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公衆號: Java建設者

1. 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OS) :是管理計算機硬件與軟件資源的系統 軟件 ,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 內核與基石 。操作系統需要處理 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設備、操作網絡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 。操作系統也提供一個讓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操作界面。

2. shell :它是一個程序,可從鍵盤獲取命令並將其提供給操作系統以執行。在過去,它是類似 Unix 的系統上唯一可用的用戶界面。如今,除了命令行界面(CLI)外,我們還具有圖形用戶界面(GUI)。

3. 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是一種 用戶界面 ,允許用戶通過圖形圖標和音頻指示符與電子設備進行交互。

4. 內核模式(kernel mode) : 通常也被稱爲  超級模式(supervisor mode) ,在內核模式下,正在執行的代碼具有對底層硬件的完整且不受限制的訪問。它可以執行任何 CPU 指令並引用任何內存地址。內核模式通常保留給操作系統的最低級別,最受信任的功能。內核模式下的崩潰是災難性的;他們將停止整個計算機。超級用戶模式是計算機開機時選擇的自動模式。

5. 用戶模式(user node) :當操作系統運行用戶應用程序(例如處理文本編輯器)時,系統處於用戶模式。當應用程序請求操作系統的幫助或發生中斷或系統調用時,就會發生從用戶模式到內核模式的轉換。在用戶模式下,模式位設置爲1。從用戶模式切換到內核模式時,它從1更改爲0。

6. 計算機架構(computer architecture)  :在計算機工程中,計算機體系結構是描述計算機系統功能,組織和實現的一組規則和方法。它主要包括指令集、內存管理、I/O 和總線結構

7. SATA(Serial ATA) :串行 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它是一種電腦總線,負責主板和大容量存儲設備(如硬盤及光盤驅動器)之間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個人電腦。

8. 複用(multiplexing) :也稱爲共享,在操作系統中主要指示了時間和空間的管理。對資源進行復用時,不同的程序或用戶輪流使用它。他們中的第一個開始使用資源,然後再使用另一個,依此類推。

9. 大型機(mainframes) :大型機是一類計算機,通常以其大尺寸,存儲量,處理能力和高度的可靠性而著稱。它們主要由大型組織用於需要大量數據處理的關鍵任務應用程序。

10. 批處理(batch system) : 批處理操作系統的用戶不直接與計算機進行交互。每個用戶都在打孔卡等脫機設備上準備工作,並將其提交給計算機操作員。爲了加快處理速度,將具有類似需求的作業一起批處理併成組運行。程序員將程序留給操作員,然後操作員將具有類似要求的程序分批處理。

11. OS/360 :OS/360,正式稱爲IBM System / 360操作系統,是由 IBM 爲 1964 年發佈的其當時新的System/360 大型機開發的已停產的批處理操作系統。

12. 多處理系統(Computer multitasking) :是指計算機同時運行多個程序的能力。多任務的一般方法是運行第一個程序的一段代碼,保存工作環境;再運行第二個程序的一段代碼,保存環境;……恢復第一個程序的工作環境,執行第一個程序的下一段代碼。

13. 分時系統(Time-sharing) :在計算中,分時是通過多程序和多任務同時在許多用戶之間共享計算資源的一種系統

14. 相容分時系統(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 :最早的分時操作系統,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中心設計與實作。

15.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 :雲計算是計算機系統資源(尤其是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的按需可用性,而無需用戶直接進行主動管理。這個術語通常用於描述 Internet 上可供許多用戶使用的數據中心。如今占主導地位的大型雲通常具有從中央服務器分佈在多個位置的功能。如果與用戶的連接相對較近,則可以將其指定爲邊緣服務器。

16. UNIX 操作系統 :UNIX 操作系統,是一個強大的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支持多種處理器架構,按照操作系統的分類,屬於分時操作系統。

17. UNIX System V :是 UNIX 操作系統的一個分支。

18. 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UNIX 的衍生系統。

19. POSIX :可移植操作系統接口,是 IEEE 爲要在各種 UNIX 操作系統上運行軟件,而定義API的一系列互相關聯的標準的總稱。

20. MINIX :Minix,是一個迷你版本的類 UNIX 操作系統。

21. Linux :終於到了大名鼎鼎的 Linux 操作系統了,太強大了,不予以解釋了,大家都懂。

22. DOS (Disk Operating System) :磁盤操作系統(縮寫爲DOS)是可以使用磁盤存儲設備(例如軟盤,硬盤驅動器或光盤)的計算機操作系統。

23. MS-DOS(MicroSoft Disk Operating System)  :一個由美國微軟公司發展的操作系統,運行在Intel x86個人電腦上。它是DOS操作系統家族中最著名的一個,在Windows 95以前,DOS是IBM PC及兼容機中的最基本配備,而MS-DOS則是個人電腦中最普遍使用的DOS操作系統。

24. MacOS X ,怎能少的了蘋果操作系統?macOS 是蘋果公司推出的基於圖形用戶界面操作系統,爲 Macintosh 的主操作系統

25. Windows NT(Windows New Technology) :是美國微軟公司 1993 年推出的純 32 位操作系統核心。

26. Service Pack(SP) :是程序的更新、修復和(或)增強的集合,以一個獨立的安裝包的形式發佈。許多公司,如微軟或Autodesk,通常在爲某一程序而做的修補程序達到一定數量時,就發佈一個Service Pack。

27. 數字版權管理(DRM) :他是工具或技術保護措施(TPM)是一組訪問控制技術,用於限制對專有硬件和受版權保護的作品的使用。

28. x86 :x86是一整套指令集體系結構,由 Intel 最初基於 Intel 8086 微處理器及其 8088 變體開發。採用內存分段作爲解決方案,用於處理比普通 16 位地址可以覆蓋的更多內存。32 位是 x86 默認的位數,除此之外,還有一個 x86-64 位,是x86架構的 64 位拓展,向後兼容於 16 位及 32 位的 x86架構。

29. FreeBSD :FreeBSD 是一個類 UNIX 的操作系統,也是 FreeBSD 項目的發展成果。

30. X Window System :X 窗口系統(X11,或簡稱X)是用於位圖顯示的窗口系統,在類 UNIX 操作系統上很常見。

31. Gnome :GNOME 是一個完全由自由軟件組成的桌面環境。它的目標操作系統是Linux,但是大部分的 BSD 系統亦支持 GNOME。

32. 網絡操作系統(network operating systems) :網絡操作系統是用於網絡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或防火牆)的專用操作系統。

33. 分佈式網絡系統(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s) :分佈式操作系統是在獨立,網絡,通信和物理上獨立計算節點的集合上的軟件。它們處理由多個CPU服務的作業。每個單獨的節點都擁有全局集合操作系統的特定軟件的一部分。

34. 程序計數器(Program counter) :程序計數器 是一個 CPU 中的 寄存器 ,用於指示計算機在其程序序列中的 位置

35. 堆棧寄存器(stack pointer) :堆棧寄存器是計算機 CPU 中的寄存器,其目的是 跟蹤調用堆棧

36. 程序狀態字(Program Status Word) : 它是由操作系統維護的8個字節(或64位)長的數據的集合。它跟蹤系統的當前狀態。

37. 流水線(Pipeline) : 在計算世界中,管道是一組串聯連接的數據處理元素,其中一個元素的輸出是下一個元素的輸入。流水線的元素通常以並行或按時間分割的方式執行。通常在元素之間插入一定數量的緩衝區存儲。

38. 超標量(superscalar) :超標量 CPU 架構是指在一顆處理器內核中實行了指令級併發的一類併發運算。這種技術能夠在相同的CPU主頻下實現更高的 CPU 流量。

39. 系統調用(system call) :  指運行在用戶空間的程序向操作系統內核請求需要更高權限運行的服務。系統調用提供用戶程序與操作系統之間的接口。大多數系統交互式操作需求在內核態運行。如設備 IO 操作或者進程間通信。

40. 多線程(multithreading) :是指從軟件或者硬件上實現多個線程併發執行的技術。具有多線程能力的計算機因爲有硬件支持而能夠在同一時間執行多個線程,進而提升整體處理性能。

41. CPU 核心(core) :它是 CPU 的大腦,它接收指令,並執行計算或運算以滿足這些指令。一個 CPU 可以有多個內核。

42. 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又稱顯示核心、視覺處理器、顯示芯片或繪圖芯片;它是一種專門在個人電腦、工作站、遊戲機和一些移動設備(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上運行繪圖運算工作的微處理器。

43. 存儲體系結構:頂層的存儲器速度最高,但是容量最小,成本非常高,層級結構越向下,其訪問效率越慢,容量越大,但是造價也就越便宜。

44. 高速緩存行(cache lines) :其實就是把高速緩存分割成了固定大小的塊,其大小是以突發讀或者突發寫週期的大小爲基礎的。

45. 緩存命中(cache hit) :當應用程序或軟件請求數據時,會首先發生緩存命中。首先,中央處理單元(CPU)在其最近的內存位置(通常是主緩存)中查找數據。如果在緩存中找到請求的數據,則將其視爲緩存命中。

46. L1 cache :一級緩存是 CPU 芯片中內置的存儲庫。L1緩存也稱爲 主緩存 ,是計算機中 最快 的內存,並且最接近處理器。

47. L2 cache : 二級緩存存儲庫,內置在 CPU 芯片中,包裝在同一模塊中,或者建在主板上。L2 高速緩存提供給 L1 高速緩存,後者提供給處理器。L2 內存比 L1 內存慢。

48. L3 cache : 三級緩存內置在主板上或CPU模塊內的存儲庫。L3 高速緩存爲 L2 高速緩存提供數據,其內存通常比 L2 內存慢,但比主內存快。L3 高速緩存提供給 L2 高速緩存,後者又提供給 L1 高速緩存,後者又提供給處理器。

49. RAM((Random Access Memory) :隨機存取存儲器,也叫主存,是與 CPU 直接交換數據 的內部存儲器。它可以隨時讀寫,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爲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 臨時 數據存儲介質。RAM工作時可以隨時從任何一個指定的地址寫入(存入)或讀出(取出)信息。它與 ROM 的最大區別是數據的 易失性 ,即一旦斷電所存儲的數據將隨之丟失。RAM 在計算機和數字系統中用來暫時存儲程序、數據和中間結果。

50. 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讀存儲器是一種半導體存儲器,其特性是 一旦存儲數據就無法改變或刪除 ,且內容不會因爲電源關閉而 消失 。在電子或電腦系統中,通常用以存儲不需經常變更的程序或數據。

51. 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 :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是一種可以通過電子方式多次複寫的半導體存儲設備。

52. 閃存(flash memory) :是一種電子式可清除程序化只讀存儲器的形式,允許在操作中被多次擦或寫的存儲器。這種科技主要用於一般性數據存儲,以及在電腦與其他數字產品間交換傳輸數據,如儲存卡與U盤。

53. SSD(Solid State Disks) :固態硬盤,是一種主要以閃存作爲永久性存儲器的電腦存儲設備。

54. 虛擬地址(virtual memory) :虛擬內存是計算機系統 內存管理 的一種機制。它使得應用程序認爲它擁有連續可用的內存(一個連續完整的地址空間),而實際上,它通常是被分隔成多個物理內存碎片,還有部分暫時存儲在外部磁盤存儲器上,在需要時進行數據交換。與沒有使用虛擬內存技術的系統相比,使用這種技術的系統使得大型程序的編寫變得更容易,對真正的物理內存(例如RAM)的使用也更有效率。

55. MMU (Memory Management Unit) :內存管理單元,有時稱作分頁內存管理單元。它是一種負責處理中央處理器(CPU)的內存訪問請求的計算機硬件。它的功能包括 虛擬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即虛擬內存管理)、內存保護、中央處理器高速緩存的控制等

56. context switch :上下文切換,又稱環境切換。是一個存儲和重建 CPU 狀態的機制。要交換 CPU 上的進程時,必需先行存儲當前進程的狀態,然後再將進程狀態讀回 CPU 中。

57. 驅動程序(device driver) :設備驅動程序,簡稱驅動程序(driver),是一個允許高級別電腦軟件與硬件交互的程序,這種程序創建了一個硬件與硬件,或硬件與軟件溝通的接口,經由主板上的總線或其它溝通子系統與硬件形成連接的機制,這樣使得硬件設備上的數據交換成爲可能。

58. 忙等(busy waiting) :在軟件工程中,忙碌等待 也稱自旋 ,是一種以進程反覆檢查一個條件是否爲真的條件,這種機制可能爲檢查鍵盤輸入或某個鎖是否可用。

59. 中斷(Interrupt) :通常,在接收到來自外圍硬件(相對於中央處理器和內存)的異步信號,或來自軟件的同步信號之後,處理器將會進行相應的硬件/軟件處理。發出這樣的信號稱爲進行 中斷請求(interrupt request,IRQ) 。硬件中斷導致處理器通過一個 運行信息切換(context switch) 來保存執行狀態(以程序計數器和程序狀態字等寄存器信息爲主); 軟件中斷則 通常作爲 CPU 指令集中的一個指令,以可編程的方式直接指示這種運行信息切換,並將處理導向一段中斷處理代碼。中斷在計算機多任務處理,尤其是即時系統中尤爲有用。

60. 中斷向量(interrupt vector) :中斷向量位於中斷向量表中。 中斷向量表(IVT) 是將中斷處理程序列表與中斷向量表中的中斷請求列表相關聯的數據結構。中斷向量表的每個條目(稱爲中斷向量)都是中斷處理程序的地址。

61.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 :直接內存訪問,直接內存訪問是計算機科學中的一種內存訪問技術。它允許某些電腦內部的硬件子系統(電腦外設),可以獨立地直接讀寫系統內存,而不需中央處理器(CPU)介入處理 。

62. 總線(Bus) :總線(Bus)是指計算機組件間規範化的交換數據的方式,即以一種通用的方式爲各組件提供數據傳送和控制邏輯。

63. PCIe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官方簡稱PCIe,是計算機總線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沿用現有的PCI編程概念及信號標準,並且構建了更加高速的串行通信系統標準。

64. DMI (Direct Media Interface) :直接媒體接口,是英特爾專用的總線,用於電腦主板上南橋芯片和北橋芯片之間的連接。

65. USB(Universal Serial Bus) :是連接計算機系統與外部設備的一種 串口總線 標準,也是一種輸入輸出接口的技術規範,被廣泛地應用於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等信息通訊產品,並擴展至攝影器材、數字電視(機頂盒)、遊戲機等其它相關領域。

66.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是在通電引導階段運行硬件初始化,以及爲操作系統提供運行時服務的固件。它是開機時運行的第一個軟件。

67. 硬實時系統(hard real-time system) :硬實時性意味着你必須絕對在每個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務。很少有系統有此要求。例如核系統,一些醫療應用(例如起搏器),大量國防應用,航空電子設備等。

68. 軟實時系統(soft real-time system) :軟實時系統可能會錯過某些截止日期,但是如果錯過太多,最終性能將下降。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計算機中的聲音系統。

69. 進程(Process) :程序本身只是指令、數據及其組織形式的描述,進程纔是程序(那些指令和數據)的真正運行實例。若進程有可能與同一個程序相關係,且每個進程皆可以同步(循序)或異步的方式獨立運行。

70. 地址空間(address space) :地址空間是內存中可供程序或進程使用的有效地址範圍。也就是說,它是程序或進程可以訪問的內存。存儲器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虛擬的,用於執行指令和存儲數據。

71. 進程表(process table) :進程表是操作系統維護的 數據結構 ,該表中的每個條目(通常稱爲上下文塊)均包含有關 進程 的信息,例如進程名稱和狀態,優先級,寄存器以及它可能正在等待的信號燈。

72. 命令行界面(command-line interpreter) :是在圖形用戶界面得到普及之前使用最爲廣泛的用戶界面,它通常不支持鼠標,用戶通過鍵盤輸入指令,計算機接收到指令後,予以執行。

73. 進程間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指至少兩個進程或線程間傳送數據或信號的一些技術或方法。

74. 超級用戶(superuser) :也被稱爲管理員帳戶,在計算機操作系統領域中指一種用於進行系統管理的特殊用戶,其在系統中的實際名稱也因系統而異,如 root、administrator 與supervisor。

75. 目錄(directory) :  在計算機或相關設備中,一個目錄或文件夾就是一個裝有數字文件系統的虛擬 容器 。在它裏面保存着一組文件和其它一些目錄。

76. 路徑(path name) :路徑是一種電腦文件或目錄的名稱的通用表現形式,它指向文件系統上的一個唯一位置。

77. 根目錄(root directory) :根目錄指的就是計算機系統中的頂層目錄,比如 Windows 中的 C 盤和 D 盤,Linux 中的  /

78. 工作目錄(Working directory) :它是一個計算機用語。用戶在操作系統內所在的目錄,用戶可在此目錄之下,用相對文件名訪問文件。

79. 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文件描述符是計算機科學中的一個術語,是一個用於表述指向文件的引用的抽象化概念。

80. inode :索引節點的縮寫,索引節點是 UNIX 系統中包含的信息,其中包含有關每個文件的詳細信息,例如節點,所有者,文件,文件位置等。

81. 共享庫(shared library) :共享庫是一個包含目標代碼的文件,執行過程中多個 a.out 文件可能會同時使用該目標代碼。

82. DLLs (Dynamic-Link Libraries) :動態鏈接庫,它是微軟公司在操作系統中實現 共享函數庫 概念的一種實現方式。這些庫函數的擴展名是 .DLL、.OCX(包含ActiveX控制的庫)或者.DRV(舊式的系統驅動程序)。

83. 客戶端(clients) :客戶端是訪問服務器提供的服務的計算機硬件或軟件。

84. 服務端(servers) :在計算中,服務器是爲其他程序或設備提供功能的計算機程序或設備,稱爲 服務端

85. 主從架構(client-server) :主從式架構也稱 客戶端/服務器 架構、 C/S  架構,是一種網絡架構,它把客戶端與服務器區分開來。每一個客戶端軟件的實例都可以向一個服務器或應用程序服務器發出請求。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服務器,例如文件服務器、遊戲服務器等。

86. 虛擬機(Virtual Machines) :在計算機科學中的體系結構裏,是指一種特殊的軟件,可以在計算機平臺和終端用戶之間創建一種環境,而終端用戶則是基於虛擬機這個軟件所創建的環境來操作其它軟件。

87. Java 虛擬機(Java virtual Machines) :Java虛擬機有自己完善的硬體架構,如處理器、堆棧、寄存器等,還具有相應的指令系統。JVM屏蔽了與具體操作系統平臺相關的信息,使得Java程序只需生成在Java虛擬機上運行的目標代碼(字節碼),就可以在多種平臺上不加修改地運行。

88. 目標文件(object file) :目標文件是包含 目標代碼 的文件,這意味着通常無法直接執行的可重定位格式的機器代碼。目標文件有多種格式,相同的目標代碼可以打包在不同的目標文件中。目標文件也可以像共享庫一樣工作。

89. C preprocessor :C 預處理器是 C 語言、C++ 語言的預處理器。用於在編譯器處理程序之前預掃描源代碼,完成頭文件的包含, 宏擴展, 條件編譯, 行控制等操作。

90. 設備控制器(device controller) :設備控制器是處理 CPU 傳入信號和傳出信號的系統。設備通過插頭和插座連接到計算機,並且插座連接到設備控制器。

91. ECC(Error-Correcting Code) :指能夠實現錯誤檢查和糾正錯誤技術的內存。

92. I/O port : 也被稱爲輸入/輸出端口,它是由軟件用來與計算機上的硬件進行通信的內存地址。

93. 內存映射I/O(memory mapped I/O,MMIO) : 內存映射的 I/O 使用相同的地址空間來尋址內存和 I/O 設備,也就是說,內存映射I/O 設備共享同一內存地址。

94. 端口映射I/O(Port-mapped I/O ,PMIO) :在 PMIO中,內存和I/O設備有各自的地址空間。端口映射I/O通常使用一種特殊的CPU指令,專門執行I/O操作。

95. DMA(Direct Memory Access) :直接內存訪問,它是計算機系統的一項功能,它允許某些硬件系統能夠獨立於 CPU 訪問內存。如果沒有 DMA,當 CPU 執行輸入/輸出指令時,它通常在讀取或寫入操作的整個過程中都被完全佔用,因此無法執行其他工作。使用 DMA 後,CPU 首先啓動傳輸信號,然後在進行傳輸時執行其他操作,最後在完成操作後從 DMA 控制器(DMAC)接收中斷。完成執行。

96. 週期竊取(cycle stealing) :許多總線能夠以兩種模式操作: 每次一字模式和塊模式 。一些 DMA 控制器也能夠使用這兩種方式進行操作。在前一個模式中,DMA 控制器請求傳送一個字並得到這個字。如果 CPU 想要使用總線,它必須進行等待。設備可能會偷偷進入並且從 CPU 偷走一個總線週期,從而輕微的延遲 CPU。它類似於直接內存訪問(DMA),允許I / O控制器在無需 CPU 干預的情況下讀取或寫入RAM。

97. 突發模式(burst mode) :指的是設備在不進行單獨事務中重複傳輸每個數據所需的所有步驟的情況下,重複傳輸數據的情況。

98. 中斷向量表(interrupt vector table) :用來形成相應的中斷服務程序的入口地址或存放中斷服務程序的首地址稱爲中斷向量。中斷向量表是中斷向量的集合,中斷向量是中斷處理程序的地址。

99. 精確中斷(precise interrupt) :精確中斷是一種能夠使機器處於良好狀態下的中斷,它具有如下特徵

PC (程序計數器)保存在一個已知的地方

PC 所指向的指令之前所有的指令已經完全執行

PC 所指向的指令之後所有的指令都沒有執行

PC 所指向的指令的執行狀態是已知的

100. 非精確中斷(imprecise interrupt) :不滿足以上要求的中斷,指令的執行時序和完成度具有不確定性,而且恢復起來也非常麻煩。

101. 設備獨立性(device independence) 我們編寫訪問任何設備的應用程序,不用事先指定特定的設備 。比如你編寫了一個能夠從設備讀入文件的應用程序,那麼這個應用程序可以從硬盤、DVD 或者 USB 進行讀入,不必再爲每個設備定製應用程序。這其實就體現了設備獨立性的概念。

102. UNC(Uniform Naming Convention) :UNC 是統一命名約定或統一命名約定的縮寫,是用於命名和訪問網絡資源(例如網絡驅動器,打印機或服務器)的標準。例如,在 MS-DOS 和 Microsoft Windows 中,用戶可以通過鍵入或映射到類似於以下示例的共享名來訪問共享資源。





\\computer\path

然而,在 UNIX 和 Linux 中,你會像如下這麼寫

//computer/path

103. 掛載(mounting) :掛載是指操作系統會讓存儲在硬盤、CD-ROM 等資源設備上的目錄和文件,通過文件系統能夠讓用戶訪問的過程。

104. 錯誤處理(Error handling) :錯誤處理是指對軟件應用程序中存在的錯誤情況的響應和恢復過程。

105. 同步阻塞(synchronous) :同步是阻塞式的,CPU 必須等待同步的處理結果。

106. 異步響應(asynchronous) :異步是由中斷驅動的,CPU 不用等待每個操作的處理結果繼而執行其他操作

107. 緩衝區(buffering) :緩衝區是內存的臨時存儲區域,它的出現是爲了加快內存的訪問速度而設計的。對於經常訪問的數據和指令來說,CPU 應該訪問的是緩衝區而非內存

108. Programmed input–output,PIO :它指的是在 CPU 和外圍設備(例如網絡適配器或 ATA 存儲設備)之間傳輸數據的一種方法。

109. 輪詢(polling) :輪詢是指通過客戶端程序主動通過對每個設備進行訪問來獲得同步狀態的過程。

110. 忙等(busy waiting) :當一個進程正處在某臨界區內,任何試圖進入其臨界區的進程都必須等待,陷入忙等狀態。連續測試一個變量直到某個值出現爲止,稱爲忙等。

111. 可重入(reentrant) :如果一段程序或者代碼在任意時刻被中斷後由操作系統調用其他程序或者代碼,這段代碼調用子程序並能夠正確運行,這種現象就稱爲可重入。也就是說當該子程序正在運行時,執行線程可以再次進入並執行它,仍然獲得符合設計時預期的結果。

112. 主設備編號(major device number)、副設備編號(minor device number) :所有設備都有一個主,副號碼。主號碼是更大,更通用的類別(例如硬盤,輸入/輸出設備等),而次號碼則更具體(即告訴設備連接到哪條總線)。

113. 多重緩衝區(double buffering) :它指的是使用多個緩衝區來保存數據塊,每個緩衝區都保留數據塊的一部分,讀取的時候通過讀取多個緩衝區的數據進而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數據。

114. 環形緩衝區(circular buffer) :它指的是首尾相連的緩衝區,常用來實現數據緩衝流。

115. 假脫機(Spooling) :假脫機是多程序的一種特殊形式,目的是在不同設備之間複製數據。 在現代系統中,通常用於計算機應用程序和慢速外圍設備(例如打印機)之間的中介。

116. 守護進程(Daemon) :在計算機中,守護程序是作爲後臺進程運行的計算機程序,而不是在交互式用戶的直接控制下運行的程序。

117. 邏輯塊尋址(logical block addressing, LBA) :邏輯塊尋址是一種通用方案,用於指定存儲在計算機存儲設備上的數據塊的位置。

118. RAID :全稱是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廉價磁盤或驅動器的冗餘陣列,它是一種數據存儲虛擬化的技術,將多個物理磁盤驅動器組件組合成一個或多個邏輯單元,以實現數據冗餘,改善性能。

119. MBR(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導記錄(MBR)是任何硬盤或軟盤的第一扇區中的信息,用於標識操作系統的放置方式和位置,以便可以將其加載到計算機的主存儲器或隨機存取存儲器中。

120. FCFS (First-Come, First-Served) :先進先出的調度算法,也就是說,首先到達  CPU 的進程首先進行服務。

121. SSF (Shortest Seek First) 最短路徑優先算法,這是對先進先出算法的改進,這種算法因爲減少了總的磁臂運動,從而縮短了平均響應時間。

122. 穩定存儲(stable storage) :它是計算機存儲技術的一種分類,該技術可確保任何給定的寫操作都具有原子性。

123. 時鐘(Clocks) :也被稱爲 timers。通常,時鐘是指調節所有計算機功能的時序和速度的微芯片。芯片中是一個晶體,當通電時,晶體會以特定的頻率振動。任何一臺計算機能夠執行的最短時間是一個時鐘或時鐘芯片的一次振動。

124. QR Code :二維碼的一種,它的全稱是快速響應矩陣圖碼,能夠快速響應。一般應用於手機讀碼操作,國內火車票上的二維碼就是 QR 碼

125. 顯卡(Video card) ,是個人電腦最基本組成部分之一,用途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顯示器,並向顯示器提供逐行或隔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板的重要組件,是 人機對話 的重要設備之一。

126. GDI (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 :圖形接口,是微軟視窗系統提供的應用程序接口,也是其用來表徵圖形對象、將圖形對象傳送給諸如顯示器、打印機之類輸出設備的核心組件。

127. 設備上下文(device context) :設備上下文是 Windows 數據結構,其中包含有關設備(例如顯示器或打印機)的圖形屬性的信息。所有繪圖調用都是通過設備上下文對象進行的,該對象封裝了用於繪製線條,形狀和文本的 Windows API。設備上下文可用於繪製到屏幕,打印機或圖元文件。

128. 位圖(bitmap) :在計算機中,位圖是從某個域(例如,整數範圍)到位的映射。也稱爲位數組或位圖索引。

129. 電阻式觸摸屏(Resistive touchscreens) :電阻式觸摸屏基於施加到屏幕上的壓力來工作。電阻屏由許多層組成。當按下屏幕時,外部的後面板將被推到下一層,下一層會感覺到施加了壓力並記錄了輸入。電阻式觸摸屏用途廣泛,可以用手指,指甲,手寫筆或任何其他物體進行操作。

130. 電容式觸摸屏(capacitive touchscreen) :電容式觸摸屏通過感應物體(通常是指尖上的皮膚)的導電特性來工作。手機或智能手機上的電容屏通常具有玻璃表面,並且不依賴壓力。當涉及到手勢(如滑動和捏合)時,它比電阻式屏幕更具響應性。電容式觸摸屏只能用手指觸摸,而不能用普通的手寫筆,手套或大多數其他物體來響應。

131. 死鎖(deadlock) :死鎖常用於併發情況下, 死鎖 是一種狀態,死鎖中的每個成員都在等待另一個成員(包括其自身)採取行動。

相信你一定看過這個圖

132. 可搶佔資源(preemptable resource) :可以從擁有它的進程中搶佔而並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

133. 不可搶佔資源(nonpreemptable resource) :與可搶佔資源相反,如果資源被搶佔後,會導致進程或任務出錯。

134. 系統檢查點(system checkpointed) :系統檢查點是操作系統(OS)的可啓動實例。檢查點是計算機在特定時間點的快照。

135. 兩階段加鎖(two-phase locking, 2PL) :經常用於數據庫的併發控制,以保證可串行化

這種方法使用數據庫鎖在兩個階段:

  • 擴張階段:不斷上鎖,沒有鎖被釋放

  • 收縮階段:鎖被陸續釋放,沒有新的加鎖

136. 活鎖(Livelock) :活鎖類似於死鎖,不同之處在於,活鎖中僅涉及進程的狀態彼此之間不斷變化,沒有進展。舉一個現實世界的例子,當兩個人在狹窄的走廊裏相遇時,就會發生活鎖,每個人都試圖通過移動到一邊讓對方通過而禮貌,但最終卻沒有任何進展就左右搖擺,因爲他們總是同時移動相同的方式。

137. 飢餓(starvation) :在死鎖或者活鎖的狀態中,在任何時刻都可能請求資源,雖然一些調度策略能夠決定一些進程在某一時刻獲得資源,但是有一些進程永遠無法獲得資源。永遠無法獲得資源的進程很容易產生 飢餓

138. 沙盒(sandboxing) :沙盒是一種軟件管理策略,可將應用程序與關鍵系統資源和其他程序隔離。它提供了一層額外的安全保護,可防止惡意軟件或有害應用程序對你的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139. VMM (Virtual Machine Monitor) :也被稱爲 hypervisor,在同一個物理機器上創建出來多態虛擬機器的假象。

140. 虛擬化技術(virtualization) :是一種資源管理技術,將計算機的各種實體資源(CPU、內存、磁盤空間、網絡適配器等),進行抽象、轉換後呈現出來並可供分割、組合爲一個或多個電腦配置環境。

141. 雲(cloud) :雲是目前虛擬機最重要、最時髦的玩法。

142. 解釋器(interpreter) :解釋器是一種程序,能夠把編程語言一行一行解釋運行。每次運行程序時都要先轉成另一種語言再運行,因此解釋器的程序運行速度比較緩慢。它不會一次把整個程序翻譯出來,而是每翻譯一行程序敘述就立刻運行,然後再翻譯下一行,再運行,如此不停地進行下去。

143. 半虛擬化(paravirtualization) :半虛擬化的目的不是呈現出一個和底層硬件一摸一樣的虛擬機,而是提供一個軟件接口,軟件接口與硬件接口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樣。

144. 全虛擬化(full virtualization) :全虛擬化是硬件虛擬化的一種,允許未經修改的客操作系統隔離運行。對於全虛擬化,硬件特徵會被映射到虛擬機上,這些特徵包括完整的指令集、I/O操作、中斷和內存管理等。

145. 客戶操作系統(guest operating system) : 客戶操作系統是安裝在計算機上操作系統之後的操作系統,客戶操作系統既可以是分區系統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虛擬機設置的一部分。客戶操作系統爲設備提供了備用操作系統。

146. 主機操作系統(host operating system) :主機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硬盤驅動器上安裝的主要操作系統。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一個主機操作系統。

147. 應用編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 :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是軟件組件或系統的編程接口,它定義其他組件或系統如何使用它。

148. 虛擬機接口(Virtual Machine Interface, VMI) :它是一個高速接口,同一主機上的虛擬機(VM)可用於相互之間以及主機內核模塊之間進行通信。

149. 輸入輸出內存管理單元(Input–output memory management unit, I/O MMU) :在計算機中,輸入輸出內存管理單元(IOMMU)是將直接內存訪問(DMA)I / O 總線連接到主存的內存管理單元(MMU)。

150. 設備穿透(device pass through) :它允許將物理設備直接分配給特定虛擬機。

151. 設備隔離(device isolation) : 保證設備可以直接訪問其分配到的虛擬機的內存而不影響其他虛擬機的完整性。

152.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是一種即時計算基礎架構,可通過 Internet 進行配置和管理。它是四種雲服務類型之一,另外還有軟件即服務(S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無服務器。

153. 平臺即服務(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平臺即服務(PaaS)或應用程序平臺即服務(aPaaS)或基於平臺的服務是雲計算服務的一種,它提供了一個平臺,使客戶可以開發,運行和管理應用程序,而無需構建和維護該應用程序。

154. 軟件即服務(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 它是一個提供特定軟件服務訪問的平臺,是一種軟件許可和交付模型,在該模型中,軟件是基於訂閱許可的,並且是集中託管的。

155. 實時遷移(live migration) :實時遷移是指在不斷開客戶端或應用程序連接的情況下,在不同的物理機之間移動正在運行的虛擬機或應用程序的過程,一般經常採用的方式是內存預複製遷移

156. 寫入時複製(copy on write) :寫入時複製是一種計算機程序設計領域的優化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如果有多個 調用者(callers) 同時請求相同資源(如內存或磁盤上的數據存儲),他們會共同獲取相同的指針指向相同的資源,直到某個調用者試圖修改資源的內容時,系統纔會真正複製一份 專用副本(private copy) 給該調用者,而其他調用者所見到的最初的資源仍然保持不變

157. 主從模型(master-slave) :主/從是一種不對稱通信或控制的模型,其中一個設備進程控制一個或多個其他設備或進程並充當其通信中心。在某些系統中,從一組合格的設備中選擇一個主設備,而其他設備則充當從設備的角色。

158. 分佈式系統(distributed system) :分佈式系統,也稱爲分佈式計算,是一種具有位於不同機器上的多個組件的系統,這些組件可以通信和協調動作,以便對最終用戶顯示爲單個一致的系統。

159. 局域網(LANs, Local Area Networks) :局域網(LAN)是一種計算機網絡,可將住宅,學校,實驗室,大學校園或辦公大樓等有限區域內的計算機互連。

160. 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 :又稱 廣域網外網公網 。是連接不同地區局域網或城域網計算機通信的遠程網。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範圍,所覆蓋的範圍從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它能連接多個地區、城市和國家,或橫跨幾個洲並能提供遠距離通信,形成國際性的遠程網絡。

161. 以太網(Ethernet) :以太網是一種計算機局域網的技術,它規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子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議的內容。

162. 橋接器(bridge) :當指代計算機時,網橋是連接兩個 LAN(局域網)或同一 LAN 的兩個網段的設備。與路由器不同,網橋是獨立於協議的。他們轉發數據包時無需分析和重新路由消息。

163. 主機(host) :在網絡硬件中,主機又被稱爲網絡主機,網絡主機是連接到計算機網絡的計算機或其他設備。主機可以充當服務器,向網絡上的用戶或其他主機提供信息資源,服務和應用程序。主機被分配至少一個網絡地址。

164. 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在計算機網絡之間轉發數據包的聯網設備。通過互聯網發送的數據(例如網頁或電子郵件)以數據包的形式出現。

165. 面向連接的服務(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面向連接的服務是一種在數據通信開始之前在通信實體之間建立專用連接的服務。要使用面向連接的服務,用戶首先建立一個連接,使用它,然後釋放它。TCP 就是一種面向連接的服務,在發送數據包之前需要經過握手操作。

166. 無連接的服務(Connectionless service) :無連接服務是兩個節點之間的數據通信,其中發送方在不確保接收方是否可以接收數據的情況下發送數據。此處,每個數據包都具有目標地址,並且與其他數據包無關地獨立路由。UDP 就是一種無連接的服務,發送數據包不需要經過握手連接。

167. 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 :服務質量是對服務整體性能的描述或度量,尤其是網絡用戶看到的性能。

168. 確認包(acknowledgement packet) :在數據網絡,電信和計算機總線中,確認(ACK)是作爲通信協議一部分在通信過程,計算機或設備之間傳遞以表示確認或消息接收的信號。

169. 請求-響應服務(request-reply service) :請求-響應是計算機彼此通信的基本方法之一,其中第一臺計算機發送對某些數據的請求,第二臺計算機對請求進行響應。

170. 協議棧(protocol stack) :所有現代網絡都使用所謂的協議棧把不同的協議一層一層疊加起來。每一層解決不同的問題。

171. IP地址 :標示互聯網上每一臺主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 IPv4 ,一種是 IPv6。

172. 超鏈接(hyperlink) :超鏈接是可以單擊以跳到新文檔或當前文檔中新部分的單詞,短語或圖像。幾乎在所有網頁中都可以找到超鏈接,從而允許用戶單擊頁面之間的方式。文本超鏈接通常爲藍色並帶有下劃線。

173. Web 頁面(Web page) :網頁是一個適用於萬維網和網頁瀏覽器的文件。

174. Web瀏覽器 :Web瀏覽器(通常稱爲瀏覽器)是一種用於訪問 Internet 上的信息的軟件應用程序。當用戶請求特定網站時,Web 瀏覽器從 Web 服務器檢索必要的內容,然後在用戶的設備上顯示結果網頁。

175. 漏洞(vulnerability) :漏洞是一種系統不安全級別的錯誤。

176. 漏洞利用(exploit) :漏洞利用是計算機安全術語,指的是利用程序中的某些漏洞,來得到計算機的控制權。

177. 病毒(virus)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計算機程序,在執行時會通過修改其他計算機程序並插入自己的代碼來自我複製。複製成功後,可以說受影響的區域已被計算機病毒 感染

178. CIA(Confidentiality,Integrity,Availability) :安全系統的三個指標,即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179. 黑客(cracker) :黑客是指經常通過網絡闖入他人計算機系統的人。繞過計算機程序中的密碼或許可證;或以其他方式故意破壞計算機安全性。黑客可能會出於惡意,出於某些利他目的或原因,或者是因爲存在挑戰而牟取暴利。表面上已經進行了一些破解和輸入,以指出站點安全系統中的弱點。

180. 端口掃描(portscan) :端口掃描程序是一種旨在探測服務器或主機是否存在開放端口的應用程序。管理員可以使用這種應用程序來驗證其網絡的安全策略,攻擊者可以使用這種應用程序來識別主機上運行的網絡服務並利用漏洞。

181. 殭屍網絡(botnets) :殭屍網絡是指駭客利用自己編寫的分佈式拒絕服務攻擊程序將數萬個淪陷的機器,即駭客常說的傀儡機或 肉雞

182. 域(domain) :網域名稱,簡稱域名、網域,是由一串用點分隔的字符組成的互聯網上某一臺計算機或計算機組的名稱,用於在數據傳輸時標識計算機的電子方位。

183. 鹽(solt) :在密碼學中,鹽是隨機數據,用作哈希數據,密碼或密碼的單向函數的附加輸入。

184. 邏輯炸彈(logic bomb) :是一些嵌入在正常軟件中並在特定情況下執行的惡意程式碼。這些特定情況包括更改檔案、特別的程式輸入序列、特定的時間或日期等。惡意程式碼可能會將檔案刪除、使電腦主機當機或是造成其他的損害。

185. 定時炸彈(time bomb) :在計算機軟件中,定時炸彈是已編寫的計算機程序的一部分,因此它會在達到預定的日期或時間後開始或停止運行。

186. 登陸欺騙(login spoofing) :登錄欺騙是用於竊取用戶密碼的技術。它會向用戶顯示一個普通的登錄提示,提示用戶名和密碼,這實際上是一個惡意程序,通常在攻擊者的控制下稱爲特洛伊木馬。

187. 後門程序(backdoor) :軟件後門指繞過軟件的安全性控制,從比較隱祕的通道獲取對程序或系統訪問權的黑客方法。

188. 防火牆(firewall) :防火牆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中是一個架設在互聯網與企業內網之間的信息安全系統,根據企業預定的策略來監控往來的傳輸。

文章參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py-on-writ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ve_migration

https://www.techopedia.com/definition/15763/host-operating-system

https://en.wikibooks.org/wiki/Operating_System_Design/Concurrency/Livelock

https://www.studytonight.com/operating-system/first-come-first-serve

https://blog.csdn.net/liuchuo/article/details/51986201

https://docs.openstack.org/ceilometer/6.1.5/architecture.html

https://www.techopedia.com/definition/16626/error-handling

https://simple.wikipedia.org/wiki/Device_controller

https://blog.csdn.net/zhangjg_blog/article/details/20380971

https://www.techopedia.com/definition/4763/address-spa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rect_Media_Interfa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us_(comput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rupt_vector_tabl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usy_wait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text_switc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ad-only_memory

https://www.techopedia.com/definition/6306/cache-hit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74944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peline_(comput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ck_regist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stributed_operating_syste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me-sharing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NIX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NIX_System_V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twork_operating_system

https://zh.wikipedia.org/zh/X86-64

https://zh.wikipedia.org/zh/X8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oud_computing

https://www.techopedia.com/definition/24356/mainfram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SATA

https://blog.codinghorror.com/understanding-user-and-kernel-mod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tection_ring

輕點在看,支持作者:hear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