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见习记者 李祯媛

“现在江水虽然已退到警戒水位以下,但是形势仍十分严峻,一点儿也马虎不得。”7月13日傍晚,江风乍起,给闷热了一下午的湘江大堤上带来一丝凉意。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开福寺路社区的防汛专干李友军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汗水,便又和值守人员们一起拿着铁锹沿着河岸巡查。看到河道水位正常,暂无漫溢风险,他稍微松了一口气。

李友军正在江堤上巡查。

三班倒轮值,时刻关注汛情

开福寺路社区位于湘江河畔,地势低洼,水网密布,辖区内大部分是房龄“不小”的老旧小区,居住着2800多户居民,防汛压力较大。

李友军告诉记者,汛期来临前,社区就组织人员深入对危旧房屋、老旧小区管网、湘江开福寺路段江堤进行检查,在江堤附近早早搭建了防洪棚,并备好抽水泵、沙袋、铁铲、手电筒等防汛工具,严阵以待做好“防大汛”准备。

进入汛期以来,社区专门成立了防汛领导小组,社区书记带领工作人员轮流值守,每天进行物资准备、日常巡查和防汛知识宣传等工作。“我们现在实行四人一班,三班倒值班巡查制,对辖区内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水设施、内涝应急等情况排查,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并及时清理被洪水侵袭后留下的淤泥、枯枝落叶、生活垃圾等杂物。”社区党委书记黄勇军说。

预防永远比抢救更重要

今年55岁的李友军是开福寺路社区工作人员中年龄最大的,10多年来,李友军一直悉心守护社区,居民大事小事都找他。每年的汛期到来,他也随之进入一年中最忙碌最紧张的时候。“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很晚才回家。家里人总问我,你一天都忙什么呢?”李友军笑着说。

在采访过程中,李友军的电话不停响起,他向记者解释,由于近期长沙市持续降雨,会有不少居民反映家中漏水,他会第一时间上门走访,实地观察漏水、漏雨情况,并给居民提出合理的解决意见和方案。在他看来,社区工作者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虽然很辛苦,但从未抱怨过。“回想起2017年长沙超历史特大洪水,那时候我在前线扛沙袋、筑堵墙、巡堤值守,浑身淋得透湿,一进家门就感觉双腿发软站不住,靠在门边好一阵才缓过劲。经历过这些我觉得其他都是小问题。”李友军回忆道。

从竹山园海事码头到银盆岭大桥,开福寺路社区负责值守的江堤长度约有1000米,“我们需要劝导靠近水面的市民,提醒他们不要近水观光,更不能垂钓捕鱼。现在水面情况复杂,近水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李友军说,守护好这 1000 米,就是守住了自己的家园,预防远比抢救更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