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在美國13日拋出一份明顯帶有“對抗中國”色彩的聲明後,會不會成爲中美矛盾的“衝突引爆點”?

看看這份聲明出臺之前,東南亞某些國家的動作,你會發現很多蹊蹺的地方。這是一場事先已經協調一致的“表演”?有些國家似乎想利用美國的軍事力量,儘快開發南海油氣資源,而美國則希望在南海夯實自己的“抓手”。

在有了這份明顯選邊站的聲明後,美軍會直接“下場”介入中國與南海某些國家的海上糾紛嗎?美軍大型水面艦艇會與中國海軍艦艇“硬碰硬”嗎?

01

在“南海聲明”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正式宣佈否認中國的“九段線”主張。

他以非法、無效的南海仲裁爲據,聲稱中國對南沙羣島、黃巖島、美濟礁、仁愛礁、萬安灘甚至曾母暗沙的主權和權益主張“完全不合法”。蓬佩奧還譴責北京正以“霸凌”方式企圖控制南海,使用“強權即公理”的恐嚇手段損害東南亞國家的主權。

聲明結尾,蓬佩奧再次使出挑撥意味十足的“蓬式站法”,隔空喊話稱:“美國與我們的東南亞盟國與合作伙伴站在一起。”

美國媒體普遍認爲,此舉表明美國改變了不在南海爭端中選邊站隊的做法,可能進一步惡化中美之間緊張的關係。

之前,美國官員曾多次表示,美國不是南海聲索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

話雖這麼說,但這些年美國在南海挑了多少事大家心裏都清楚。因此,很多人對蓬佩奧這種光明正大攪局的聲明頂多嘆一句:不是吧,又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此番表態極有可能是跟某些南海聲索國提前通過氣的。

比較明顯的一點是,美方聲明發表的時間恰好選在南海仲裁案4週年的第二天。而在4週年當天,菲律賓外長洛欽也發佈了類似的聲明,呼籲中國“必須遵守2016年國際仲裁法庭的裁定結果”,並稱“這個裁決沒有協商餘地”。

再看菲方近期的一系列動作,就會發現事情更蹊蹺了:

6月2日,洛欽突然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基於“當前區域情勢的變化”,菲律賓於1日暫停終止美菲《訪問部隊協議》6個月,並稱在期滿之後菲方有權選擇再次暫停終止6個月;

6月9日,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扎納登上與中國、越南有主權爭議的中業島,爲那裏的沙灘坡道落成剪綵。這一天,偏偏又是中菲建交45週年紀念日。

沒過多久,美國3艘航母就在菲律賓海輪番進行演練。6月21日,“尼米茲”號與“羅斯福”號航母先去了,一週之後,“尼米茲”號和“里根”號航母又在同一片海域練兵,展現 “大規模作戰能力”。這是爲了嚇唬誰,想必無需多說了。

針對解放軍近期在西沙海域舉行的軍事演習,美越菲三國幾乎在同一時間、以相同的口吻指責中國。(詳見解放軍這次西沙演練,爲何引起特別關注?)

此次“南海聲明”是不是“裏應外合”的結果還有待觀察,但是十分明確的一點是,我們該對此保持警惕了。

02

美國到底想幹什麼?

首先很可能是爲了干擾中國與東盟正在進行的“南海行爲準則”磋商。

這一磋商目前已經進入到案文第二輪審讀階段。一旦達成準則,就相當於中國和東盟各國找到了管控和穩定南海局勢的辦法,南海地區逐漸穩定的大趨勢將更加清晰。

美國並不樂見這樣的局面出現。

華盛頓很擔心,在中國和東盟國家取得共識之後,它在南海地區軍事活動的空間就會縮小,它想借南海繼續制約中國的意圖將難以得逞。

其次,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國受到疫情的重挫。越是在這種內患不止的時候,華盛頓覺得自己越需要對外表現出足夠的威懾力,才能防止盟友和小夥伴們對自己信任度的下降。

在南海就是這樣。疫情中,美軍在南海上的動作反而比平時還要多一些。

第三,服務於美國當前對華政策的大局。

特朗普政府已經將中國定位爲挑戰美國力量、利益和影響力的最主要戰略競爭者,聲稱要用“全政府的方式”同中國進行全方位戰略競爭,重新塑造對華關係。

印太地區是美國對華開展地緣政治競爭的重點。

特朗普政府聲稱,印太地區日益面對一個“更加自信和武斷的”中國,它願意爲了謀求“擴張性的政治、經濟和安全利益”而接受摩擦。

嘖嘖,以前沒發現,華盛頓原來這麼具有犧牲精神。

而在印太地區,南海又是重點。

白宮不惜通過一系列軍事、外交和輿論手段抹黑中國、動員盟友,順便爲自己在南海的行動張目。這方面的動作,我們看到的不要太多。

第四,鼓動相關國家加大與中國的對抗。

美國關於南海問題的最新表態,顯然是想給南海相關國家撐腰、打氣,鼓勵它們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這當中,越南和菲律賓很可能會走得相對遠一些。

越南是今年東盟的輪值主席國,這爲河內在海洋爭端中對抗中國提供了一個新的渠道。

主席國可以提出今年的議程,提出其他東盟成員國可以討論的問題,或者提出某一倡議。

還有一個危險傾向是,據5月7日《亞洲時報》報道,越南政府官員正在認真考慮效仿菲律賓,就南海有關爭端單方面對中國提起強制仲裁。

這方面早就有跡可循。

2016年7月12日,也就是所謂南海仲裁結果出來後,越南邊界事務委員會前主任陳公軸第一時間撰文表示,該裁決爲越南對華提起類似訴訟提供了有效的法律參考。

2019年11月,在一次南海問題國際會議上,越南副外長黎懷忠明確表示,越南可以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起仲裁。

事實上,據媒體透露,越南試圖通過國際司法或者仲裁手段在南海問題上掀起風浪的算盤已經打了很久,準備工作早已開始,也制定好了相應的實施方案。

所謂萬事俱備,河內只是坐等時機?

但不管越南在什麼時候真的鋌而走險執意提起仲裁,中國都不可能無所作爲、坐以待斃。

還有菲律賓。馬尼拉正通過加強島礁建設、維繫菲美軍事合作等鞏固和擴大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

其他南海相關國家對華盛頓在南海蹦躂的態度則曖昧一些。它們既歡迎美國在南海地區對實力日益增長的中國實現制衡,也不希望中美衝突激化到它們非得選邊站。

這就是小國的國際關係學。

03

實際上,對於南海問題,美國早就在實際行動中選邊站了。2014年美國官方就開始公開質疑我們的“九段線”了,只不過沒有像這次這樣以國務院聲明的方式展示官方立場。

自2018年美國更改國防戰略轉爲“大國競爭”以後,美國加強了在南海地區的軍事活動。

2019年,隨着美軍在印-太地區部署的艦艇數量激增,美軍在南海地區繼續保持高強度軍事活動態勢,航母、兩棲攻擊艦、轟炸機等主要戰略力量頻繁進出南海活動。

海空偵察力量密集開展各類偵察行動,“闖島闖礁式”的“航行自由行動”快速增加,軍事外交力度空前。南海,已經成爲中美之間海上戰略競爭的前沿。

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於今年3月底發佈的報告,2019年,美軍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在南海地區依舊維持高強度活動態勢,並且結合地區局勢和時事熱點不斷開展針對性巡航威懾。

2019年全年,美海軍先後有三艘航母前往南海地區,佔美軍目前全部航母力量的30%,全年部署航母數目的一半以上。這三艘航母分別是 “斯坦尼斯”號、“里根”號、“林肯”號。

所以,從現實層面來看,我們最需要關注的,是美國人在發佈這個聲明後會在南海怎麼做。這是關係到未來南海局勢發展,以及我們該如何做好準備的關鍵中的關鍵。

客觀說,美國國務院在南海問題發表這個聲明,除了繼續維持南海這個“抓手”,鼓譟東南亞一些國家在南海主權、油氣和漁業資源上跟中國討價還價甚至升級矛盾之外,其他作用比較有限。

因爲,美國在南海採取什麼樣的實際動作,是否真正下場介入到中國與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南海爭議中“拉偏架”,最主要的是看美國軍方如何行動,或者採取什麼樣的策略。

就美國軍方而言,從加大在南海搞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的頻率,能夠看出五角大樓想在西太平洋,尤其是南海地區加大存在。而目前,美軍在臺海地區附近的活動也加大了。

南海,臺海,在美軍那裏,只不過是一個優先次序的問題。

美軍的各種偵察機最近一段時間加大了在西太地區空域活動的頻率,恨不得每天一次。其偵察的航線就是從沖繩或者關島先到臺海附近,然後再到南海方向。

另一方面,美軍剛在西太-南海地區集結了“羅斯福”號、“里根”號和“尼米茲”號三個航空母艦打擊羣,分別輪流進行兩兩組合,舉行雙航母聯合演習。地點之一,就包括在靠近菲律賓的海域。

在美國國務院發表所謂關於南海問題的聲明後,一些美國專家的解讀認爲,美軍可能會採取兩種執行\介入模式。

第一種是比較常見的,美軍可能會在南海維持與過去相當的活動頻率及軍事存在,目的是不希望南海“冷下來”。時不時搞點動作,給中國在南海製造一些小麻煩。

第二種是過去很少見的,就是當未來中國與某個南海主權聲索國在南海九段線內發生海上對峙,美軍大型水面艦艇或者海警船,介入到對峙中,公開“拉偏架”。

今年4月到5月,美國人曾經試探着這麼幹過。4月17日,馬來西亞石油公司(Petronas)僱傭的石油鑽井船“西卡佩拉”號與中國科考船“海洋地質8號”之間的“對峙”。

4月20日,美國海軍派遣兩艘軍艦前往該地區,並與一艘澳大利亞軍艦會合,此舉據稱是爲了支持馬來西亞。隨後,美國連續數週在該地區集結了強大的軍事力量,試圖表明儘管受疫情影響,美國海軍仍可以對中國進行有效遏制。

不少西方和東南亞安全分析人士認爲,美國的部署“顯示了對國際法的堅定承諾,爲東南亞盟友和夥伴提供堅實後盾”。整個事件在5月12日結束,“西卡佩拉”號完成作業後離開該地區,“海洋地質8號”於3天后離開。

美軍親自“下場”,毫無疑問,意味着南海的軍事風險越來越高。

一旦南海爆發軍事衝突,影響的必然是南海的未來,以及所有與南海相關的國家。我們相信,南海相關國家的定力和智慧,也相信我們能對新的狀況做好最充分的準備,同時也處理好跟南海周邊國家的關係。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原創:補刀客 補壹刀

執筆/斬魄刀、叨叨姐&胡一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