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漫威宇宙掀起的风潮,如今的好莱坞里,“超级英雄”与“电影宇宙”已经成为两大关键词。

对此,很多厂商也自然也不断往这两个关键词上靠,巨头们要么就是声称要打造自己的电影宇宙,要么就是拍一些漫改电影。

今天要说到的《喋血战士》就是一部带有这两个关键词的影片,它是美国勇士漫画的超级英雄,同时又是勇士电影宇宙的开山之作。

哑炮

成功建立一个电影宇宙利益有多大,看看漫威即可知道。

在这风头,尽管勇士漫画在北美地区不如DC漫威两个巨头,但作为老牌漫画商,还是有一定受众的,因此本身是具备组建一个电影宇宙的条件的。

不过,《喋血战士》上映后,不管是国内外的口碑都相当稀烂,全球票房也仅仅是2.8亿美元,老家北美地区更是仅仅1亿出头,这样的口碑跟成绩,也直接让勇士电影宇宙前途未卜。

而说回影片本身,《喋血战士》作为一个电影宇宙的开山之作,在很多方面都并没有做好“第一部”电影的责任,但其中最致命的一点,在于主角的塑造实在失败。

电影宇宙/系列的首部曲主角

有人可能会说,一部爆米花商业片,只要打得爽不就行了吗?为何说主角塑造得不行电影就失败?

首先,对于任何一个电影宇宙,或者说是一个系列的第一部影片来说,主角人设的确立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在主角形象确定以后的第二第三部,你可以走纯商业路线,也可以选择继续丰满英雄的形象,但第一部必须先将人设立起来。

但倘若你打头阵的主角人设都立不起来又或者不讨喜,那对整个宇宙或系列来说就是灾难性的,你不是那种“就玩一部”的商业片,你是要组建一个庞大的宇宙以及其中的核心系列。

这一点可以看看目前市面上其余三个超级英雄宇宙的首部曲以及其他电影系列的第一部。

漫威宇宙,首部曲《钢铁侠》,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塑造主角的形象,将托尼·斯塔克的经历、改变都刻画得相当细致,他也成为了漫威宇宙中人气最高的角色之一。

DC宇宙,首部曲《超人:钢铁之躯》,尽管超人的故事在北美地区基本人尽皆知,但电影依然花费了极多的篇幅去刻画其性格以及理念,甚至因此导致节奏极不平衡(影片前半部分为了塑造主角导致文戏极多)

蜘蛛侠宇宙,首部曲《毒液:致命守护者》,电影的剧本有很大的问题,缺点不少,但就算如此,在对主角埃迪及共生体的关系描绘方面可是下了极大的功夫,最后他们甚至成为了一对CP,成为很多粉丝津津乐道的话题。

诺兰的《蝙蝠侠》系列,第一部《侠影之谜》,主角布鲁斯·韦恩因家庭变故而走上的道路贯穿了整部电影。

即使是没多少戏份塑造主角的《海王》,也有海王为女主角湄拉吃玫瑰花这种神来之笔的情节,不但让主角形象瞬间大大丰满,更是大幅度提升了对观众的亲和度。

可见,不管是三个漫改宇宙的开山之作,还是其他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的第一部,无一例外都把重点放在了主角的刻画,当然具体的形象是否成功另说,但最起码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毕竟如果你连第一部电影的主角都能敷衍对待,观众又怎么可能期待这个宇宙/系列其他角色能有鲜明活跃的形象呢?

而《喋血战士》在这点,则完全走向相反的道路。

主角是工具人?

《喋血战士》的故事很简单,主角雷被邪恶组织不断洗脑植入假记忆派去杀人,最后在被其他人的帮助下知道了真相于是将组织灭掉,很典型的一个复仇故事。

当然,《喋血战士》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故事老套,剧情无新意,毕竟超级英雄电影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套路都玩过了,也没人会指望这部电影在故事上能有什么突破,因此这些虽然是缺点,却不足以致命。

但电影方向的错误,却宛如一把尖刀直捅心脏,将这部影片的血都给放了出来。

一部100分钟左右的电影,前60分钟主角都是在重复“洗脑-杀人-洗脑”的行动,主角的过去没有任何交待,且行动的过程除了目标不同以外都是千篇一律,因此喋血战士留给观众的印象就四个字:暴躁能打。

到了后面40分钟,主角被同伴唤醒,知道自己一直被组织利用之后开始反杀,按常理来说,雷在知道自己记忆被篡改以后理应追查自己的身世才是,但由于电影时长已过半所以就是单纯的复仇戏码,因此这部分剧情也没有任何刻画主角的情节。

别的不说,即使是网飞近些时候推出的《惊天营救》这种典型的流水线动作片,对主角的塑造都没这么敷衍。

在缺乏相关戏份加持的情况下,使得主角雷的形象相当单薄,这种极其扁平的人设,不要说一个庞大的电影宇宙,就是连自己本身的系列都撑不起来。

观众看完漫威宇宙首部曲后一定会记得那个花花公子斯塔克,看完《侠影之谜》后也一定会记得那个双亲被杀害后寻找自我救赎道路的布鲁斯,但看完《喋血战士》后,可能没多久就会彻底把主角忘掉了。

能力

超级英雄电影主角的刻画除了本身的性格、理念、经历等以外,还有一个重点是能力,毕竟,英雄的超能力也是各自的卖点之一。

喋血战士的超能力有三个,强化人的力量+可再生的肉体+可以随意链接电子科技。

细看一下可以发现,其实喋血战士这三个超能力对他都非常不友好。

强化人的力量,基本是绝大部分超级英雄的标配,没什么特别的。

可再生的肉体,这超能力类似金刚狼的自愈。

链接电子科技,这个超能力本来是有发挥的余地,但问题在于主角人设本来就是战士,让一个战士去担任IT工作显然与设定冲突。

说来说去,喋血战士真正能用来做卖点的只有纳米科技的肉体再生能力。

然而问题在于金刚狼作为在银幕上活跃了17年,属于是被大众所熟知的高人气英雄,他的自愈能力观众都看过无数遍了,喋血战士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再生没有任何能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当然,即使是能力相似的情况下,如果能将战斗设计得好,依然能给到观众非常良好的观影体验,但《喋血战士》的问题在于不但主角作为卖点的超能力类似金刚狼,连体现超能力的打斗模式也完全照搬过来,都是硬扛伤害然后将敌人打趴,这些场景其实大多数观众都很熟悉了。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没新意。

由于主角在电影里的性格缺失,形象过于单薄,因此观众很容易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超能力,但由于喋血战士的再生能力跟金刚狼重合,且战斗方式也一模一样,因此还是无法让这个主角得到只属于自己的“标签”。

单纯以一部低成本的普通超级英雄电影标准来衡量,《喋血战士》其实还算是可以一看的。

但倘若以一个电影宇宙/系列的首部曲来说,那它距离及格两个字还有一段距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