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已是耄耋之年的崔崑院士夫妇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400万元,设立“新生助学金”。截至2020年,5年里两位教授共捐助1000万助学金,每年有133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得到他们的帮助。崔崑院士说,“希望可以帮助学生们安心完成学业,不要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学习。”(7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

院士夫妇捐资400万助学,真的不容易,难能可贵。既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着伟大时代的良好风尚,也发扬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书写人间大爱,值得点赞。毕竟,院士夫妇一直以来省吃俭用,崔崑院士的一件衬衣就穿了30年,将省下积蓄下来的钱转化为一笔笔助学资金,资助寒门学子,其品德和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不仅让我们泪目、感动,更让我们反思。

时下,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使社会道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生态,以致一些领域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与失范,让不少人感叹世态炎凉,社会缺乏爱心与温暖,习惯于当“过客”、当“路人”、当“看客”。这说明在人际互助、彼此信任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需要用真情去唤醒,用爱心去浇灌。而今,院士夫妇捐资400万助学,捐出了人间的大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必定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促进人们踊跃向善向上。

世界太大,变化万千。一些人总是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之事,或处入贫困、疾病的困扰;或陷入危难、绝望的处境。比如,因家庭贫困不能供孩子上学,上了学,也难以供孩子读到毕业。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向寒门学子伸出援助之手,帮寒门学子一把,送寒门学子一程,让寒门学子放心读书,早日成才。如何帮扶?而今,院士夫妇捐资400万助学,为我们作出了示范,只要我们都像院士夫妇学习,人人献爱心,个个伸出援助之手,就可以帮助更多寒门学子及时“圆梦”。毕竟,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慈善之心资助寒门学子,是行善积德之举,有利于寒门学子及其家庭和社会,有利于传承传统美德,彰显和谐社会的魅力,弘扬社会正能量,值得倡导。

事实上,让贫困孩子上学“一个也不能少”,既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让贫困孩子从“寒门”直达“校门”,可体现出社会各界对贫困孩子的慈善与关爱。何况,时代需要健康的道德风尚来引领,需要健康的道德行动来推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公民的价值追求出现多元化的时期,更需要唤醒爱心,让更多的人接着捐资助学的“爱心棒”来传递,让大爱之举织就幸福之网,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而今,院士夫妇捐资400万助学,弘扬了传统美德,使扶弱济贫、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得到了放大和升华,提升了社会关爱的温度,成为社会正能量的风向标。只有多宣传这种爱心举措,才能让捐资助学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普遍追求,让捐资助学成为社会共识,从而让行善精神永相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