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理想汽車宣佈赴美上市,完美復刻蔚來?來源: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爲專欄作者雷科技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8年8月14日,蔚來正式向美國證監會提交IPO文件,最高募股募資達15.18億美元,同年9月12日,蔚來汽車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爲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車企。

僅僅過了兩年,北京時間2020年7月11日凌晨,國內第二家造車新勢力車企——理想汽車,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說明書。相比兩年前蔚來計劃募資18億美元(最終募資15億美元),理想這次顯得十分低調,計劃的首次公開募股募資爲1億美元。D輪融資加速上市步伐

從上個月理想發佈的半年銷量成績單來看,今年1-6月理想ONE的總銷量爲9666輛,從去年12月開始交付起,總交付量達到1.07萬輛。這個成績與同爲新勢力品牌且同價位的ES6相比,交付1萬輛的時間幾乎持平(理想ONE爲195天,蔚來ES6爲185天)。

理想ONE的交付得以提前,不得不提到美團CEO王興的強勢加入,理想在2019年獲融資現金高達56.6億元。隨着車型量產並順利交付,理想在2020年一季度便入賬8.5億,是蔚來汽車的62%。要知道,理想在2018年並無收入,單是虧損就高達15.3億,而2019年虧損24.4億,營收僅爲2.81億。

儘管進入2020年,理想的營收開始走上正軌,但招股書顯示,今年3月份理想的賬面現金只剩下10億元,可謂步步維艱。不過好在今年7月再次獲得D輪融資5.5億美元,領頭人依舊是美團。融資成功加上銷量成績見好,想必也加速了理想赴美上市的步伐。

果然,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理想發出屬於自己的IPO招股書,參照兩年前蔚來的上市,預計理想最快能在秋季上市。摸爬滾打的創業之路

與含着“金鑰匙”出生的蔚來相比,理想可以算得上是“家境清貧”的企業,成立之初便遇上股災,融資前景十分不明朗。之後品牌名稱從“車和家/理想智造”改名爲“理想”,創始人李想表明原因:從四個字改成兩個字,一切都是爲了節省成本。

從2015年成立至今五年時間,我們幾乎沒有看到理想的頭三年帶來了什麼利好消息,沒有像蔚來花大錢邀請明星舉辦發佈會,也沒有像蔚來大手筆興建品牌體驗中心。低調過日子的理想,像極了一家想要厚積薄發的創業公司。

再來看車型方面,理想前期規劃的小型電動車SEV被夭折,品牌寄望於理想ONE這輛增程電動車。在當時來看,增程式電動車只有別克Velite6和寶馬i3等寥寥無幾的車型,而它們的市場表現並不算好。理想豪賭增程式電動車市場,只爲押注所謂的“沒有里程焦慮”。這個膽量,確實不是一般人擁有的。

當然,理想發展到今天,不得不服創始人李想的創業家精神,從其朋友圈曝光的評論可以看到,他對造車是認真的。從企業的節衣縮食,到寧願花大錢做研發,解決用戶問題,造車雖然燒錢,但只要燒對了地方,結果是不會辜負的。單靠一款車,理想很難達成“理想”

理想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市,除了D輪融資成功加速了步伐,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可以說是造車新勢力的“倒閉年”,但這並不影響新能源市場的表現。特斯拉國產車型Model3,五月份交出了1.1萬輛的成績單,國產車企如廣汽AionS、比亞迪秦EV、蔚來ES6和理想ONE等車型都有2000+銷量。新能源補貼政策的不退坡促使了整個市場的平穩發展,也讓第一梯隊車企能從容度過艱難的一年。

然而理想目前只有一款車型,即便能成功IPO並順利上市,當下還需要大量資金解決產品研發的問題,加速投放產品纔是硬道理。招股書顯示,理想計劃將募集到的資金用於新產品研發,並計劃於2022年推出一款全尺寸SUV,車型依舊採用增程式混合動力總成。

雖說理想單憑一款理想ONE車型,就已經做到稱霸中大型混動SUV市場的表現,但顯然它的真正對手仍然來自特斯拉、蔚來和小鵬。理想要想活得更滋潤,發展純電動車,直接對標同價位的產品會是更好的選擇。

而隨着電動車在電池技術上的不斷提升,充電樁的佈局越來越完善,似乎在另一層面上已經緩解了人們對電動車的“續航焦慮”。或許李想自己也想不到,五年前理想ONE打着“無續航焦慮”的噱頭面世,放在今天車型優勢卻變得越來越渺小。600km以上續航的電動車已經越來越多了,靠着一款增程式電動車打遍天下,可真的不是長久之計。寫在最後

理想作爲李想繼***,汽車之家後的第三次創業,其發展歷程確實很勵志。不過目前企業規模小、車型市場單一和品牌小衆等都是劣勢,即便上市前景也很渺茫。暫且我們也應該持樂觀態度觀望下去,希望理想能堅守“理想”,讓中國製造在汽車製造業增添一道光彩。

本文爲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