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點評】本文是中聯部原副部長周力在“中國資本市場50人論壇”上的嘉賓發言。文章從中俄關系、中美關係的變化、如何看待中美俄三方關係等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一是闡釋了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守望相助、深度融通、開拓創新、普惠共贏”十六字原則,提出了持續加深的四項舉措。二是列舉了中美關係變化之政策脫鉤及侵犯中國核心利益的四項行動,說透了美國的優先惡念和制度缺陷。三是以動態的視野和辯證的觀點分析了美國以中俄爲敵及美俄互動增加的態勢,並提出了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科學態度。

文章篇幅有點長,但的確值得深入研讀。周力部長征得“中國資本市場50人論壇”的同意,授權秦安戰略頭條號獨家原創發表,歡迎轉載,但需註明出處。

周力 中聯部原副部長

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勝利的實現,我們即將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面對複雜形勢和艱鉅任務,我們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有力地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以下內容節選自直播實錄:

本文圍繞三部分內容展開

1.中俄關系

2.中美關係的變化

3.如何看待中美俄三方關係

1.中俄關系

從中俄關系最新的定位開始談起。中俄關系從1996年就建立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1996年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時間。去年6月6日中俄兩國領導人簽署了聯合聲明。在聯合聲明裏,對兩國關係作出了一個新的定位,這個定位就是雙方宣佈“將致力於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這是最新的評價。

但是新時代的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有哪些新的內涵?有哪些新的規定?這裏給大家先介紹一下。

我們怎麼評價中俄關系?《聯合聲明》歸納爲十六個字,即守望相助、深度融通、開拓創新、普惠共贏。對這十六字方針,《聯合聲明》專門做了非常概括的說明,藉此機會,給大家簡單講一下。

什麼叫守望相助?守望相助就是雙方要相互給予更加堅定有力的戰略支持,支持對方走自身發展道路和維護本國核心利益,保證兩國各自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

什麼叫深度融通?深度融通就是要對兩國的國家發展戰略對接進行密切的協調和戰略協作,拓展經貿和投資互利合作,民心更加友好相通,文化更加互鑑相融。

開拓創新是指不斷豐富和完善雙方的合作理念、機制,開拓新的領域、項目、技術,更加全面地挖掘兩國關係的潛力和發展的動能。

普惠共贏主要是指雙方在國際和地區事務方面的合作,如要進一步團結其他觀點一致的國家,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爲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各國平等參與全球治理,遵循國際法,保證平等和不可分割的安全,相互尊重和考慮彼此利益、摒棄對抗和衝突的基礎上,秉持多邊主義原則,解決國際和地區問題,在國際事務中主持公道,促進更加公正合理的多極世界的形成,惠及世界人民,實現合作共贏。

這段話非常長,包括的內容也很多。總的來說,這十六字方針概括了中俄關系在今後若干年內的基本定位。

現在一般口語上講,中俄是新時代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但並不是說現在就已經是了。這個文件裏規定,雙方“將致力於發展”,前面還有兩個臺階,要“致力於”,還要“發展”中俄關系。新時代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包括的方方面面就很多了,涉及雙方的政治、安全、務實合作、人文交流、國際協作等等方面,而且還要結合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根據各自國家發展和雙方合作的需要來推動雙方的合作。

所以我理解這是一個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將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兩國各自建設自己國家,隨着兩國攜手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形成,在發展。在這條道路上,我們要一直肩並肩、背靠背地往前走。

按照這樣的理解,在這個發展過程當中,中俄兩國開展合作,無論在戰略層面還是在務實合作層面,都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挖掘和安排。爲什麼這麼說?第一,俄羅斯有強大的國防能力,6月24日,普京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展現出很多新式武器;中國有強大的經濟能力。第二,俄羅斯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有豐厚的資金儲備。第三,俄羅斯有先進的高科技研發能力,中國則有能夠把高科技技術迅速轉化爲生產力的運行機制。所以這種客觀形成的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的局面,可以使兩國關係的互補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現。

中俄雙方基於支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一致立場,不結盟,開展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不等於我們不能開展更加有效、更加務實、更加能夠滿足雙方利益的合作,不等於我們不能從戰略和策略兩個方面做到更加密切的相互協調和配合,不等於我們不能爲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做更多的事情,體現出更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總之,我覺得我們的政策就是在兩國不結成軍事政治同盟的前提下,發展雙邊關係沒有上限。

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深化中俄全方位戰略合作,現在看大致可以有幾個方面:

第一,要保持和加快中俄雙方各自的國民經濟建設

這是我們雙方共同的期待。普京總統的任期到2024年,無論俄羅斯人民還是普京本人,都對這一任期內俄羅斯經濟要有一個較快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俄羅斯今天是對憲法修正案進行全民投票的最後一天,普京總統親自到投票站去投了自己一票,也呼籲大家積極參與投票。憲法修正案中有一項規定,可以把普京總統的最近兩個任期歸零。這樣普京總統就存在着2024年繼續競選總統的可能。如果人民投票支持,就可以繼續執政。普京總統長期執政,對中國是有利的,有利於中俄關系進一步加強,有利於牽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惡性發展。

第二,要防範“顏色革命”

現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不斷對俄羅斯、對中國進行戰略打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雙方要爲防範“顏色革命”加強合作。

第三,要加強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建設方面的交流與互鑑

國家治理體系指國家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安全等各個領域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治理能力建設指的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治理能力可以理解爲就是執政能力。我們兩國儘管歷史文化不同,基本國情不同,社會制度不同,但是在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和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方面,依然有很多共同點和相似點。所以雙方在這方面加強合作、加強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要沿着普惠共贏的方向,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上進一步加強協調和配合

怎麼協調配合?

首先是在聯合國安理會、聯合國大會,然後是在國際和地區組織,比如G20、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 APEC,還有世界衛生組織、國際人權組織等等,都可以開展合作。合作的主要方向就是倡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最後,想強調一下中俄加強合作,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認爲在某些問題上,好像俄羅斯對我們態度不是特別積極,或者沒有我們期待的那樣積極,或者對某一件事情有這樣那樣的看法。我覺得這也都是正常的。

我覺得中俄加強合作,要注意堅持把握一致性和差異性的統一。這也是我們同俄羅斯自1996年宣佈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以來,開展合作不斷走向深入,取得諸多重大成就的一個重要前提。中俄都是獨立主權國家,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利益,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彼此照顧對方的關切,要承認和尊重彼此存在的客觀差異。合作當中不宜事事強求一致。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問題上,能夠保持持續的較高水平的一致,就是有效的戰略協作關係。

我們也看到在疫情發生以來的這半年中,中俄在抗疫合作當中也取得了很多成績,俄羅斯可以說是在第一時間派送專門的大型運輸機向中國提供了醫療物資設備和儀器,向我們伸出了寶貴援手。後來在俄羅斯疫情發生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我們也派出醫療隊,對俄羅斯給予了大量援助。我認爲在抗疫合作當中體現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我們還看到,最近俄羅斯從普京總統到外長拉夫羅夫,再到駐華大使,還有俄羅斯政界、學界、商界的代表,俄羅斯共產黨代表,都在利用各自的政治影響,利用他們自己掌握的渠道,宣傳中國,支持中國,在臺灣問題上、在香港問題上,在美國對中國打貿易戰,在美國對中國進行一系列管卡壓方面,俄羅斯表態是非常堅決、一致的。我認真看了看,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國家像俄羅斯這樣如此密集地對我們表示支持。

2.中美關係的變化

從2017年1月份特朗普上臺,一直到2020年7月份,三年半的時間,中美關係在發生變化,這個變化是什麼?可以說中美關係經歷了中美建交以來最複雜的局面,而且中美關係現在還在惡化。

特朗普上臺以後,特別是最近兩年,除了打貿易戰之外,最重要的變化有兩個方面:1.採取脫鉤的政策;2.侵犯、攻擊中國的核心利益。

我們來看看美國這兩三年對中國都做了哪些事情。

第一,全力阻斷華爲5G技術的推廣

5G技術將實現人和物的全空間連接,並構建起天地一體化的信息網絡。這是5G技術對推動現階段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戰略意義所在。5G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對各國市場也都是巨大的需求,也是推動經濟增長有力的刺激因素,還涉及到未來全球5G設備供應鏈的形成與發展。

正因爲如此,美國爲了阻止中國的發展,將華爲公司列爲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實體名單,並且特朗普、蓬佩奧一直在做西方盟友的工作,要求他們加強向美國“看齊”的意識,在5G的問題上同美國保持理念、政策和行動上的高度一致。

第二,強化對外資進入的審查

2018年以來,美國明顯收緊了本國對外資安全的審查機制,將審查範圍擴大到27個領域,包括涉美敏感領域、關鍵基礎設施、關鍵技術和公民的信息等等,美國特別緊盯的是由政府主導,有國有資產背景的交易項目,這個針對中國的一方面特別突出。美國這個舉動就是要將我們鎖定在產業鏈裏的低端,目的就是在這裏,以維護其經貿秩序的主導權和科技制高點。

第三,推動“藍點網絡”計劃

什麼叫“藍點網絡”?這是美國自己想出來的一招。美國商務部長去年年底宣佈了一項對全球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認證的計劃,名爲“藍點網絡”,就是要對全球所有正在和即將開展的項目進行逐一審查。中國已同世界各國開展的“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它都要進行干預,要求所有同中國合作的國家都要向它報告。如果得到認可,就會在地圖上標上一個藍點。這就叫“藍點網絡”計劃。

“藍點網絡”計劃原來設想在今年7月份的G7峯會上確定,然後開始實施,運營方由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組成,有政府,有銀行,還有商業機構,共同組成一個公司來進行。實際上就是美國企圖自己訂立標準,從環保、勞工的標準等方面干擾“一帶一路”建設。

第四,關閉同中國各個層級的對話渠道,擴大對中國赴美人員的審查

現在是從外長到以下各級磋商都沒有,其他領域的訪問和接觸也大都停止了,對中國人員的審查擴大到在美國讀書的中國留學生。美國也開始對中國駐美外交官設限,我們很多學者、科研人員的十年入美簽證都被臨時通知取消,最近美國又對我們新聞媒體採取行動。今天看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我們採取反制措施。

以上是美國採取脫鉤的政策的大致幾個方面,還有其他陸續都在展開。

在侵犯和攻擊中國的核心利益方面,特朗普政府同美國國會攜手做了很多事情。講幾點,大家就很清楚。

2018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了《2019年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要求特朗普政府制定“全政府對華戰略”,運用國家政權力量中的所有工具對中國展開全面打壓。從2018年12月開始到現在,美國國會先後通過了涉藏、涉臺、涉港、涉疆法案,粗暴地干涉中國內政。前兩天,美國衆議院就香港問題提交了一個新的法案,現在要等參議院批准。參議院、衆議院兩院國會批准以後,總統簽署就生效了。

怎麼看待美國對華政策的調整?

5月20日,美國白宮發表《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方針》的報告。在報告裏,首先列舉了中美建交之後,也就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美國原來以爲可以通過接觸、拉攏中國,把中國納入到西方世界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之內,這樣可以使中國走向他們所期望的那種民主化道路,但是現在承認失敗了,所以現在不能再繼續這樣的政策,必須作出調整。

美國執政當局包括特朗普政府和美國國會,也就是說包括美國的兩黨(共和黨和民主黨)。現在已經越來越清楚,對中國作爲美國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而且這個主要戰略競爭對手是排在俄羅斯之前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不管是美國的鷹派、鴿派,還是中間派,是他們一致的看法,他們都主張改造美中關係,將對華政策推行強硬再強硬。對華強硬已經成爲一種新的政治正確。

現在我們研究爲什麼它要這樣做?支撐美國推行對華強硬政策的基礎是什麼?我認爲至少有兩大方面:

第一,美國不能容忍任何國家對美國在世界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構成強大壓力和挑戰。當前尤爲不能容忍中國的發展愈加接近美國,必須強力加以遏制,首先從經貿、科技、人才等方面爲中國的下一步發展設置各種障礙,以確保中國無法超越美國。中美實力越接近,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就會更猛烈。

第二,出於社會制度的原因,也就是意識形態的原因。過去談合作,不以意識形態劃線,不以社會制度劃線,這是我們一直表達的意思。但是意識形態永遠是客觀存在的。美國不能容忍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及和平發展模式,對西方民主自由的理念和制度形成強烈的衝擊;不能容忍中國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美國主導國際秩序就是搞霸權主義。現在我們講要多邊主義,有什麼事情要商量着來,不能一個人說了算,這一點很堅決,所以美國認爲我們挑戰它主導的國際秩序。

舉兩個例子。

2019年9月24日,特朗普在第七十四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演講中,專門用一大段話講述了他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看法。特朗普說,“社會主義的幽靈是國家和社會的破壞者,是地區國家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之一,我要向全世界重申我在美國國內做過的表態,就是美國永遠不會成爲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集權政府和意識形態,加上現代技術,使社會主義有能力實施新的令人不安的壓迫和統治形勢。爲此,美國已經採取措施,對外國技術投資進行更細緻篩查,以保護美國的數據和安全”。

特朗普講話之後,也就是從去年10月份以來,美國副總統彭斯和國務卿蓬佩奧多次發表涉華政策演講。彭斯從社會制度、中國共產黨執政、中國經濟社會政策,宗教政策、“一帶一路”建設,以及所謂中國對美國中期選舉的干涉等方方面面對中國進行全面系統的攻擊,並且說美國不會再認爲單靠經濟接觸就能使中國這一威權主義國家變成自由、開放、尊重法治和國際商業規則的制度,美國將中國視爲戰略和經濟的競爭對手。

從去年9月份以來,美國明顯加大了在全球範圍內抵制中國的活動,敵視的態度進一步升級。美國對各國,哪怕是非洲小國都施加壓力,要求他們不要同中國走得太近,不要接受中方提出的外交理念,不要參與中方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不要使用中國的5G技術。

特朗普等人的所言所行,再清楚不過地表明,中美兩國今天的鬥爭,就是源於兩種不同社會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鬥爭。特朗普不是簡單的商人,不是不懂政治,不是行爲乖張,不是隻關心經濟利益而不注重意識形態。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基於上述,我們判定中美鬥爭是一種遭遇戰,也是一場持久戰。美國對華政策走強,兩國鬥爭加劇的態勢,短期內不會得到根本的改變。特朗普現在的所作所爲,確有爲他今年11月競選連任的需要,有它的極端性,但是我們不能指望他不再連任以後,一切都會好轉,我們不能指望這一點。一句話,就是我們現在不可能指望中美關係再回轉到奧巴馬時期,實際上奧巴馬後期,我們的關係已經變得非常複雜。

對美鬥爭是一場全方位、多角度領域的較量,貿易戰、外交戰、金融戰、科技戰、安全戰、輿論戰、規則戰、制度戰,一個接一個,接連並且同時疊加出現,打談並舉看來是常態,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做最壞的準備,爭取最好的結局。

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要盡力維護和發展中美關係,使中美關係能夠沿着對話協商、管控分歧、平等合作的路子走下去,因爲這才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也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符合世界各國的利益。

我們要在總書記的領導下,發揮出足夠的智慧,要能夠在順利時期以合作促長遠,在困難時期以鬥爭促合作。現在看,我們更多的是要以鬥爭來促合作。我們要敢於鬥爭,我們要善於鬥爭。敢於鬥爭就是在戰略層面上,不鬥不行。善於鬥爭就是我們在策略把握上要能夠穩準狠,要把握好節奏,要抓重點,抓主要矛盾。

如何看待中美俄三方關係

到底怎麼看?現在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我覺得中美俄關係或中美蘇關係在冷戰時期關係的重要性、力量比較強。回顧冷戰時期,實際上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在進行角力、角逐,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中國同美國關係的改變。70年代,因爲1969年珍寶島事件,中蘇關係極度惡化,蘇聯把中國作爲敵人,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對我們構成強大的壓力。這個時候,尼克松和基辛格看到這種情況,希望抓住機會同中國改善關係。1972年尼克松訪華之後,就實現了關係正常化,一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現在回顧起來,當時中美蘇三角關係確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現在進入到了多極化世界,兩極格局已經不存在了。在這種情況下,怎麼看待中美俄關係?有兩個判斷:

第一,特朗普執政以來,將中國和俄羅斯作爲兩個主要競爭對手,並且把中國和俄羅斯都作爲敵人來加以打擊。過去是把俄羅斯排在第一位,把我們放後面,現在把我們置於俄羅斯前面。中俄美三方客觀上形成了以美國爲一方、以中俄爲另一方的態勢,形成了雙方對壘的格局。

第二,新冠疫情發生之後,美國對華打壓升級,中美關係對抗一面又在上升,俄美的分歧依然存在,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俄美的互動比過去有所增多。今年上半年,普京同特朗普通了五六次電話,當然其中有兩次是普京、特朗普、沙特阿拉伯王儲三方通話,談石油減產問題。

中美現在關係更加緊張;俄美關係略有鬆動;中俄依然保持高水平戰略協作,雙方合作抗疫,並且依然聯手牽制美國單邊主義。目前三方關係就是這個態勢。

這個三方關係是動態的。現在中俄雙方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我們是得道多助的,這是一個方面。我們還要繼續加強中俄戰略協作關係,同時我們樂見美國同俄羅斯改善關係,我們也希望同美國緩解現在的惡化局面。這就是中俄美三方關係的現狀。

中國現在倡導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構建全球夥伴關係網絡,要構建新型的國際關係,構建反對霸權主義的最廣泛的國際統一戰線。在這種情況下,特別強調中俄美三方關係對世界格局會怎麼樣?我個人覺得不宜過多地提倡和突出或者拔高中俄美三方關係的作用。我們現在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團結世界上更多的國家,包括美國人民在內我們都要團結,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靠兩個大國、三個大國或四個、五個大國來帶動全世界,把世界玩轉了。不是這個意思。

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我們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樣,我們同美國改善關係,俄羅斯同美國改善關係,也都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同的組成部分、不同的側面。都是爲了世界和平、世界穩定、世界發展,爲了世界人類文明進步。

(本文選自中國資本市場50人論壇嘉賓直播部分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