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

记者走进太郑高铁长治南站站前广场建设现场,

只见建设者分散在不同区域进行作业,

工地上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

目前该项目换乘中心主体结构施工速度加快,

预计7月底前主体工程可全部完工,

站前广场正在进行土方回填工程,

其余8条配套道路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

△外景效果图

作为今年的省级重点项目,该站前广场平面布局以高铁站房为中心,以中轴对称式布局为特点,形成东西向景观轴线。在中心景观轴线两侧,依据高铁站的功能需求建设各类场所,实现“无缝对接”和“零距离换乘”,为市民出行带来方便。该项目于3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同时为配合9月15日长治南站静态试验要求,比原定9个月的工期缩短了3个月。

△内景效果图

根据设计规划,站前广场换乘中心总建筑面积为20337平方米,为地下2层,B1层功能为3个公共交通站停靠点;B2层功能为普通社会停车库,停车数量为171辆。施工现场,200余名工人师傅正在熟练地进行墙、梁、板、柱等主体工程建设。

按下与时间赛跑的“快进键”

“换乘中心北半部分,由于受高铁箱涵通过的影响,整个工程开工比较晚。同时,因为换乘平台所有的扶梯是10部扶梯、1部直梯,并且北部是下沉式广场,所以施工难度系数较大。”正在换乘中心北部查看施工进展情况的项目负责经理原振芳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工程高质量完成,建设方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在原有的箱涵盖板上面设置五榀托梁,托梁的高度有2.8到3米,仅一品托梁的钢筋就有十几吨,并且作业面狭小,所以只能在地面上整体绑扎完成并进行吊装后才能进行。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外加近期雨水天气比较多的现状,该项目指挥部及时调整建设进度,按下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快进键”,该项目指挥部加大项目管理力度,对项目管理人员及机械设备及时进行调配,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监督,着力打造利民便民的精品工程。

“因工期紧张,我们安排了400余名工人,24小时作业,近百台机械车辆同时施工。”项目现场经理连建飞说,“为赶上因下雨耽误的工期,项目建设指挥部近期把原来在办公区域居住的工人全部搬到项目建设现场居住,只要雨一停工人就到岗工作。”采访中,连建飞还告诉记者,建设换乘中心主体结构在长治地区租不到钢管三钢工具,为了保证工期,施工方购买了新的三钢工具。目前,换乘中心南半个主体工程已经完成90%,北半个主体工程完成40%左右,全部主体工程预计7月底完工。

此外,站前广场正在进行土方回填工程,配套的纬二路、正平街、进出站路、消防路等8条道路也在加快建设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