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国际公共交通联会(UITP)的官方统计简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获唯一授权中文翻译并发表。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世界共有389个城市拥有有轨电车和轻轨(本文把两者统称为有轨电车)。本文将以数据的形式展示2015年以来各地区有轨电车的演变,以及截至2018年时有轨电车的发展现状。

有轨电车的复兴

进入21世纪以来,有轨电车在世界范围内呈快速发展的趋势,至少有108个城市在此期间内(重新)开通市内首条有轨电车线路,如图1所示。欧洲地区共开通运营60条新线,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领先地位,该数据不包括重新开通运营的既有线路或既有线路的延长线。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紧随其后,新开通线路分别为20条和16条。

2014年至2018年间,新开通的有轨电车线路达到1153km(见图2)。其中2017年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后亚太地区新增线路里程首次超过欧洲地区(见图3)。这个趋势还将继续下去,这是由于中国开始大规模投资建设中运量系统,而在欧洲地区更多的资金将用于既有线路的升级改造及日常维护。

客流量

2018年,全世界有轨电车共计发送旅客146.51亿人次,其中欧洲地区达到104.22亿人次。早在2016年,欧洲地区的年客流量就已突破100亿大关。欧亚大陆地区是除欧洲地区外唯一一个年客流量超过10亿人次的地区。如图4所示,其它地区的年客流量均低于10亿人次。

如图5所示,有轨电车客流从2015年的139.86 亿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146.51亿人次,增长量为6.72亿人次,增长率为4.8%。

如图6所示,除了欧亚大陆地区外,2015年-2018年间其他地区的有轨电车客流都呈增长趋势,其中中东和北非地区为30%(+9500万人次),拉丁美洲地区为64%(+5900万人次),亚太地区为15%(+1.01亿人次),欧洲地区为7%(+6.75亿人次),北美地区为1%(+1000万人次),非洲地区于2016年开通有轨电车线路,至2018年客流保持稳定,无明显的增加。

与其它地区相反的是,欧亚大陆地区的客流呈下降趋势,与2015年相比,2018年的客流量下降了12%,主要原因在于部分线路停运,或者缺少足够的资金以维持运营服务质量。

全年人均乘坐次数是衡量当地有轨电车系统服务水平和使用强度的重要指标,计算该指标时涉及到居民数量的统计,需与当地人口统计时采用的方法一致。计算结果显示,各地区该指标在2至56次/ 人年之间,如图7所示。

而在各地区内部,国与国之间亦呈现较明显的差别,例如北美地区的加拿大为27次/人年,美国为5次/人年,欧洲地区的德国和法国分别为138次/人年和44次/人年。

布达佩斯拥有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有轨电车线网,2018年全年客流量达到4.27亿人次。世界排名前十的城市见图8。除了巴黎是25年前重新开通有轨电车线路外,其它城市的线网建成历史都比较悠久。这些城市中,只有香港和墨尔本是非欧洲城市。

亚历山大港的有轨电车线网客运强度达到563万人次/公里年,是世界上最拥挤的线网。排名前十的城市见图9。

基础设施概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世界已有389个城市开通运营了有轨电车,线路总计2304条,总计里程达到15847km。有些城市存在不同运营商的情况,如香港、马德里、里昂、巴黎、巴塞尔等,同一城市按一个系统统计。图10显示了各地区的线路概况。

2015年-2018年,各地区的有轨电车线路里程几乎都在增长,总增长量达到662km。但各地区的增长率有所差别,拉丁美洲地区为62%,北美地区仅为1%。非洲地区是唯一一个线路里程保持稳定不变的地区。欧亚大陆地区是唯一一个呈下降的地区(-83km),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自2015年以来共有10个城市停运了传统有轨电车线路。

如图12所示,各地区的线网结构(线路平均长度和平均站间距)存在明显差别。欧洲地区的线路平均长度只有7.3km,拉丁美洲地区、北美地区和非洲地区以新建线路为主,线路数量有限,因此线路平均长度较长(11-17.1km)。建成历史悠久、线路系统较为复杂的地区线路平均长度都比较短(例如欧洲地区、欧亚大陆地区和日本)。

墨尔本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有轨电车线网(250km),其次为圣彼得堡(246km)和柏林(193.2km),排名前十位的城市见图13。

车辆概况

截至2018年,服务于各地区2304条有轨电车线路的车辆,总计达到37290辆。车辆分布数据见图14。

当前,全球低地板车辆保有量总计为12421辆,占比37%。如图15所示,各地区占比有所差别,从100%(非洲地区)至低得多的水平。当然,先进低地板车辆的占比取决于市场结构(与遗留有轨电车系统相比,新近有轨电车系统于90年代才开始应用)、运营商和交通主管部门对于老旧车辆更新换代的投资能力。

用车队密度指标(平均每公里线路的车辆保有量)来表明城市有轨电车运营车队规模(见图16)。

每公里车辆保有量的全球平均值为2.2辆/公里。欧亚大陆地区的数值高,原因可能是其较长的车辆年限及众多车辆没有正常使用。中东和北非地区紧随其后,和该地区常使用的双牵引连挂运行计数为2有关,如突尼斯、卡萨布兰卡、拉巴特等。

基于32个国家提供的车公里数据计算得出全球车辆年行驶里程的加权平均值最高的达到78000km(北美地区),最低的为44000km(中东和北非地区),拥有最大有轨电车线网的欧洲地区则为52000km。图17所显示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与车辆使用年限及城市空间形态有关。线路越长,站间距越大,一般每天的计划车辆行驶里程越多。

未来展望

随着治理城市道路拥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压力持续增加,同时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缓解气候变化,有轨电车将会成为越来越多城市规划决策者和出行群众的选择。有轨电车具有无污染、噪音小、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预计在未来三年内,新建成开通的有轨电车线路将会超过1000公里。

不过,在欧洲地区和欧亚大陆地区,更多的关注和资源将会用于对既有车辆、轨道和车站的维护保养和升级改造上,以保持老旧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和对乘客的吸引力。因此在这些地区,新建线路的增速会持续变缓,如图18所示。北美地区将来也会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有轨电车的增长将主要由亚太地区推动。

数据说明

本文的数据提炼自国际公共交通联会(UITP)汇编的数据库,该数据库数据源自相关公司和诸如国家统计局、国家级别的协会组织等权威信息源的官方数据。

有轨电车和轻轨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线路可敷设于路面,可在部分路段与其它交通共享路权,并在部分路段拥有自己的专用道(即“2级路权”)。采用胶轮、导向、多铰接式车辆、拥有2级路权的系统也属于本文统计范围。本文关于有轨电车线路发展的预测的依据是UITP城轨项目数据库资料。

翻译: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有轨电车中心 梁帅文

审核: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有轨电车分会、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 冯爱军、刘高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