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央視新聞的《新聞1+1》中,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繼續分析疫情。

高風險地區降級後會考慮調整響應級別

吳尊友介紹,疫情過去4天沒有新的確診病例,說明疫情已經控制。疫情防控響應級別何時調整要看高風險等級地區是否有變化。目前北京有1個高風險地區。高風險地區降級到中風險以後,纔有可能對響應級別進行調整。觀察過去一段時間的疫情情況來看,估計未來一週高風險地區有可能會調整爲中風險,調整後在短時間內有可能會考慮響應級別的調整,估計在一週到10天左右。

北京出現零星病例可能性較小

未來是否可能出現零星病例?吳尊友認爲,這是有可能的。個別的零星病例不代表疫情沒有控制,不代表疫情反彈。會有些密切接觸者,調查中遺漏的,症狀不典型的,有可能出現零星病例。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從目前北京的防控形勢來看,即使有的話,性質就是疫情結束前的零星病例。它與疫情初期的新增病例完全不同,即使有零星的,也沒有特別的意義。清零前發現的病例基本都在管控中,不會對社會造成威脅。

正對早期病例進行補充流調,回答兩個問題

吳尊友介紹,查找病毒來源難度很大。北京時隔56天突然發生疫情,這說明病毒一定是外面帶進來的。但是要查清楚毒源,還是很有難度。兩個方面開始做工作,一個是帶到新發地市場的物品,一個是人。從人的角度,已經做了大量線索調查和排查,越來越多線索被排除,還有一些新的線索還在進行中。比方說,對早期病例的補充調查正在落實。前期的流行病學調查,查上家、追下家,阻斷傳播。補充的調查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同樣從事營業工作,有些人感染,有些人沒有感染,有些顧客感染,有些顧客沒有感染,具體原因是什麼。第二,到底是人還是物品把病毒帶進去。早期發病的從業人員、早期的顧客中提供的線索能否提供新的思路,開展調查。

吳尊友點贊北京防控:全球榜樣

吳尊友介紹,北京的應對爲中國其他地方和全球提供了非常好的榜樣。我們在思考,北京的應對時間還有沒有可能再進一步縮短。通過分析發現,已經幾乎不能再縮短了。每個環節非常緊湊,幾乎沒有任何耽誤。第一時間發現病例,第一時間採取措施,沒有讓病毒在更大範圍擴散。最重要的是早期病人就診,引起醫療系統的關注。

他表示,應該感謝這次疫情第一位就診的病例“西城大爺”。如果病人感染髮病,不去就醫,就會在家庭、社區造成擴散,因此病人的意識,主動報告,非常重要。第二,北京的衛生疾控部門響應很快,很快鎖定了新發地市場,主動檢測,及早發現。第三,一系列組合拳,一環扣一環,每一項措施精準到位。

北京疫情給防疫工作有兩個提醒

吳尊友介紹,北京這次疫情給我們提了醒。第一,原來以爲呼吸道傳染病在秋末冬初、冬末春初,或者季節轉換的時候發生。這次北京疫情發生在夏天,與傳統認識有明顯不同。第二,原來以爲“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重點放在輸入病例。北京疫情從另外一個角度提醒,原來沒有考慮到在市場又出現了疫情。

不應對北京人進行限制

從聯防聯控來看,不應該對北京的人進行限制,沒有必要隔離,也沒有必要採取其他限制措施,像其他30個省市區一樣。

哈薩克斯坦疫情是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大

吳尊友介紹,從報告統計數字來看,從流行病學考慮哈薩克斯坦疫情應該是新冠肺炎可能性比較大。第一,新的呼吸道傳染病發生在夏季的可能性比較小。即使是新冠肺炎,最早發生在冬季。非典也是最早發生在冬季,還包括流感、禽流感。第二,從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情況來看,哈薩克斯坦也是受影響很大的國家,病人數和死亡數對本國影響很大。第三,從病死率來看,也在新冠肺炎範疇內,同時考慮到他的醫療能力和檢驗檢測能力。我個人認爲,是新冠肺炎可能性更大。他提到,也不排除病人增多,包括感冒病人,使得醫療資源、診斷能力跟不上,不能及時給予診斷。

病毒的主要結構沒有發生變化

吳尊友提到,全球每個月都對新冠病毒進行監測。病毒的主要結構沒有發生變化,對疫苗研究是好消息。病毒有很小的氨基酸的變化,這些變化不足以改變病毒結構。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李如意

編輯 謝永利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