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隆泰花卉双创示范园区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促进村民增收

鸿晋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一次性防护手套生产线

蔬菜大棚种植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级森林公园——二郎山自然风景区,山势峥嵘,层峦叠嶂,苍茫葱郁,别有一番深峻气象。

惠风浩荡满眼绿,春暖花开惹人醉。地处吕梁山南麓的大宁县,企业复工复产,春播如火如荼,一个个机声隆隆的厂房振奋人心,一项项惠民工程温暖心田,全县处处展现出一幅幅产业持续发展、村容村貌改变的美丽画卷……

在过去的2019年,大宁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在这片充满勃勃生机的热土上,用新的发展理念创造新的发展动能,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走出了一条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达到小康的新路径。全县累计脱贫80个贫困村6343户1747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4%,两项核心指标全面完成;累计实施危房改造1476户,完成2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转移安置1539户4689人,并全部入住;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29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349元。五项民生社保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任重而道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之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聚焦"五位一体"攻坚路径、"七彩大宁"奋斗目标,确定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就、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七部曲"。

坚定产业集聚不动摇 蓄积转型发展新动能

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大宁调研时的指示精神,着眼"园艺大宁"创建,提供资金、土地、金融等要素支持,建设花卉产业省级示范园区。大力引进煤层气资源化利用项目,使煤层气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高标准编制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区域环评、产业分布的规划,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定向布局,推进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围绕企业入驻、项目落地,健全完善基础设施,落实"七通一平",重点在打造"熟地"上下功夫,实现"地等项目",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

坚持项目建设不动摇 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充分发挥大宁县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花卉产业集群、煤层气开发利用、农业龙头企业、电子轻工业、文旅开发、生态修复保护等方面集中谋划一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带动性强的、对全县长期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以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围绕基础设施、生态文明、产业集聚等领域谋划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寻求支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瞄准京津冀、环渤海、珠三角、黄河金三角等重点区域,通过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带动能力大的企业。

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持续深化购买式造林、资产化管护、生态效益补偿、林业资产性收益、建立森林市场、探索林业碳汇扶贫、创建"园艺大宁""有机大宁"、赋予股份经济合作社资源开发权9条路径,进一步探索森林资源证券化、生态资源价值化、尝试构建农村三级市场。继续将造林、道路、水利、整村提升等小型项目"赋权于民",对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群众实施"七彩大宁"创建项目的,财政将按照1:1比例予以资金扶持。继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持续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治理和效益。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加大对轻工业园区治诚、鑫辉、宇良、瑞合等企业"专精特新"的支持力度,强化对隆泰花卉、新大象养殖的科技支持,指导督促鸿晋公司做好一次性防护手套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工作。要以大宁乡村振兴研究院为引领,充分发挥研究院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资源优势,重点在有机农业、花卉产业等方面深度推进产学研用融合。

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按照《大宁县昕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及绿化景观提升总体规划》中的"一城一带两园两区"总体布局,尽快启动森林县城建设规划、昕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尽快启动"园艺大宁"示范区和白村、道教片区生态保护修复及"一带"景观提升建设,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全力以赴抓好1.3亿元资金的筹措,提前做好土地调整储备工作,多方联动做好以商招商、花卉企业的引进工作,力争今年完成3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早日实现100万平方米连栋温室的目标。重点支持大宁-吉县61.6公里输气管线建设,支持中石油煤层气开发,新建60口煤层气钻井,30口致密气井。重点推进沿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带综合开发项目,推进黄河文化公园建设,目标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宏源公司笊篱寨开发,与北京共仁基金会合作建设大中小学生地质地貌教学实践基地,开发黄河仙子文化、黄土高原农耕文化,支持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改善,持续精简审批事项,抓好鸿锐集团一次性防护手套新增生产线投产、产品在侯马海关申报出口,新大象集团百万头生猪养殖新建3个种猪场和隆泰集团花卉园区新建1.23万平方米温室建设,推动产业项目稳步达产达效;突出抓好总投资2亿元的太德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项目落地见效。

坚持目标标准不动摇 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不减"重大要求,继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51314"贫困退出指标,切实抓好6343户17470人已脱贫人口的巩固提升。要以治污、控煤、管车、降尘为重点,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贯彻落实"河长制",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

坚持"三农"优先不动摇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抓好《大宁县2020年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的落实,全面推广"六不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县财政投资7000万元支持有机农业发展。同时,要全力培育"大宁红"区域公共品牌,加快"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农田节水灌溉,鼓励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方式,加快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三大重点任务,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扎实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大县乡村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大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宁技工路桥工匠培训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人才队伍,通过订单式、菜单式培训实现劳务输出,打造"大宁技工"品牌,增加群众劳务收入。

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 更高层次保障改善民生

加快以小冯村移民新区为中心的"新东城"建设,拉大县城框架,依托轻工业园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实施好城南路棚户区改造、县城街巷改造、建筑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完成城市路网、水网、电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大宁一中、襄汾中学教育联合体建设,规划新建主城区幼儿园,增加学前教育供给,深化医疗集团改革,加快大宁人民医院新医院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快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三馆"建设。巩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成果,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深入推进平安大宁、法治大宁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全县大局稳定。

蓝图绘就,士气高涨,携手同心、甩开膀子奔小康已成为干部群众矢志不渝的追求,大宁县6.7万人民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在建设幸福美好新大宁的征途上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李明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