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中国南方再次陷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的最艰难时刻,暴雨连降并且水库泄洪,使得原本的水乡泽国被洪水和山洪肆虐摧残。据统计,水旱灾害是对中国影响最深的自然灾害。其中,洪涝更是南中国频繁遭遇的灾害。据粗略统计,自1949年以来,平均每年出现影响范围较广的洪涝灾害约5.8次,平均每年的受灾面积约0.08亿平方公里。接连光顾的洪涝灾害下,南方人民可谓创巨痛深。

:转自新浪图片

为何会屡屡爆发大规模严重水灾呢?最根本的原因便是中国大陆处于世界是最大的大陆和最辽阔的海洋之间,使得地处东亚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鲜明的季风气候。而季风气候是非常不稳定的,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水旱灾害及次生灾害。此外,中国自古便是以农立国,而农耕民族更多的是靠天吃饭。于是,为了发展农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兴修水利,抗旱排涝,便成为历代王朝的头等大事。

翻开二十四史,“治水”便是最频繁出现的字眼。千百年来的传统下,防洪抗灾也就成了弥补先天不足的最能动的手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复杂险峻的长期生产生活中,古人们从实践活动里逐渐形成了一些思想,来指导建造更为稳固安全的聚居地,以尽量趋利避害。就这样,从上古的大禹治水开始,中国古人便早已熟谙治水的诀窍。

其一,尽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历代王朝最讲究的便是风水,这也是《周易》最为广泛的应用。除却迷信之外,风水概念的确在相当程度上是进行城市建设选址的重要参考。其中,为了防洪抗灾和巩固统治,统治者和大小官僚都会强调天地贯通以及天人感应。于是,自先秦时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建设便采纳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利用自然河流湖泊因势利导,开挖、疏浚各类池苑、明渠、暗渠等。而联通城内外江河湖泊等水系后,不仅能起到调洪蓄水的功能,也兼顾到了水陆交通等问题。

其二,防护与救护并举以防备灾害。自古以来,坊间便有“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说法,这也常被认为是古人抵御自然灾害的主要方向。由于传统政治下,政绩的考核一直关乎民生,所以大小官吏在太平盛世大多还是兢兢业业的。因此,古代城池的防洪建设便多以事先防范为主、以灾害临时救助为辅、以灾后引以为戒做补充,以此作为最稳妥的方式。

其三,完成城市灾害防御的系统化建设。中国古代城池本大多为夯土墙,石墙实属少见。而之后防御力更强的瓮砖城池则缓慢出现并普及,成为古人抵御自然灾害的一大利器。虽然古代城池的防洪体系简单,但却有系统化强的优势。古代城池防洪体系一般以城墙、城门、涵洞、水门和各类木质建筑为主,街坊亭台形制相辅相成,城中通过集中分布、引直对称、前后左右、高下起落等整体设计组织起来此外,再加上城内外相互贯通的大小池塘、沟渠、湖泊,雨水可以很快排泄到城下的护城河和暗渠。通过大堤防堵和城池内外疏导,形成了颇具中国特殊的整体防洪系统布局。

当然,古人毕竟受限于落后的科技和不完善的知识,殉葬祭天等"愚昧"举措也时常发生。但古人依旧发挥了其智慧,为后代贡献出了极其完备的防洪体系和经验!可惜可叹,不少顽强生存到今天的古迹被大洪水击垮,实在是令人惋惜。希望我们可以借鉴经验,吸取教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