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與黃鸝鳥》並非單純的青春校園劇,它脫離了以往同題材劇集將故事背景聚焦在單一校園生活的侷限,而是擴散到更廣闊的敘事空間,讓劇中的年輕人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面臨着現實與夢想的選擇,避免了只講述校園生活的小家子氣,格局更大氣。

最有趣的是,《蝸牛與黃鸝鳥》還不時爲觀衆科普了許多古典音樂,觀衆彷彿上了一堂貝多芬、莫扎特的大師音樂課。並且每首音樂的選擇也都與主人公當時所處的情形緊密相關。李臻言(張新成 飾)在參加普拉提尼指揮大賽時,選擇了《C小調第五交響曲》,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命運交響曲》,這首曲子寫於貝多芬耳疾已經完全無法治癒的時期,充滿着人不能屈從於命運的強烈抗爭意識,李臻言上場前還受到“來自中國的選手怎麼能詮釋貝多芬呢?”的質疑,但他卻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讓評委刮目相看,這也是李臻言勇敢面對過往、開始主導自己命運的開始。

在最新更新的劇集中,李臻言和方小萵(林允 飾)等人在巴黎進修之後,面臨着人生的重要選擇——繼續留在巴黎還是選擇回國?李臻言在已經收到盧馬列樂團指揮的續約的前提下,毅然選擇回國重建RS樂團,追逐自己的音樂夢想。

不過,夢想很豐滿,而現實卻很骨感。曾經一度輝煌的RS樂團如今卻早已解散,想要重建,就要面臨着拉投資、找排練場地、重組樂隊成員等問題,而古典音樂對普通觀衆來說,是陽春白雪,面臨着市場的考驗,並且之前的樂隊成員也都有了穩定的工作,想要打破穩定的生活而去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太過艱難。劇中幾位成員重聚,並沒有重組樂隊的打算,大家坐在一起只不過是對於過往青春的一次回首罷了。

每個人都有過做夢的年紀,隨着步入社會後,經歷過各種現實的挫敗與打壓之後,有些人被現實磨平了棱角,向生活妥協,有的人依然堅持初心,懷揣夢想。李臻言夢想成爲世界級指揮家,不忘初心,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國際指揮比賽的冠軍;蔣采薇從小的夢想是能夠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但後來卻放棄了夢想,想當一名流行歌手。《蝸牛與黃鸝鳥》並沒有對主人公關於夢想的選擇做出是非評判,而是告訴觀衆,每個人在面對夢想與現實困境時,都有自己的選擇。是選擇不忘初心還是向現實妥協?是選擇夢想還是麪包?都關乎個人選擇,沒有對錯之分。

《蝸牛與黃鸝鳥》中關於現實與夢想的話題討論,對於當下也有現實意義,因爲類似的問題也拷問着現實中的很多人。最近,高考剛剛結束,全國上千萬名考生同樣面臨着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選擇,選擇自己喜歡但比較冷門的專業,還是父母認爲所謂好就業但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其實,不管做出何種選擇,只要是能夠忠於自己的內心,然後朝着目標努力奮鬥就夠了,你可以做李臻言,也可以做蔣采薇,麪包和夢想同樣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