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克世錦賽的舉辦地克魯斯堡劇院(Crucible)在英文中有"坩堝、熔爐、嚴峻的考驗"等含義,甚至能被譯作"煉獄"。

  這一名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與斯諾克這項運動的一些特質頗爲相配,尤其是對於"火箭"奧沙利文來說,斯諾克曾令他墜入備受煎熬的抑鬱深淵,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心理學家史蒂夫·彼得斯。

“大腦機械師”彼得斯:我幫奧沙利文成爲贏球機器

  奧沙利文曾深受完美主義和自我懷疑的困擾,即使贏球也會因爲覺得自己表現不夠完美而生無可戀。在2011年世錦賽前不久,奧沙利文在嘗試了各種抗抑鬱療法之後,決定求助於體育心理學家史蒂夫·彼得斯。

  在彼得斯的幫助下,奧沙利文的狀況大爲改善,直言自己比以前更像一臺"贏球機器"了--即使感覺打得糟透了,也能在心理上"放過自己",在狀態並不完美的情況下戰勝對手,並且享受比賽。

  史蒂夫·彼得斯在職業體育界有"大腦機械師"的美稱,他從2001年就開始爲英國自行車隊工作,爲其在奧運會中的驕人戰績立下汗馬功勞。

  非常有意思的是,彼得斯在年輕時是一位中學數學老師,業餘時間則熱衷於志願者工作,幫助老年人、問題少年等,後來才重新去上的醫學院本科,直到成爲一名心理諮詢師。

“大腦機械師”彼得斯:我幫奧沙利文成爲贏球機器

  彼得斯最著名的理論叫"黑猩猩悖論",他形象地將人類大腦比作三個部分:黑猩猩、人類和計算機。"黑猩猩"是情緒機器,它通常不經過人們的同意而控制他們的思考和行動,導致不良後果;"人類"試圖管理這隻黑猩猩;而"計算機"是"人類"和"黑猩猩"依賴的記憶存儲器。

  黑猩猩之所以是一個悖論,是因爲人們情緒化的大腦既可能是他們最大的敵人,也可能是他們最好的朋友,關鍵就在於認識和管理情緒。

  這套理論已經在彼得斯的臨牀工作中應用了十多年,它不僅適用於體育場景,也有益於日常生活和各行各業的工作。彼得斯承認,體育選手經常會陷入輸贏的泥潭,不懂得享受比賽的過程,然而實際上,一個人的成就和這個人是誰並不緊密相關,但人們總會把它們搞混。

“大腦機械師”彼得斯:我幫奧沙利文成爲贏球機器

  "健康的求勝欲,它的驅動力是客觀、清醒的。有時候,我們似乎忘記了這只是一項運動,會根據在這項運動中獲得的成就來定義自己,但這麼做並不明智。我的工作不是告訴人們要做什麼、想什麼,而是指出他們的所做所想會導致什麼後果,併爲他們提供選擇。

  通常情況下,對方會告訴我他們想要什麼,爲什麼達不到目的,然後我會給他們指路。這一切都是關於認識自我和管理自我。這是一項需要學習的技能。"彼得斯醫生說道。

“大腦機械師”彼得斯:我幫奧沙利文成爲贏球機器

  他認爲每項運動都有其獨特的挑戰,每個運動員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難題,斯諾克更強調"個人"和"等待的過程",斯諾克球員必須接受自己只有一部分控制權這個事實,通過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爲模式,管理好情緒,打出風格和水平。

  彼得斯透露自己從小喜歡斯諾克,小時候家裏有一張小型斯諾克球檯,所以很早就會打球。但他承認自己沒有天賦:"就像我對所有和我共事的人說的那樣,'你只能盡力而爲,好好享受吧'。我做到了!"

  (世界斯諾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