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久慕仲达神勇,统领万众之师,不料君竟然萎缩首尾,苟全性命。藏于土窟之中,与女人何异。亮特此赠送巾帼艳服至,若不出战,请君拜而受之。

司马懿对镜化装着裙,于众将士面前,翩然起舞,众将士木然。

这段时间,有个叫季子越的小伙子(小姑娘),被骂了。

柴叔看了些日子,觉得网友们该骂的都骂了,不该骂的也骂了。

该骂的,说的就是,他那些挑战国人底线的无脑言论。

不该骂的,说的是他的女装癖。

这位季子越同学,生活中有喜穿女装的癖好,经常在个人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一些女装照片,以至于很多人起初以为,季子越是女网红。

进而,一个并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异性变装群体——“CD人群”也随之浮出水面。

其实,很早以前,诸葛亮为羞辱司马懿,送套女装给他。司马懿应了下来,穿在身上,气晕诸葛亮。正如《三国志》记载:

亮久慕仲达神勇,统领万众之师,不料君竟然萎缩首尾,苟全性命。藏于土窟之中,与女人何异。亮特此赠送巾帼艳服至,若不出战,请君拜而受之。

司马懿对镜化装着裙,于众将士面前,翩然起舞,众将士木然。

既然古已有之,今天,柴叔就和你聊聊女装癖的那些事。

异装癖,游走在社会审美的灰色地带

CD是英文Cross Dresser的缩写,它是指通过穿着异性的服装、模仿异性的谈吐、举止来获得满足感的一种方式。

日常被人们讨论更多的,是男人的“女装癖”。

虽然男人喜穿女装这种现象不分国界,但是把“女装癖”当做一种文化搬上屏幕的还是日本。

在动画片《蜡笔小新》中,小新的爸爸广志就曾经偷偷戴上发套,穿上妈妈美伢的裙子,在镜子前面搔首弄姿。

在小新和美伢的质疑声中,广志才不得不说出,他是要去参加公司举办的女装大会。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很多社会地位很高的男性,为了寻求精神刺激,都会去参加“扮女装”的派对。

而他们的理由也千奇百怪,有的是单纯的喜欢,有的是觉得压力大,需要用“变装”的方式来缓解。

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人,是怀着某些阴暗的目的去穿女装的。

和伪娘不相同的是,大多带有“女装癖”的男人只是单纯的喜欢穿女装,在心理层面,还是会继续接受自己男人的身份。

随着社会的发展,“CD人群”这个非主流的社会群体,也有着日渐扩大的趋势。

现如今,不仅网络上晒异装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地区还开设了诸如“变装家园“的社区网站,那些喜欢异装的人群,在那里发图片、写文章、交流异装心得。

有人说,这是社会性别日趋中性的体现;也有人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他人的私人行为日渐包容了。

但这种包容,又常常带着很多附加条件,并非是完全的接纳。

因此,季子越的女装癖,便被大众的情绪所裹挟,一并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我们日常的包容,常常带着有色眼镜

生活中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缺点也变成了个性。

如果我们讨厌一个人,他做什么都是错的,仿佛连呼吸的方式都不对。

而我们一旦戴上有色眼镜,哪怕面对同一件事情,都会产生不同的好恶。

著名演员李玉刚在成名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舞台上出演女人。

那时候,他只是一个艰难谋生的北漂,在别人眼里,他的反串表演就是“不男不女”,他也为此受尽了别人的嘲笑和冷眼,甚至从来不敢把反串女性的事告诉家里人。

然而,当他从《星光大道》上走出来,并且走进悉尼歌剧院之后,所有人都对他舞台上妩媚和娇羞的形象,报以了极大的赞赏。

是人们突然接受反串表演了吗?并不是。人们接受的,是那个成为了明星的演员。

1907年,弘一法师李叔同还在日本留学。为了赈济灾民,他男扮女装出演了话剧《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至今,李叔同穿裙装的照片还被人津津乐道。

所以,同样的行为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它带给人的感受也是天差地别的。

而我们日常的包容,也常常是投给那些内心原本就已经接受了的人。

对于已经让人出离愤怒的季子越,他哪怕只是穿上女装拍个照,也会激起人们极大的反感。

选择性包容,是社会的通病

说起CD人群,其实并不仅仅是男扮女装,同时也包括女扮男装。

很多人直到今天,还对2005年的《超级女声》念念不忘,因为它开启了选秀节目空前火爆的时代。

那一年的总冠军,就是留着爆炸头、一袭中性装束、嗓音低沉、清瘦平板的李宇春。

之后好几年的女生选秀,中性粗狂风都在女生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

那时候,人们对女生着男装报以了极大的宽容,很多人认为女孩子阳刚一点也挺帅气的。

而真正被传为佳话的,就要数我国上世纪著名的华语片女导演——伍锦霞了。

她曾号称“中国异装癖第一人”,一生多留短发,总是一身男西装和猎装,香港影坛更是以“霞哥”来尊称她。

然而对于男性着女装,人们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更多的是反感和嘲笑。

几年以前,一个名叫“大喜哥”的青岛男人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

因为他不仅穿着女性的衣服,而且浓妆艳抹,外表邋遢,不少网友觉得他精神有问题,对他报以了嘲弄和奚落。

事实上,他不仅精神正常,而且还很励志。

在他48岁那年,他母亲因为生病住进医院,他倾其所有,把所有的收入都拿去给母亲治病,甚至卖掉了家里唯一的房子。

母亲去世后,他每天靠拾荒来偿还给母亲治病欠下的债务,他穿的衣服和化妆品大多是捡来的。

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他依旧常年保持着阅读和写日记的习惯,纵然物质匮乏,他的精神世界始终是富足的。

他平日里不偷不抢,在解决温饱之余还常常帮助别人。

他说“我从来没有犯过法,也不从来不害人”,然而这个世界,却给了他极大的恶意。

其实他也很无辜。他喜欢穿女装,那是因为他母亲从小就喜欢把他打扮成女孩子的样子,他早已习惯了。

一个人选择穿什么衣服,和他选择怎么做人,没有一点关系。

但社会固有的偏见,却常常在同样的问题上,选择区别对待。

我不喜欢你的行为,但我尊重你的权利

生而为人,个体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拥有不同的喜好是很正常的事。

著名演员孙俪在接受采访时,就曾爆出了丈夫邓超的很多怪癖。其中最让人忍俊不禁的,就是邓超有着严重的“女装癖”。

有一次,在拍完《分手大师》后,孙俪放在更衣间的配饰全都不见了,耳环也找不到了,墨镜也找不到了。

后来在邓超做宣传时,孙俪突然看到自己的首饰全都戴在了邓超身上。

原来邓超特别喜欢戴这些女性用品。

但这个习惯并没有影响他们夫妻的感情,孙俪只是把它当做邓超的一件糗事,说出来愉悦大家而已。

还有伊能静的儿子哈利,也常常把穿着女装的照片发到公共平台上。

对于弘扬个性,强调追求自我意识的伊能静来说,这就是一个人的性格和喜好,与他人毫无关系。

哈利虽然从小长在单亲家庭,但在这种开放式的家庭环境下,他的成长丝毫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

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癖好:

有人不允许宿舍人碰他的床铺;有人不管什么事都要发朋友圈;有人喜欢夜跑;还有人特别迷恋让人不可思议的东西……

这些癖好,在有些人眼里似乎很难接受,但是如果对方没有打扰到你,最好的方式是选择性忽视。

著名作家伏尔泰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今天柴叔也来借用一下这句话:

我可以不喜欢你的行为,但我坚决支持你行使拥有的权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