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点击上方播放按钮

西方美术史二十四讲

法国新古典主义

18世纪欧洲盛行考古,许多知识分子专注于古典文化的研究。在绘画上流行一种对废墟的描写,仿佛在颓废的古代建筑前发思古之幽情,也寄托着对古代文化的渴幕与憧憬。

古典包含着古希腊的哲学、神话、悲剧与史诗,也包含着罗马时代的历史。这些元素成为法国大革命前后知识分子向往的主题。似乎是因为对巴洛克时代极度煽动官能的反动,启蒙运动更强调理性。

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相信,古典文化的优秀即在于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艺术家也致力于研究古典,走向考古学家们发掘的废墟,在现场做研究,丈量建筑的比例,了解雕像的黄金分割。

许多残破的古希腊罗马雕像被收藏研究,成为开明知识分子寻找新时代美学的起点。新古典主义的美学被提出了。

新古典并不等同于古典,是隔着历史遥远的距离,重新把古典元素拿到当代来使用,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时代意义。

建筑是新古典主义最早觉醒的一环。

《凯旋门》1806-1836年巴黎

早在大革命之前,已经有一些建筑师对巴洛克建筑过度繁复、过度装饰的风格产生了反感。经由对古代废墟的研究,他们认为古代的典雅优美在于简单的秩序和谐。

雅克路易大卫《荷拉斯兄弟之誓》

矗立在雅典城的帕提依神庙,残存的八根石柱的立面如此庄严。

建筑设计者发现“单纯”是“柱子”的美学力量。

他们尝试把“柱子”这一元素从巴洛克各种繁复的包装中独立出来。

他们以独立自主的柱式歌颂人的自我觉醒。

建筑的空间,建筑的形式,都被赋予了道德价值的内涵。大革命之后,卢浮宫一一度被民众占领破坏;很快地,革命政府宣布卢浮宫成立博物馆,使帝王的私人收藏成为全民共享的美学资产。

雅克路易大卫《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

罗贝尔被任命为卢浮宫改建的主要负责人。他研究古典建筑,也以新古典的方式思考卢浮宫的改建计划。卢浮宫成立了美术学校,供年青一代学习。大革命在政治上是切断的,在文化上却必须学习古典的延续。到了拿破仑执政时期,他本身是一-位对古典狂热的爱幕者,不遗余力领导专家学者研究古典,搜集古典,也不遗余力重新以古典的精神建造巴黎,带动了全面的新古典风尚。

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

拿破仑在规划整个巴黎时依据的新古典精神,至今仍体现在巴黎最重要的历史性建筑中一包括凯旋门的建造,忠烈祠(今马德莱娜教堂)的设计,甚至也包括他在1804年称帝时的服装、冠冕,乃至于日常生活的家具、摆饰。拿破仑是新古典主义真正的推动者,使新古典主义取代了巴洛克,成为全欧洲的新美学形式。

[西方美术史二十四讲]此栏目持续分享

生活、艺术、美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