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5G和AI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教育已成爲黨和國家的重要教育發展戰略。《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發揮網絡教育和人工智能優勢,創新教育和學習方式,加快發展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發展“互聯網+教育”。我國網絡用戶中半數以上是青少年,2019年未成年網民達到1.75億。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青少年在線教育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較2018年底增長110.2%,佔網民整體的46.8%,89.6%的未成年網民使用互聯網進行學習。

在諸多網絡應用中,短視頻具有製作門檻低、短小精悍、個性化表達、場景化、社交屬性強等特點,符合網生代青少年的消費習慣,成爲青少年使用最普遍的網絡應用之一。據Quest Mobile報告,2019年短視頻用戶規模已超8.2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未成年網民在互聯網上經常收看短視頻的比例達到 46.2%。

何爲“短視頻+青少年教育”

短視頻+青少年教育起源於2015年美國的可汗學院,該學院通過深入淺出的視頻講授學科知識,覆蓋200多個國家。Ted短視頻也成爲觀念和知識分享的重要平臺。隨着青少年在線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長,在線教育市場潛力巨大。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3200億元。我國網絡平臺紛紛開始在教育領域佈局。抖音率先對部分知識科普類賬號開發5分鐘長視頻權限,聯合中科院等單位推出了“DOU知計劃”短視頻科普知識比賽,聯合中國教育電視臺等推出“青椒計劃”。好未來、VIPKID、新東方等教育機構也先後進駐短視頻平臺。2019年底,快手的短視頻教育類視頻就達到2億,日均播放總量超過22億次。著名的二次元聚集地B站由於聚集了大量學生用戶和教育類Up主被網友稱爲“全國最大學習網站”。

短視頻+青少年教育契合了國家教育戰略、青少年用戶需求以及短視頻產業的發展趨勢,其積極影響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短視頻是課堂教育的有益延伸和補充

我國傳統的課堂教育,大多以應試教育爲導向,以教師爲中心,以單向傳輸知識爲目的,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被動學習,往往是“考前突擊,考後就忘”,學習效果不佳。而短視頻以學生爲中心,通過對知識的提純、生動形象的場景設置、幽默風趣的“段子”輸出,增強了師生互動,提升了學習效果。四川廣元中學化學教師向波開設的“萬物皆化學”抖音號深入淺出講解化學知識,收穫了3500多萬贊和600多萬粉絲。獲得金話筒獎的於霞老師教孩子們如何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被衆多語文老師推薦給學生。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在B站講法考的視頻僅用了2天就漲粉百萬。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戴建業趣味講解古詩詞,普及了中華詩詞文化。課堂教育和短視頻教育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鞏固知識體系,期待更多與現行課程大綱相配套的優質短視頻內容的生產。

其次,短視頻有助於推進素質教育

我國提出要構建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教育體系。除了智育之外,更要強化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中國好鄰居用被子接住墜樓的孩童,陌生阿姨在“半馬”比賽中陪跑輪椅女孩等短視頻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於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團中央權益部發布的《我會保護我自己》系列動畫短視頻,普及了安全知識。短視頻涵蓋了音樂、舞蹈、影視、建築、書法、戲曲、雕塑、繪畫內容等藝術門類,是開展藝術教育的優質平臺。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我要笑出國粹範、中國詩詞大會、我在故宮修文物等優質活動和節目通過短視頻的傳播,引發了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關注。每日賽事集錦、幕後花絮和賽事新聞,吸引了青少年關心體育賽事,疫情中湧現的大量健身短視頻可以進行體育教學。通過短視頻進行家政、食育、手工等技能培訓,可以落實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

再次,短視頻有助於消除知識鴻溝,促進教育公平

受教育權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我國目前存在教育資源分佈不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嚴重不足的問題。而短視頻覆蓋人羣廣,在農村和三四線城市用戶中有較大市場佔有率。通過短視頻進行知識傳播,大大降低了知識獲取的門檻,有助於消除知識鴻溝,減少教育的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校際差距,實現知識普惠,保障受教育權得到切實有效的實現。

紮實做好“短視頻+青少年教育”的協同治理

短視頻+青少年教育大有可爲,應當得到充分重視和發展。當然,現階段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政府、視頻平臺、學校、家長等各方主體協同治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短視頻優質教育內容供給不足

短視頻+青少年教育還處於探索起步階段,優質內容的供給數量和質量還無法滿足青少年的需求。青少年因其身心發展特點,容易受一些色情、暴力等違法和不良信息所影響。爲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短視頻平臺應當切實履行平臺責任,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和人工審覈團隊對用戶上傳視頻進行審覈,過濾違法和不良信息。家長也應盡到監護職責,通過青少年模式的設置,過濾少兒不宜的信息。2019年1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範》和《網絡短視頻內容審覈標準細則》,是網絡短視頻行業應當遵守的自律規範。今年3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審議通過《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要求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應當建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機制,加強對信息內容的管理。另一方面,短視頻平臺應當積極通過資金資助、流量支持、收益分成等方式扶持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機構,激勵他們生產出更多符合青少年需求的教育內容,精準推送給目標用戶,並同學校緊密合作,讓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有機結合。

第二,短視頻教育內容“碎片化”

單個短視頻由於時間有限,難以承載大容量的內容,難免存在碎片化的問題,不容易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應當鼓勵知識傳播者將體系化的知識分解成系列短視頻進行傳播,同時,通過短視頻的合集功能,方便用戶快捷、連續觀看,利用碎片化時間,系統獲取信息和學習知識。此外,應當把短視頻和長視頻或者線下教育、閱讀、活動有機融合,用短視頻激發興趣點,鼓勵青少年進行系統學習。

第三,防止青少年沉迷短視頻

短視頻題材內容豐富,滿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且能夠依據人工智能算法針對用戶興趣偏好定製推送內容,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較差,極易沉迷。2019年3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主要短視頻平臺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完成 53家主要網絡直播和視頻平臺的覆蓋,可以控制用戶使用時段、時長及服務功能。家長應當充分利用這一系統,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短視頻的時長。更爲重要的是,家庭、學校、社會應當共同努力,爲青少年創造更爲豐富的現實生活,多陪伴青少年,多鼓勵他們參加戶外文體活動和社交活動,幫助其形成科學合理的用網習慣。

在內容爲王的時代,教育逐漸成爲短視頻的重要內容之一,短視頻+教育將成爲青少年教育的主流標配,全社會應當順應趨勢、協同配合,通過法律、技術、制度讓短視頻長效地發揮對青少年教育的正面引導作用。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鄭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