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預計下半年M2和社會融資規模將保持平穩增長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7月10日,央行發佈的金融數據顯示,6月,M2同比增長11.1%,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新增人民幣貸款1.81萬億元,同比多增1474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3.4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099億元。

就此,7月10日下午,《中國經營報》參加了央行舉行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積極應對疫情變化帶來的新挑戰,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持續優化信貸結構,完善結構化貨幣政策工具體系,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加大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總體看,當前流動性合理充裕,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高於去年。”

首先在新增貸款上,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分部門看,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77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82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86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969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2775億元。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81萬億元,同比多增1474億元。

阮健弘解釋說,從貸款的結構上來看,人民幣貸款絕大部分都投向了實體經濟,企事業單位的貸款增長是8.77萬億,佔各項貸款新增量的72.6%。從期限上來看,短期貸款同比多增1.36萬億元,爲企業提供了必要的流動性支持,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1.37萬億元,這是非常有利於支持企業的復工和復產。

她還表示,上半年企業貸款增加比較多,這是實體企業的資金需求增加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次,在社會融資規模方上,央行數據顯示,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3.4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099億元。2020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20.8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2萬億元。可見,上半年社會融資增量明顯高於去年同期。

就此現象,阮健弘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上半年爲了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新挑戰,金融體系持續加大對疫情防控和對實體經濟支持的資金力度。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量明顯高於去年同期。從融資的結構上比較突出的特點:一是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增強。上半年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新增量是12.33萬億元,這是歷史上最高的水平。這個水平比去年同期多增了2.31萬億元。二是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提供的債券、股票等直接融資的支持幅度大幅度增長,佔比也明顯上升,這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三是金融體系積極配合財政政策發力,國債和地方政府的專項債融資力度比較大。

數據顯示,上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的淨融資是2.2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03萬億元。國債的淨融資是9880億元,比去年同期多5729億元,尤其是6月份特別國債的發行,當月的國債淨融資4392萬億,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

展望未來,阮健弘表示,下半年金融系統將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加大對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支持,預計M2和社會融資規模將保持平穩增長。

此外,對於市場所關注的隨着中國經濟已經逐步走回正軌,央行貨幣政策是不是已經開始退出應對危機的模式轉爲更爲正常化的模式?

就此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在新聞發佈會上解釋說,第一,我國的貨幣政策和歐美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有比較明顯的區別。我們國家雖然遭受疫情嚴重的衝擊,金融市場也出現一些波動,但是整體的經濟運轉和金融市場的運轉是正常的,沒有出現恐慌與市場失靈這種情況。所以我國是一個正常的貨幣政策,這個和歐美市場特別是美國今年3月份發生的情況不同。美國3月份發生了嚴重的市場問題,它原先流通最好的國債市場都出現了問題,使得央行必須用非常規的手段來介入市場。

第二,今年疫情以來我國貨幣政策有兩個主線:第一個主線是正常的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通過總量、價格、結構工具來提供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使貨幣信貸能夠爲經濟復甦提供足夠的支持。第二個主線是針對疫情出臺的一些特殊的、階段性的貨幣政策工具。比如說,今年2月份出臺的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目的是在當時保障醫療產品的生產和重要生活物資的供應。再比如,在春節後開市前兩天投放了1.7萬億元的流動性,這個投放和以往相比是超常投放。當時投放的時候是爲了保證春節後開市市場正常的運轉。這些措施都是針對疫情的特殊情況和不同的特點設計,本身是一個臨時性的政策措施,它們都是針對不同時點需要來設定的。當政策設定的情形不再適用的時候就自動退出了。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