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本史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读史而知天下

本文由鼎鼎说历史原创创作,欢迎转载分享

20世纪80年代,我国香港、澳门与内地间的交通运输虽然不断地开始完善,但是香港与广东经济中心珠江三角洲之间的联系因大海的阻挠受到很大的限制。当时香港有一个富商突出建设一条连接香港、澳门与珠海三地的跨海大桥。他的这一提议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并且在1983年的时候,珠海政府根据他的建议对外公布了连接三地的大桥建设计划。

德国嘲讽,提出天价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虽然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如此规模的跨海大桥的建设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要修一段长达6.7公里的海底隧道更是艰难。

要想成功修建这么长的隧道自然离不开盾构机。但是我国当时没有制造盾构机的能力。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上。为了能顺利修建港珠澳大桥,我国向德国提出了购买盾构机的请求。

德国人认为我国无法制造盾构机且盾构机又是修建海底隧道必备的装备。他们自以为拿捏到了我国的软肋。在谈判过程中嘲讽我国,并且一开口就要七个亿的价格,无论我国怎么据理力争,德国的企业就是不愿降价也不愿让步。他们觉得离开了他们,我国根本就没办法有盾构机,就完成不了海底隧道的建设。到最后,肯定会向他们妥协退让,用高价从他们手中购买盾构机。

自主研发,抢占2/3市场

德国人的想法大错特错,既然德国开出天价,那么我们也不是冤大头。既然你们西方人能做得出盾构机。没理由我们研制不出。

于是,我国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就开始卯足了劲花费时间研究盾构机。此时的德国人还洋洋得意地认为我国到最后还是会找他们买的。德国盾构机优哉游哉地等着我国谈判人员上门找他们。

他们的如意算盘注定打空了,我国花费20年的时间终于研制出了盾构机。而德国盾构机公司威尔特公司还对此毫不知情。

直到港珠澳大桥完工的时候,他们才知道我国已经有了盾构机。起先他们还以为我国的盾构机是从别的国家买的。后来托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些盾构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我国的盾构机技术在二十年间从无到有,在不断地改善中不断完善。依靠着过硬的质量以及低廉的造价赢得世界各国的青睐。而威尔特公司由于大批客户被我国低廉价格且质量技术过硬的盾构机给吸引。最后威尔特公司在不断地亏损中被我国收购。

而我国的盾构机在世界盾构机市场中抢占了2/3的市场,靠科教兴国的我国早已不是曾经西方世界可以欺侮的国家。无论他们如何垄断高科技技术,但我国科学家就是要从他们的垄断中冲出一条血路。并且,他们越垄断只能导致我所创造出来的同类即使越先进便宜。以白菜价的价格取代他们所垄断的技术,让他们叫苦不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屈辱的历史早就已经一去不复返。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