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蓝盈莹可谓风光无两。

这位乘风的小姐姐掀起了宝藏女孩的狂潮,从一个小丫鬟蜕变成了现在的大女主,占据C位,实力担当。

在《乘风姐姐》里第一次才艺PK,就一举夺下第一名。候场室的多位姐姐看到她的表演,惊呼:太稳了!

她在参加《演员的诞生》时,默默无闻的蓝盈莹凭借《最爱》片段,让几位评委老师眼前一亮,当即得到章子怡宋丹丹的大力赞叹。

那次,她夺得总决赛亚军,并获得“新锐演员的诞生”

当年在《甄嬛传》中那个小丫头,怎么变得那么厉害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她是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的舞台上走出来的。

知乎上有人问:北京人艺究竟有多牛逼?

有人回答:北京人艺是演技的保证。

而且北京人艺是话剧舞台,话剧和电视剧的区别是什么?

话剧是花三个月排练,只为台上呈现一个多小时;而电视剧也同样拍三个月,却呈现三十多集。

话剧表演没有NG,一气呵成,这里面蕴含强大的台词记忆功力和舞台呈现力。没演技绝对不让你上台面。

而电视剧可以无限NG,拍到哪里,台词记到哪里,甚至有的台词都不背!你可以没有演技,有颜值有流量就行。

蓝盈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千锤百炼中走出来的,你说她能不牛么?

最近这几年,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一个词“教科书式的表演”。

我想在人艺磨练过的这些演员,都可以称为教科书式的表演。

大家喜欢称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叫“戏骨”

今天就给大家来介绍三位来自人艺的老戏骨。

“达康书记”的追梦之路

“我要感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培养了我,没有北京人们艺术剧院就没有我。”

这是吴刚在获得“金鸡奖最佳男演员”时发表的获奖感言,那一年他46岁。

吴刚,这个名字如果你不知道,那前几年火爆了的“达康书记”,你一定知道;如果还不够,那去年超火电视剧《庆余年》里,被论为诸国噩梦的陈萍萍,想必你一定知道了。

这两个角色的扮演者都是吴刚。

很多人得知吴刚从达康书记开始。可是大家并不知道的是:吴刚在此之前已经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后面简称人艺)的舞台上,整整演了32年的话剧。

人艺是吴刚梦开始的地方。

童星的吴刚从小就有一个演员梦。在中学时,每次骑车经过人艺门口,总要停下来看看门口的海报,从那时起,他就在想:如果有一天,自己能站在人艺的舞台上,那该有多荣幸。

然而追梦的路充满坎坷,他在报考中央戏剧学院时三试没有通过。

这丝毫没影响他继续追梦,那会每天骑着自行车去八一湖练嗓子,后来报考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艺。

这次很幸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几千人中,只选一名男播音员,于是把橄榄枝抛给了吴刚。随之而来的还有北京人艺的录取通知书。

面对两份通知书,吴刚决绝的选择了后者。能成为人艺的一员,是他毕生的梦想。

于是,他就成为北京人艺85班的学员,这个班大咖云集,同班同学有:冯远征,丁志诚,王刚,高冬平……后来他们五个被人称为:人艺五虎。

入学第一天,老师林连昆就告诉他们:这是个清贫的地方,挣不了钱,你们要把所有的东西放在舞台上。要想挣钱,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你们可以离开这里。

吴刚当然选择了留下,心里已经笃定要把话剧当作成终身事业。

毕业之后,全优成绩毕业的吴刚,成为北京人艺的正式演员。之后连续6年,他就再也没离开过。

梦从此开启了……

每天的工作就是基本上跟前辈们一起演戏,第一个戏是在《蔡文姬》里跑龙套。站在后面的他看到前面前辈们演戏的功力,他叹为观止,并对自己和同学说可要跟前辈们好好学。

之后他又演了《北京人》《雷雨》《日出》等,还有《天下第一楼》。

但是最让他感到深刻的剧目是《哗变》:

《哗变》是世界上最顶级的戏剧之一,这部剧在舞台上厮杀的非常厉害,并且是那种不见血的厮杀。吴刚坐在观众席上看完演出之后,他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觉得自己作为人艺的演员真是无比光荣。

在《哗变》第一轮演出时,饰演格林渥的任宝贤老师嗓子失声了,剧院说换吴刚来演,这可把吴刚激动坏了。

他排了一个星期,台词全部背熟,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吴刚不敢问,也不敢说。直到有一天偶遇老师,就上前问道:老师,您嗓子……

本来盼着对方说演不了了,结果老师说:过两天就好了。吴刚心想这下没戏了。

不过他贼心不死,老天爷总是垂青这样的人。又有人出现了状况,正好他比较熟,于是这次就真的登台了。

不过没有演成格林渥是他很大的遗憾。因为这个角色在吴刚心中是男一号,并且全程只有这个角色是走动的。他可以调动所有人,节奏都是他来掌控,并且台词量巨大。

不管从哪个方面说,这都对演员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在重拍《哗变》时弥补了。

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吴刚对人艺深表感激。

在此之间,有电视剧请他,由于对话剧的热爱和责任,他选择了推掉。即使他非常羡慕当时小有名气的同学们。

之后在话剧界磨练了十几年,他终于有了走出去的底气。

2000年通过《堆积情感》正式出道,之后影视作品越来越多。

这些作品中每一个角色都让他得到肯定,直到17年《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让他家喻户晓。

他的成名离不开人艺,就像他说的:在人艺,我见过真正的艺术家是什么样子,他们对做人做事是什么态度,能够遇见这些老师,当真是一生的荣幸。

跟吴刚同一时间进入人艺的,还有和他并称“人艺五虎”中的冯远征。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变态者

中国第一部家庭暴力题材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播出后火了。而剧中饰演安嘉和的冯远征也火了。

与众不同的是:别人火了,万人追捧;冯远征火了,万人唾骂。

因为他演的角色太深入人心,以至于安嘉和在那段时间成为了很多儿童的阴影。

谁家孩子不听话,妈妈就会说:再不听话,安嘉和就来了!于是孩子安静了。

冯远征因此受了不少冷眼,他去超市,孩子看见他吓得撒丫子就跑;老太太看见他忍不住直接说:你别打你媳妇儿了啊!再打我们就报警!

朋友跟他电话:别让我看到你,看见我就想打你!

每年国家对于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规定中,会严明家暴不适用,图片附上安嘉和的照片。然后冯远征转发了下这篇微博。网友们看到都乐不可支地调侃道:辛苦冯老师了,永远和家暴牵扯在一起了……

人们对他的印象似乎已经定性,之后冯远征在出演其他电视剧后,不是娘娘腔就是有些变态的角色,于是被人们称为“变态专业户”

这样的定义也充分说明了他塑造角色的成功,就连饰演《非诚勿扰》里的娘娘腔建国时,时尚芭莎的总编苏芒直呼:这太像我们圈子里的人了!

这么精湛的演技当然也是来自于北京人艺的千锤百炼。

一次,身为拉链厂工人的冯远征,去看话剧。剧目是由王姬和梁冠华参演的《小巷深深》。当时冯远征就想:王姬和自己同岁,她能站在人艺舞台上,总有一天自己也要做到。

那一年他20岁,回去就辞掉了拉链厂的工作,立志要成为一名演员。

之后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怎料名落孙山。不过幸运的是有导演看上他找他拍戏,在拍戏途中,收到哥哥的短信:北京人艺招生,4月19日最后一天报名结束。

冯远征一看,眼睛亮了。

一年后,他顺利考进了北京人艺。

由于长相原因,男一号始终离他很远,大部分都是跑龙套,这一跑就是十年。

当时冯远征学习了格洛托夫斯基流派的课程,这个课程讲究开发演员的表演天赋和潜质。在课程中,老师梅尔辛看中了他的表演天赋,三番五次一片诚心邀请他去德国。

之后,冯远征去德国深造了6年。

因为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学业没结束就回国了。之后继续在影视剧和话剧上摸爬滚打。

直到熬了多年,他接到了一部让他火爆了的电视剧,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之后他接剧本慎之又慎,没有超越安嘉和的剧本,他宁可不接!并且绝大剧本因为他没上,就直接不拍了。

不为名,不为利,就只为做一个演员的道德和敬畏。

到现在,他在荧屏上活跃的并不多,大多的精力依旧在话剧舞台上。

话剧界的最高奖项:梅花奖和文华奖,他都拿到过。

就像他说的:你花两个月的时间排一两个小时的戏,和你花两个月时间拍一部30集的电视剧,那是不一样的。

他出演的话剧数不胜数:《天下第一楼》《北京人》《古玩》《知己》,《公民》《风雪夜归人》《司马迁》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其中15年的《风雪夜归人》获得极高好评,演出近三个小时,无论身段唱腔,还是台词神情都堪称绝代风华。

冯远征还凭此剧获得:第四届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最佳男主角奖。

还有他自导自演的《杜甫》,也受到极高的好评,可以说部部剧堪称经典。

在今年6.12的人艺建院68周年纪念演出直播时,冯远征作为主持人兼演员登场。

随着红色帷幕得拉开,冯远征缓缓走出,一句:久违了,让多少网友留言:激动落泪了……

他说喜欢在话剧舞台上“广阔天空任我飞”的感觉。很多次在舞台独白他都是泪流满面,很多人说离那么远,观众看不到眼泪。可冯远征说不是那样,只要你流泪,观众一定可以感受得到那种力量的存在。

在人艺,话剧将是他毕生敬拜和追求的事业。

一段视频,让他再度被人热议

还有一个人,跟冯远征和吴刚一样出自北京人艺,只不过这个人的从艺之路比他们俩顺遂很多。

这人就是何冰。

何冰是谁?往远了说是电视剧《大宋提刑官》里面的宋慈。

往近了说是短视频《后浪》的旁白代言人。

何冰比冯远征和吴刚都幸运,他很顺利的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他的同班同学有徐帆,陈小艺,胡军等。毕业之后他们几个都被分到了人艺。

从此何冰的演戏生涯开始了。

在人艺,年轻演员要演正式的角色,起码需要五六年的龙套沉淀,入选条件非常严苛。

进了人艺,他没事就去看演出,曾经连续八天重复看《天下第一楼》,去学习前辈的经验。然后继续跑龙套。

本拥有演员梦的何冰,就这样被安排跑龙套达4年之久。时间越久,何冰的心就越发慌,看着同班同学都步步高升,他开始产生了怨言:凭什么徐帆和陈小艺都能演重要角色,自己还要跑龙套,导演是不是看不起自己!

他到现在都忘不了第一次上台的感觉:台下黑乎乎,就像一个大黑窟窿,窟窿里一千个观众瞪着自己,全世界就只剩下脚下一块地儿是亮的。

他得话剧的最高奖项-梅花奖时,还闹了个笑话:

第一回得奖,何冰高兴坏了。可是他等了好几天,剧院也没通知什么时候去领奖,到了最后一天也没人通知他。

于是他按捺不住去找了院长请假,院长得知缘由眉头皱了一会,批给他一天假期。

过后他才知道这个奖在人艺太普通了,不会专门去领奖。

2011年的和陈道明一起主演的话剧《喜剧的忧伤》更是创下人艺60年纪录,一票难求。

话剧演出时,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演出进行时,一个观众抓住了一个小偷,那位观众报了警,然后和小偷手拉手继续看话剧,看到可乐的地方两人还一起哈哈笑,话剧结束,才让警察把小偷带走。

后来何冰知道了这件事,每次有人问他演话剧的价值,他都会把这个小故事搬出来。

而拥有如此殊荣的何冰却异常低调和谦卑。

跟何冰合作过的陶虹说:何冰的表演能力,远远高于他现在的荣誉。

金星也说:他是最有实力的男演员,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男演员。

何兵自己说: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反正我没有商业价值。

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为老戏骨的实力派演员,不追求浮华,就只想踏实的好好演戏。

像这样来自人艺的老戏骨还有很多,比如:濮存昕,徐帆,陈小艺,胡军,宋丹丹等,他们都记住了走进人艺的第一课:不为名利,只为表演艺术。

而他们也都做到了,艺术了得,人品了得,只争艺术,不争流量。

与其说他们是演员,不如说他们是表演艺术家更贴切。

很多人喜欢拿现在的流量小鲜肉来增加热度,会让很多人担心戏骨们是不是在逐步褪去。

细细想想,不足为虑。因为流量的产生大多是因为颜值,年过四十以后,想必再大的流量都会减少,甚至消失。

除非流量派能在颜值消逝前苦练自己的技能,成为实力派。

而真正的实力派,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演艺圈终究是大浪淘沙,浪淘尽,剩下的总会是闪闪发光的金子。

而金子般的实力派,才是我们真正愿意捧在心里的。

向所有纯粹的表演艺术家们致敬!向北京人艺致敬!

. END .

【文| 雨飞尘】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