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个很有意思的王朝,它强盛时四夷宾服,皇帝号为“天可汗”;它衰落时内忧外患,“天子九逃、都城六陷”。

唐太宗创造绝世武功后,以汉族士兵为主的府兵制渐渐瓦解。唐朝的扩张此时迎来了一个退潮期。可后来的皇帝却打仗打上了瘾,通过启用胡兵胡将和节度使制度来增强军事力量,最终造成尾大不掉的事实。

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角,就是一个叫李怀光的大将。

李怀光,渤海靺鞨族人,自幼在郭子仪手下效力,因为勇猛过人、治军有方深受其重用,后因为镇守西部使吐蕃不敢入侵有功,升任泾原、四镇、北庭节度使。

后来,泾原守将朱泚谋反,唐德宗仓皇逃出长安,前往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遭到围困。李怀光得知此消息后,立刻带领一路人马前来勤王,大败朱泚军,解奉天之围。

安史之乱后的藩镇是出了名的跋扈,但是除了个别想当皇帝的节度使以外,其他人握着节度使的位置想的是传承下去,而朝廷也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达到了面子上的平衡就行了。但是李怀光是怎样的?

此时的李怀光犯了和韩信一样的毛病——要挟君王。他上书唐德宗,举报其宠臣卢杞、赵赞、白志贞等人的恶行,要求唐德宗处置这些奸臣。唐德宗为了笼络好这个北方大将,只好贬了他们官。因为此事,李怀光和唐德宗结下了梁子,君臣二人之间心生嫌隙。

前面纯粹是卢杞作死,被泾原叛军撵的到处跑还出馊主意,也怨不得李怀光想清君侧。问题是清君侧之后怎么办?真的去打朱泚,打不打得过都是问题,皇帝为了你,把一帮亲信杀的杀贬的贬,然后你打不过叛军回来了……你还有脸回来?打过了,朱泚死了,李怀光和皇帝本来就有嫌隙,李怀光不敢保证自己在德宗心里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朱泚。

于是他选了观望。关键是你是第一个跑来勤王的,全天下都在看着你,皇帝也一直催你进兵,这就逼得李怀光必须要做决断。

唐德宗觉得他按兵不动,无非是封赏不够,马上加太尉赐铁卷,也算是一种安抚。唐朝的铁卷只赐给宦官、宰相和藩镇,的确可以免死。不像明朝,洪武年间得过铁卷的大部分都死了。

奈何李怀光是个特别多疑的人,这又是升官,又是免死铁券,一般人肯定是大为高兴,但李怀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韩信当年被刘邦赐予“五不死”后,还是被刘邦诛杀了。

想到这些,李怀光顿时头皮发麻,感叹道:“凡是怀疑臣子反叛,才赐给铁券,皇上现赐给我,这是在叫我反叛。”不久后,李怀光就联合起朱泚犯上作乱,背叛了朝廷。由于其属下多数都不想反叛,他的三支队伍很快就分崩离析,自己也被部将杀害,时年五十七岁。

李怀光的死,和他太过谨慎有关系。皇帝发免死铁券给他,只是为了拉拢他,安抚好他,而他却领悟出了要杀自己的意思,反而起兵作乱起来。

丹书铁券表示:“这个锅,我不能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