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官璘,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国第一个全国象棋冠军、第一个中国象棋国家级教练员、第一个获得“象棋特级大师”荣誉称号的国手,是叱咤风云的一代棋王。弱冠之年,挟技闯香港,后又鏖战广州,饮马上海滩,南征北战,铸就了中国象棋史上的一个极难逾越的高峰。然则杨官璘的“博弈生涯”确是十分坎坷的。初期便遭遇了“拦路虎”——董文渊,四次奋战,才能战胜对手。

第一次遭遇 初露锋芒

1949年末,“省港澳”埠际赛在香港举行,当时杨官璘还没有名气,不能参加比赛,只能做一个台下看客。就在比赛前,他看到了一个人,此人先前曾战胜过“七省棋王”周德裕,棋艺正处于巅峰期,自封为“八省棋王”,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王霸之气,傲慢至极,不可一世。这个人就是董文渊。杨官璘随之向其发出挑战。董文渊不屑的说:“你是从哪条河里冒出来的小虾?这里是最高水平的比赛,你既非名手,又无战绩,怎么能参加比赛呢?我是‘八省棋王’,如果你能赢了我,你就有资格参加比赛了。你敢跟我下吗?”杨官璘初生牛犊不怕虎,说:“下就下,谁怕谁?”当即以每局十元的彩金较量起来。董文渊本以为会轻松取胜,有些轻敌,没想到被杨官璘两个边马弄得满头大汗,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占不到半点便宜,双边马是杨官璘初期惯用的套路,因为他没有系统学过布局,故意以双边马来打破固有的棋路。两局下完打成平手,此战,杨官璘虽然没能获胜,但从此名气在香港棋坛流传开来。

第二次遭遇 一头冷水

弈和董文渊后,杨官璘在香港有了些名气,经人介绍,加入了香港象棋协会。1950年,香港象棋协会举办第一次会员赛,杨官璘非常兴奋,一展身手的时刻到了,董文渊并没有参加这场比赛,杨官璘一路过关斩将,最后遭遇的是自己的好友李志海,双方棋路都非常熟悉,第一盘很轻松就和了,第二盘杨官璘平时苦研练就的功夫终于显出威力,杨官璘战胜李志海,夺得了棋坛生涯的第一个冠军。兴奋之余,又一场大赛展开了,这是一场擂台赛,同样是香港象棋协会举办的,由董文渊守擂,协会会员按优胜名次攻擂。杨官璘当然是首当其冲,向董文渊发起挑战,欲报一箭之仇,董文渊知来者不善,也是严阵以待。双方一交手便拳来脚往,打得不可开交。然则杨官璘毕竟是初出江湖,经验不够丰富,而董文渊正值巅峰期,杨官璘随时苦战力拼,最终还是败给了董文渊。这一次失败,犹如一盘冷水浇到了杨官璘的头上,杨官璘意识到自己离顶尖棋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于是更加发奋图强,期待有一天能够战胜董文渊。

第三次遭遇 越挫越勇

杨官璘虽然在香港闯出了名气,但并不如意,依旧穷困潦倒,杨官璘叹道:“香港虽大,可容不下我一盘棋”,终于在1951年8月初,杨官璘踏上了远征上海的战程。初来上海的杨官璘,开始也是非常艰难的,只能在茶楼酒馆去跟一些二、三流的棋手下棋,挣一些散钱来养活自己,以至于九分钱一晚的阳春面整整吃了一个星期。慢慢的,杨官璘凭借高超的棋艺,逐渐也打出了名气,后来战胜了上海名手陈荣棠,凭借此战在上海棋坛声名鹊起,声威大镇。9月份,“华东华南象棋名手对抗赛”正式开始,杨官璘联手陈松顺,战胜了何顺安和朱剑秋。可惜的是,董文渊并没有参与这次对抗赛,杨官璘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迫切想要报这一箭之仇,事后,杨官璘再度挑战董文渊,作赛六局。杨官璘一胜二负三和,又一次败于董文渊。临别时,董文渊还有些傲慢的对杨官璘说:“自香港分别后,这一年你的棋艺大有长进。但在一两年内,恐怕在我身上还占不到便宜”。杨官璘虽然失望,但没有灰心,答道:“先别说这样的话,咱们明年见。”杨官璘回到家中,没有气馁,把和董文渊的六局棋仔细拆解,终于发现了一些名堂:董文渊计谋多段,盘内、盘外都有很多怪招。至于盘外招,杨官璘不怕,凭自己的修养可以不为所动。而盘内的辣招,杨官璘也研究出来破解之术,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战胜董文渊。

第四次遭遇 一雪前耻

终于,到了到了1952年,杨、董十局大赛在上海米高美舞厅隆重开锣,杨官璘报仇的机会到了,本次比赛由于上海各大媒体的大肆宣扬,使得这场大赛更是万众瞩目,场场爆满,连购票都需要提前两日预订,真是一票难求。本次比赛,杨官璘准备得非常充分,已经将董的棋路摸得八九不离十,以五胜二负三和的压倒性优势战胜了董文渊,终于一雪前耻,一向傲慢的董文渊也不得不低下了他高昂的头,长声叹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本次比赛后,意味着杨官璘时代到来了。之后,董文渊又纠集华东诸雄前来,也要报“一箭之仇”。第一箭是“华东三虎”之二的何顺安,被杨官璘四胜四和拿下。之后罗天扬,林弈仙、朱剑秋等也来挑战,都被杨官璘击败,董文渊不服,再次挑战,双方大战二十二局,尽管他使出浑身解数,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杨官璘以胜十二局、和四局、负六局的战绩再次压倒这个狂傲一时的“八省棋王”。此战杨官璘在上海横扫群雄如席卷,如君临天下而笑傲群雄,华东棋坛,一时竟无人可撄其锋!从此,董文渊也和杨官璘下过棋,但也只能望其项背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