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运营中,「引流」一词频繁出现。为了引流,搞个闪屏广告、展示在首页banner位、优化一下SEO、做竞价推广,想必大家都有听过。

那么,你知道「导流」吗?导流的价值又是什么?有哪些技巧能做好导流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传闻中的导流设计。

什么是导流

导流,是通过借助一个产品的用户群向另一个产品导入流量,从而实现相互成就。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懵,这和引流有什么区别?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应关系,一个给予一个接受。以微信与微视为例。今年初大热的微视红包,就是借助了微信高频带低频而被人们广为知晓的。微信为微视导流,而微视从微信中引流。

按照流量导出的方向来看,导流分为向外导出和内部循环两种。搜索引擎做的就是典型的向外导流,尽管在产品设计策略上确实可以对内倾斜,但产品本身的功能定位就决定了它必须对外做流量分发。还有像京东与腾讯视频、爱奇艺等整合的联合会员,这种做法也是在做外向导流。内部循环的导流则更为普遍也更容易理解,还是以微信为例,它把自家投资的滴滴出行、美团外卖、拼多多以宫格形式在支付模块中设置入口,导流意图明显。

导流的价值

1. 快速转化增客

酒香也怕巷子深。面对竞争越发激烈的互联网市场,无论是新产品还是成熟产品都需要抱团取暖。尤其是新产品刚刚问世时,相比于铺天盖地的付费广告撒网式宣传,内部导流算是一个经济实惠又行之有效的高性价比用户新增手段。

2. 打造竞争壁垒

「股神」巴菲特曾提出过「经济护城河」的概念,用来形容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有能力保护其长期利润和市场份额免受竞争对手的入侵。这一概念在互联网界同样适用。

长久以来,以淘宝为主的电子商务业务一直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电子商务平台属于双边市场,市场一方的参与者会影响市场另一方的参与者。电商平台上的商户越多,吸引的消费者用户也就越多,同理,电商平台上的消费者用户越多,吸引的商户也就越多。然而,当市场规模达到边际规模后,双边规模效应的正外部性消失,电商平台进入比赛下半场。

此时,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成为影响客户流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拥有先发优势的阿里巴巴迅速将电商业务滚雪球般做大。为了获取流量,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普遍做法是多元化,围绕核心业务打造互联网生态,将触角伸向用户吃穿住行、线上线下的各个角落,阿里巴巴也不例外。最终,阿里巴巴在来回导流编织生态网的同时,也在其他领域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护城河」。

借助相互导流,往小了看是带来了流量,往大了看是相互赋能。通过导流,将用户牢牢稳定在自己的产品矩阵中流转、变现,也就打造出了完整的体验闭环建立了难以打破的竞争壁垒。

导流的方式

1. 场景式

在场景内对用户行为进行引导,实现产品间或功能间的导流。比如在闲鱼上搜索「旅行箱」,搜索结果页除了会列出大量相关闲置商品信息外,还会给出同类的淘宝推荐商品;再比如支付宝付款完成后,我们会看到这一熟悉的获得奖励提示,实际上这就是在支付场景下意图提供向蚂蚁保险、花呗等导流。由于场景式导流与导流产品在功能承接上相通或界面设计上相似,因而静默导流不易被用户察觉,过程流畅体验较好。

2. 合作式

合作是非常流行的商业手段,在互联网届也挺常见。通过联名合作,产品间能实现相互导流,放在同一集团里的那就是同一生态内的共荣,跨互联网公司间的那就是彼此的用户互转,跨互联网-实体的那就是线上线下跨界的导流转化。

3. 陈列式

开门见山地固定陈列是所有导流方式中最为直白的,既可以实现导流也能丰富产品场景,一箭双雕。

此外,还有相对动态的广告形式的陈列,如闪屏、 banner、悬浮窗口、Feed流。比起上述方式,这类形式在视觉呈现上更具冲击力,但也因为易吸引眼球,如果设计不当极易引发用户厌烦情绪。

导流的技巧

1. 动机

导流设计是用户行为设计中的一种,因而当我们做导流设计时首先要做的应是对用户行为驱动的根源动机考量。产品与产品间或功能与功能间导流,需要找到合适的契机促使用户有足够的动力主动去做导入或导出,而不是想当然地生拉硬拽。找到了导流前后的抓手,也就找到了导流设计的突破点。

有时候这种导流甚至是间接的。比如水滴互助,它依靠创造场景,引流关注健康保障的用户群体,通过风险意识触动曝光健康保险产品驱动投保流量变现。在互助、筹款等过程中,水滴对用户画像有一定了解,加上在场景内投保转化这一过程更为顺畅,因而导流成效显著。

2. 入口

导流入口的形式多样,但究其设计要点无外乎:文案、UI两方面。对于设计师而言,UI设计的重要性和注意点自不必多言,但我们同样需要在文案上投注精力。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是文案的基本要求,如果能引起用户共鸣才算是好的文案。为了使得文案更具代入感,我们可以多从用户心理着手精细打磨。

3. 落地

有入口就必然有承接跳转的落地页。为达到不同的导流目标,落地页形式可以有不同选择:如为了访问量、成交率、品牌宣传、活动推广,跳转页面即可达成;如为了下载量、拉新等,选择询问调起则更为直接。我们要注意保证跳转去向符合用户预期,尽量直接落地到目的页而非默认页(如首页)。同时,还要尽可能地让用户在整个产品闭环中来回流转,避免流量外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