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奔跑吧》,以主题“谣言”在一票综艺中脱颖而出,引起了大众的讨论。

节目一开始,成员和嘉宾们都坐在休息室里,边聊天,边做着录制前的准备,没有人告诉大家,录制已经开始了。

突然,房间停电了。

大家都处于黑暗当中,只能听到他们讲话的声音。

只听见李晨 “哎呦”一声,说自己被人打后颈脖了。

没过多久灯亮了,李晨认定是坐在自己旁边的沙溢是“凶手”。

沙溢一口否认,没有打李晨,而李晨坚持认为就是沙溢打的。

这时候,导演告诉大家,节目录制已经开始了。

紧接着一扇墙壁被打开,一股脑跑进一堆记者,质问沙溢为什么要打李晨,是不是有什么过节?

似乎“沙溢打了李晨”这已经是事实,在没有具体考量之前。

自此,一场关于“谁打了李晨的头”之辩拉开序幕。

之后节目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游戏,拿到此次事件“凶手”的相关证据。

成员们也因为不同的证据的相应浮现,从一开始对沙溢的信任,也随着李晨的挑唆,变为质疑。

在最后的“仲裁大会”上,现场有100名完全不知道事态发展过程的观众,只通过两个的辩论,来判断凶手是沙溢,还是李晨的自导自演。

在辩论的过程中,现场观众不停的摇摆、跑票。

但沙溢在之前游戏过程中被众人逼问,急得说出了一句:

“我以为咱们都是有任务的。”

这成为李晨方有力的攻击证据。

以及复盘案发现场时,善于打心理战的情感辩手陈铭的煽动,让大多数观众的票都跑到支持李晨那边去了。

最终,仲裁投票结果是66∶34,李晨方赢得了比赛。

大多数观众认为沙溢是凶手。

观众离席,现场整理,可赢得了比赛的李晨,却心事重重背过身去,擦拭眼泪。

比赛结果已出来,导演组也公开了最终真相。

熄灯后的房间里,正如沙溢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因为害怕下意识抓住了旁边李晨的手,还瘫坐在地。

而李晨说的自己被打,完全是他在自导自演。

节目录制前,导演找李晨聊天,让他自导自演打完自己后,还要咬定是沙溢的错。

他接到这个任务时是崩溃的,也不希望见到大家,这样就不会发生一系列的事情。

沙溢被冤枉了一天,被人质疑了一天。

66%的观众所认为的真相,都背离了真相。

回顾收集线索的节目录制的一天,当事人沙溢多次百口莫辩,甚至急的跳脚。

而身为旁观者的观众中,也有一部分人,从一开始就根据一个小细节下定结论。

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扮演了一个“施暴”的人,理所当然地去伤害无辜的对象。

李晨也因为内心的抱歉和愧疚,一整天都很纠结,差点演不下去了。

节目中有一个细节,沙溢被所有人质疑的时候,不小心口误,说自己是有任务的。

李晨开始无限放大这句话,引导众人品味“任务”这两个字。

导致所有人开始被碎片化的信息误导、带节奏,成了别人无形的枪。

虽然这只是一场综艺效果,但也完全折射出了当下的从众心理,和那些所谓的“键盘侠”。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每天都会接收很多信息,也会发布很多信息,这些碎片化信息太多了。

现在大家对信息的获取十分便捷,但是收获到的信息特别碎片化,很有可能常常因为一张照片,一个视频片段,而去相信一个所谓的“事实”。

人的观点和思想是很容易被改变的,很多时候不是被事实所影响,而是被言语所影响。

就像仲裁大会里的观众一样,只是单纯从别人的言语中做出判断。

我们无法真正了解一件事情或一个真相,永远不要凭借一张张断章取义的图片,就去跟风传谣。

“标签效应”中说到的,我们很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识经验,和听来的风言风语,给别人贴上标签、做出判断。

但事实上,绝大部分人都是从自己的偏见和喜好出发,选取自己想看的真相。

我们所能看到的,可能不过是每个人的冰山一角。

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却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听说我做了什么,却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你不是我,终究不会懂我,而我也不需要你懂。

这世界每个人都想得到尊重,都想被认可自己的看法。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要用你的格局去评判世界的黑白、不要用你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人生。

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你所知道的事实不一定是真相!

想得到一个更为接近"真相"的判断,需要一些处理信息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宽容"与自己信息不一样的人。

应该更加理智一点,对说出口的每一句话负责。

夸奖的话可以脱口而出,诋毁的话要三思而后行。

愿你我不会用自己的想法去随意判断事情的真相,也愿你我不被只言片语所困,活成自己的万丈光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