解到了自己老板心情最佳的时间,然后和卡内基进行了一场愉快的高尔夫球赛。

查尔斯·施瓦布如愿输掉了比赛,在和卡内基共进晚餐中,无意中提到了JP·摩根想收购自己公司的传言,然后开玩笑地想自己老板询问价钱。

卡内基开始认真对待这一个问题,多年来,他知道施瓦布并不是随意的人。

经过了一夜的思考,卡内基用钱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数字,交给了查尔斯·施瓦布,超过了老对手洛克菲勒的所有财富的总和!

07.心有灵犀一点通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事实上,在摩根想收购老朋友企业的同时,卡内基也正在为让谁来继承自己的钢铁帝国纠结。而从查尔斯·施瓦布的笑谈中,他看出了JP·摩根的诚意。

但当老朋友最终带着支票到来时,卡内基还是觉得不可思议。JP·摩根豪爽地全部接受了他的价格:4.8亿美元。

而当时美国联邦政府每年的开支,也只有3.5亿美元。卡内基说话算数,再也没有办法拒绝。

于是,美国历史上最惊天的一笔交易,在几个高手的谈笑间完成,大家从中各取所需。

08.

卡内基一生奋斗,一心要超越洛克菲勒的财富地位,但最终让他实现目的的,竟然是冤大头JP·摩根不惜代价的收购。

而JP·摩根,则随后整合了美国钢铁产业,搞出了人类历史上首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

而施瓦布,如愿当上了总裁,但两年之后他还是和摩根分道扬镳,成立了伯利恒钢铁公司,成为了美国钢铁公司的劲敌。

而卡内基,虽然后来曾经因为卖掉公司有一些失落,但却有了周游世界和书写自传的潇洒生活。

看尽了人世繁华的卡内基后来在自传中说:我们大多数人不是为昨天懊恼,就是为了明天担忧,偏偏不肯好好把握今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