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游记》里的火焰山竟然真的存在?就在“热极”吐鲁番盆地!

相信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会对其中的火焰山印象深刻: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却被火焰山所阻,唯有芭蕉扇可以灭火,由此引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小说杜撰的情节,那就错了,因为在现实世界里,的的确确存在着一座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

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盛夏,在灼热阳光照射下,红色山岩热浪滚滚,绛红色烟云蒸腾缭绕,热气流不断上升,红色砂岩熠熠发光,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故而得其名。

众所周知,全国最热点的地方就是吐鲁番,而吐鲁番最热的地方当首推火焰山,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7.8摄氏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70摄氏度以上,沙窝里甚至能直接烤熟鸡蛋。

唐朝边塞派诗人岑参曾经过火焰山,有感而发道:“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对此,明朝使臣陈诚亦有同感:“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在《西游记》的架空世界里,火焰山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打翻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所致。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关于火焰山的形成,还得追溯到1.4亿年前,当时由于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出现短小的褶皱,地壳发生变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后,逐渐形成了山脉的雏形。此后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加上特殊的气候环境,就呈现出如今的地质形状。

火焰山虽然不像《西游记》里描述的那般夸张,并没有八百里火焰,但那股难以忍耐的热劲却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

因果定律认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火焰山之所以这么热,其实还是跟地质有关。

此处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故而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不过,别看火焰山外表寸草不生,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在山体处,却隐藏着许多道浓荫蔽日、田园如画的沟坎峡谷,包括大名鼎鼎的葡萄沟、吐峪沟、桃儿沟、木头沟、胜金口峡谷等。

正因为火焰山有着独一无二的自然风貌,再加上《西游记》的强力加持,神奇色彩分外浓郁,一举成天下奇山。

此外,景区巧妙地将火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以至于整个景区的造型就是一座直径20多米的炼丹炉,拴着白龙马的石柱、唐僧上马时用的踏脚石、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群塑、铁扇公主及牛魔王的大型铜雕、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金箍棒”,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小说里的场景,使得游客既能尽情地领略火焰山独特的魅力,又能细味西游文化的精髓。

从祖国的东北端到西北端,相隔十万八千里;从现实世界到西游世界,只隔着一座火焰山,骄阳是唯一的主宰,空气都按捺不住炽热的心情,将四季永远定格在了迷人的夏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