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昆明市区30公里的郊区,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农村妇女。在村子里租了100多亩荒山和40多亩水库做起鱼羊汤锅的生意,凭借一身绝技年入百万,成为当地七村八寨赫赫有名的“创业模范”,也有人经常开玩笑的称呼她:“孙二娘”。

鱼羊鲜汤锅

因为地势偏僻加上交通不便,外界人士从不为人知,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几个野外徒步爱好者发现,才在各大网络上扩散开来。

抱着一颗好奇与敬畏之心,我们即将深入村子亲自拜访,下午三点,驾车从昆明市区出发,沿轿子雪山专线深入,根据指示牌沿太平哨方向摸进去。

送走了敞亮的柏油大道,在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驾车可谓寸步难行。我们眼睁睁看着前面一辆进村的奥迪A6陷落在水坑里,花了十多分钟才爬起来。就这段路,开个轿车真的进不去。

打着大不了换个底盘的决心,我们继续在这条路上颠簸了近半个小时,突然一条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平坦水泥路,把我们引进了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子。

进村之后,视野豁然开朗。青山绿水,红砖绿瓦,尽收眼底。

十七年前,阿姨斥巨资盘下这座水库,里面的鱼最小的都有四五公斤,据说钓到过最大的鱼有14公斤。

为了保护水库的原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从来不往里面撒一颗饲料。水库历史悠久,起源已经不可追溯,但是近百年来,不论怎样的大旱,它始终都没有干涸过。

鱼羊的混合吃法,为老板招揽了很多顾客,周围的村民都是拿着自己家的大盆去小岛上端回家去吃。据说有一个去村子里打鸟的大叔,硬是打包了一份带回去吃。

店家自己圈养的黑山羊,8个月大时就宰杀,既能保证最少的膻味,也能提供鲜嫩的肉质。

刚刚煮好的羊肉,切出来连皮带肉,肥瘦相间。

早上从水库钓上来的6公斤的大鲤鱼,活力四射,绝对的新鲜。由于个头太大,为了钓它,特意换了个直径五毫米的铝合金鱼钩。

吃肉之前,先喝上一碗汤,一喝就要接连喝上好几碗,鲜到让你灵魂出体。

鲜从何而来,全在锅里。鱼羊肉一齐放入锅中,在高汤中翻滚,时而翻出一片羊肉,时而翻出一块鱼肉。这种视觉冲击感,看着就让人忍不住想用筷子夹起一块来放在嘴里。

吃鱼羊鲜汤锅,光蘸水就有两种。吃羊肉用滚辣椒蘸水,吃鱼用香辣蘸水;为了调出最好的蘸水,阿姨最起码试了不下几百份。

用辣椒蘸水

香辣蘸水

用辣椒蘸水,阿姨用果木炭火细心烧制,然后再小心翼翼的用盐巴袋揉碎,再搭配五六种调料秘制而成。

这种极具人间烟火味的特殊蘸料,也只有简单质朴的农民才能想得到。带皮的羊肉裹上蘸料,满口咀嚼,煳香味渐渐释放与羊肉的醇香味合二为一弥漫着着整个口腔,一口下肚,让人大呼爽口!然后,一阵阵微汗流淌,舒坦。

比起之前吃过的所有鱼,我认为这是我最记得住的一次,鱼肉鲜嫩细腻,没有腥味,一点都不水,也不柴。蘸水十分惊艳,会让人吃到停不下来,怪不得阿姨说,来这里吃肉的人,都是以公斤为计量单位的。

阿姨自己养了很多土鸡,每只鸡都有特殊待遇,从小吃着西瓜长大,所以鸡肉吃起来有种格外的清香。

论做鸡,阿姨也是一把老手!通过简单的烹饪方式,就能让城里的顾客吃完还要打包几只带回去。在庄里,可以一鸡两吃,清汤养生,黄焖下饭。

吃清汤鸡用青花椒蘸水,花椒是现从树上采摘下来的,不能超过2小时,保证了花椒最鲜活的麻味和香味。

吃上一口青花椒蘸水鸡,让我的嘴唇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恰恰,上下嘴唇像两位舞者在进行激烈的身体碰撞,舌头辣到抽搐,麻到打结。

院子里,青鸟白云天边过,红花绿叶院中存。把生活过成诗,老板对周边美好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

园里,苹果梨子压坏枝头;

地里,一个个西瓜撑坏了肚皮。

阿姨讲到,由于在村子里,生意不是很好,店里只有11张桌子,每天也才卖半把吨鱼和三四只羊。一年挣几百万勉强能够维持生活日常开支,给后面的山头围个围栏也就差不多了,存不下多少来。

阿姨还讲:“能从外面找到这里来的都是有缘人”,我们临走的时候,阿姨热情地给我们一人送了一个大西瓜。

导航:鱼羊鲜佳廷小苑

在哪:昆明五华区西箸街道办厂口社区老白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