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張文宏:中國進入“動態清零”新常態,人們已經可以迴歸正常生活

“清零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可能是零”,7月12日,在“財經前沿2:如何應對疫情常態化”線上論壇中,新冠肺炎醫療救治上海專家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如是表示。

他談到,目前疫情防控中,最緊張的應該是防疫體系,醫生,醫院,公共衛生體系,老百姓應該遵從國家防疫體系的建議,在做好個人衛生的情況下,真的應該回歸正常。張文宏介紹,大多數國家經過最近一段時間都拼命進行了復工復產,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而且在常態化的生活當中,經濟復甦等各方面都非常好。

而對於目前國內出現的零星輸入型病例,張文宏表示,輸入性病例在中國的管理是閉環策略,所有輸入性病例都在管理的範圍內,不能把它算在疫情裏面。他說:“在這種情況下,閉環管理裏,病死率是零的情況下,如果把輸入性的病例排除在外,中國現在是沒有病例”。

以下爲發言實錄:

張文宏:輸入性病例在中國管理是閉環策略,所有輸入性病例都在管理的範圍內,不能把它算在疫情裏面。我現在每天還在上班,每天在定點醫院查房,到現在爲止輸入性的病例400多例,但上海這個城市就像沒有病人一樣在正常運行。像這樣輸入性的病例,在中國現在的管理模式裏等同於沒有病例,這種管理叫閉環管理。所有的輸入性病例如果都在閉環裏面,這視爲零。因爲它在閉環裏,跟整個社會隔絕了,不要把這樣的病例當做病例,不要說400例,上海即使是4000例,在我的閉環裏也不是事。

現在中國到了這個階段,很多人在關心新藥的問題,我當然也很關心,因爲我也在做一些臨牀。但上海400多例病人裏,在沒有特異性的抗病毒醫療藥物問世的情況下,病死率已經都是零;北京治療了300多例病人,病死率也是零。在這種情況下,閉環管理裏,病死率是零的情況下,如果把輸入性的病例排除在外,中國現在是沒有病例。中國沒有病例,後面的態勢是什麼?我非常同意曾光老師的看法,清零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可能是零,北京就告訴你,不可能是零。但是,按照中國的策略,我們總是可以讓它變成零,在北京出現兩例病例的時候,我說北京沒有問題,很多人說我太武斷了,現在一個月內北京沒事,爲什麼有這個信心?因爲武漢可以清零。曾光老師講的在中國清零的策略是最划算的,這麼划算的策略其他國家爲什麼不採取?因爲其他國家清不了零,如果要清零要下極大的決心。

我說中國跟美國之間,在檢測能力方面,在武漢大檢測之前,中國的檢測能力沒有美國強。在武漢是不是要檢測,大家有過爭論,因爲在這之前,美國的檢測能力比武漢要強,但是大家有沒有看到,美國檢測的量很大,但是它的病情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也就是說,一般的情況下,擴大檢測量對控制疫情是有用的,但是美國不行。

美國和中國的差異在哪裏,你認爲是體制的差異。今天坐在這裏的大多數都是科學家,我們最終要回到科學,從科學的角度考慮,中國和美國的差別就是社區管理的能力,就是你能不能進入每一個單元實施到檢測和清零,事實上他們做不到的。檢測了不隔離,這種檢測是沒有效率的,所以在所有的數學模型裏都有個效率的問題。但是在我們歷史上,沒有一種我們已有的經驗像中國的武漢和北京效率上可以做到接近百分之百,現在在武漢做到百分之百,實施了清零。我說句實話,我不知道中國其他省市是怎麼跟武漢進行交往的,但是至少上海對武漢、北京完全開放,只要給我一個綠碼,不管你是從哪裏來,我們是完全開放的,因爲我相信它應該清零,包括北京。因爲中國在武漢清零以後,無論是哪個城市,總歸會有幾例出來,因爲沒有最終實施清零的策略,清零的策略裏需要整個社會給予極大的配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一直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是可以認爲中國進入一個新常態。如果中國一直接近於零,我就可以認爲,中國在新常態下,在國際疫情蔓延的情況下,一直有輸入性病例的情況,中國有可能不斷地會有散發的病例出來,我們可以動態地維持在一個清零的水平,所以這時候疫情已經結束,中國再做大量的藥物實驗、疫苗的研發就失去了機會。

在世界大數據的會議上,我在這種語境下提到中國疫情結束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爲百度的總裁彥宏提出來大數據在藥物的設計和疫苗的設計上做了很大的貢獻,我說非常同意,但即使是這麼快,現在它的速度也沒有跑得過中國的傳統智慧和城市的管理。也就是說現在疫苗出來,對中國來講,對世界來講,對我們是一種儲備,中國的疫苗在高發地區做實際上是盡一種社會的責任,中國始終會奉行一個接近零的策略。讓新常態下,整個城市在正常運行,將來有可能會上來出現散發的病例,也有可能是天津,北京處理的方法可能會成爲模版,但是先一個城市處理起來,可能會比北京更爲熟練,因爲有北京的經驗在前面。北京疾控處理的能力這麼強,進行了這麼大規模的擴大檢測,而且是有效的擴大檢測,美國的擴大檢測對疫情的控制沒有起到特別大的作用,因爲只檢測不隔離,中國的擴大檢測,北京一個月300例,一天也就10例,換句話說,美國現在的疫情是中國的多少倍呢?是中國的7000倍,美國的人口是中國的1/5,再乘以5,美國就是中國的35000倍,在新常態下,中國已經回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復工復產的環境。

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很焦慮,有的人說一清零就焦慮,爲什麼?我記得疫情如火如荼,而且直接奔着羣體免疫的方向去了,這是英國先提出來的。事實上現在很多國家都直接奔着羣體免疫去了,英國是首先提出羣體免疫的,但是它現在也否定了這個,英國今天的疫情控制的是非常好的,它每天就幾百例,這個幾百例對這個醫療體系來講根本就無所謂,因爲這個疾病的嚴重程度,在中國北京和上海700多例,北京新發地300多例,上海400多例,一例都不死,某種意義上這個病的嚴重程度,在中國不比流感型肺炎更爲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每天英國幾百例,爲什麼還要採取戴口罩?因爲他知道,如果放得太開,有可能會誘發第二次的醫療擠兌,而且英國現在完全是老齡化的社會,英國的老齡化社會程度比中國還要厲害,它的平均壽命比中國還要大很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整個歐洲是老齡化的社會,英國現在的病死率達到了百分之十幾,但是現在非常遺憾的告訴你,泰國只有百分之零點幾,哈薩克斯坦病死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幾,印度病死率也低於2%。世界上老牌的帝國主義,西方醫學的發祥地,病死率遠遠高於新加坡、高於印度。在這種情況下,歐洲自動停止了羣體免疫的策略,控制的非常好。

我們今天不再討論美國,我只是說,當你的朋友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我覺得非常遺憾,中國不是孤獨的國家,歐洲某種意義上跟中國做的是同一件事情,只不過它是經典意義上的公共衛生的政策,是很難在流感期清零的。將來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能得比較,爲什麼對於一個大流行病下面一個國家可以清零,這件事情今後可以討論。我今天告訴你,中國不是孤獨的,什麼意思呢?歐洲也跟我們同在,今天陳教授就坐在這裏,我覺得非常好。

歐洲現在的病例是非常低的水平,它也不允許再次蔓延。東亞國家,日本和韓國沒有清零,但是他們的病例也是每天幾十例、幾百例,這個水平跟中國也是非常接近的,我的意見是什麼呢?中國不是一個孤獨的國家,世界上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能分爲兩個世界,我記得很長時間我們的國家把世界劃分爲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現在世界上通過新冠疫情也是分成兩個世界,全球化的未來,要用人類的智慧如何促進這兩個世界的溝通,這是大的問題。今天歐洲提出來,整個歐洲已經全部通航,也對中國發出了熱烈的邀請,你能不能幫我打開國門。中國現在非常猶豫,跟歐洲的兄弟關係非常好,外交關係也好,經貿關係也好,也很想打開,但是北京新發地的疫情給我們造成的心理上的創傷,使得現在在這件事情上比較猶豫。

我們都是做科學的,事實上我們無意於對政府決策方面做出任何的影響,只是從科學的層面告訴大家,將來世界之間的互相交流是必定的,包括新加坡,新加坡的疫情會慢慢得到控制。控制以後也會問中國,我朝你邊境打開,你打開嗎?他肯定會這麼問,入鏡以後還要繼續隔離14天嗎?是隔離7天還是14天?上一次我跟新加坡防疫的首席和他們疾控的首席在上海進行了交流,他們問我中國什麼時候打開?我說中國現在疫情控制的最好,我們肯定是最後一個打開,所以我就問你新加坡什麼時候打開?事實上這些控制的非常好的國家,東亞地區,韓國、日本、中國都是朋友,這些國家的邊境如何打開,打開之後是不是要隔離?這些都會成爲將來要討論的一個問題。

最後我總結一下,目前世界的形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比較清楚的,在這種清楚的情況下,我們認爲人類的智慧就顯得特別重要,世界根據疫情劃分爲兩個區域之後,這些區域之間的交流如何進行?是我們下一步要慎重予以考慮的。曾光老師的提法,我高度贊成,中國會繼續貫徹接近於零的新常態,這種接近於零的新常態,追求零的策略,將來的表現會在哪裏呢?表現在中國的智慧,就是說你有沒有辦法讓我們的經濟不受影響,現在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大多數國家經過最近一段時間都拼命進行了復工復產,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而且在常態化的生活當中,經濟復甦,各方面都非常好。我們後面的一個問題,確實是秋冬季如果有輸入性病例,各個國家之間的交往,我們如何進行防控?前面有吳尊友教授的這些策略,中國的疾控、中國的公共衛生體系已經做好準備,我覺得大家應該對此有充分的信心。在這種公共衛生的體系下,我們追求一個接近於零的態勢,是可以非常好的維持中國的國民生產和生活正常的展開。

我就講這些。

問答環節 

主持人:非常感謝張老師。您認爲病例控制在閉環裏,人要回歸自然,區域要開放,是吧?

張文宏:必須有公共衛生體系在後面做保證,當我看到吳尊友老師每天眉頭皺的很緊,我就有信心了。將來公共衛生體系的人每天都很緊張,我們醫療體系的人每天很緊張,今天我們開了一個醫院的交流會議,所有的院長都很緊張,這就對了。將來中國的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機構都會很緊張,但是我希望老百姓越來越放鬆。美國每天的比例是你的7000倍,人家的日子過的像花似的,人家還沒有着急,像你的朋友這樣在家裏不敢出來,就被人家取笑了。所以,我覺得緊張的是防疫體系,醫生,醫院,公共衛生體系,老百姓應該遵從國家防疫體系的建議,在聚集的時候戴口罩,怎麼樣做好愛國衛生運動,在做好個人衛生的情況下,真的應該回歸正常,再不迴歸正常最後導致人的精神都要崩潰,你只要想一想美國的病例是我們的多少倍,我們有什麼理由不進行正常的生活。

美國每天7萬病例的情況下,如何保持一個國家正常運行的?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應該向全世界學習,世界也向我們學習,互相交流,這纔是將來解決疫情的根本之道,世界只有團結在一起,我們纔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他來學習我們,我們是怎麼清零的,我們要學習他,這個國家每天7萬例,一個紐約例數超過30萬,是怎麼維持它的經濟在基本運行的,國家和國家之間,人民和人民之間應該互相學習,脫鉤的辦法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關於“財經前沿”

“財經前沿”《財經》會議品牌系列精品線上活動之一,受衆千萬。秉承《財經》會議打造高端專業的國際思想交流互動平臺的理念,“財經前沿”旨在藉助《財經智庫》、《財經》雜誌和《財經》會議整體資源優勢和多媒體平臺優勢,專注海內外政產學界頂級智慧,以小而精的形式,打破空間限制,聚合媒體資源,以直播或錄播的線上論壇方式對當下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焦點問題展開小規模、大視野、全方位、多角度的對話與討論,爲關注全球鉅變時代下中國發展前路的各界人士提供獨到的前沿觀點與思想啓發。首期“財經前沿1----全球經濟如何應對至暗時刻”在網上反響非常熱烈。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